活動中體驗,交流中升華————《方向與位置——東南西北》案例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數學教學要努力創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關注學生活動、合作交流的過程,幫助學生在獲取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就北師大版第三冊《方向與位置—東南西北》這一節課我做了一些嘗試。一、背景。
從數學知識、方法的角度看,學生是在學會用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的基礎上,來學習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因此,要充分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學習數學,理解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培養實踐能力。
從學生思維特點的角度看,二年級學生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能力正在不斷發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較多地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比較、歸類和推理等數學活動經驗。所以,本節課注重聯系現實生活,組織開展活動性、探索性的數學活動。同時在學習活動中,激勵學生互相合作、交流探討、共同分享學習成果,提升對數學的感受與理解。
二、活動過程和設計意圖。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活動一:1、 創設情景導入。教師領唱、領操《方向歌》。 2、辨認學校操場的四個方向。 學生和老師一起唱歌、跳舞。(歌詞: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東南西北認清方向,認清方向)學生個個都感到很新鮮,跟著音樂,興奮地唱著、跳著。學生說說從歌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地很完整,都能從中感受到辨認方向的方法。學生找出操場上的四個方向,并將自己所看到的四個方向的標志物說出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方向,并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小結,辨認方向的方法:找出一個方向后,辨認其他三個方向 師生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跳起歡快的舞蹈,拉開一節課的序幕。不僅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有關方向的知識。 活動二:進一步認識學校操場的四個方向。教師:小朋友們,喜歡上體育課嗎?我們就來個“聽口令”活動。立正、稍息,現在,我們前面是什么方向? 其他的三個方向,你們能找到嗎? 學生先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再反饋,當意見出現分歧時,互相糾正并說明原因。 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辨認方向的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體育課“聽口令”的游戲進行訓練。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的應用,而且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留下梳理想法的機會。活動三:游戲“指揮交通”大演習。教師:先請這邊小朋友扮演“行人”,小組長從信封1中拿出口算卡片,發給你的組員,等會兒請看牌子的提示,向指定方向走去。那這邊的小朋友就是“小小裁判員”,看看行人們是不是都找對方向了? 舉牌表示:小于10的請往北走;大于10的請往東走。請行人們把卡片舉在胸前,哪位“裁判員”來說說。交換角色:學生根據指令進行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錯誤,學生之間能互相幫助,一一指出問題,并及時糾正。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開交流、協作、相互評價等活動,使學生在知識、情感、態度等方面均得到發展。活動四:認識地圖上四個方向。每個小組一張我們學校操場的平面圖和一個“北”字。在平面圖中找到我們學校操場的4個方向,“北”字該貼在圖的什么位置,小組中互相說一說。從這6幅圖,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地討論著,教師走到學生中間,小組成員之間的意見出現分歧時,組員之間會互相爭辯,都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還會請老師來辨證。 學生會問:都是學校的平面示意圖,為什么和自己剛才所指、所說的方向不一致。從而引出在繪制地圖時,一般規定“上面為北,下面為南,左面為西,右面為東”。 從實際認知過渡到平面認知,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將校園環境制作成平面示意圖,使學生身臨其境,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上,也使學生在理解平面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時,不會那么牽強,并且印象深刻。活動五:從信封3中拿出裝飾的材料,每人兩張,把這些花、樹按右角的提示貼在圖上點黑圈的地方。 以小組為單位,幾個學生圍在一張示意圖中,互相合作交流,完成自己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成員之間會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他們就會結合操場的實際環境,擺動示意圖,尋找正確答案。 這一過程的設計既是為體現“生活的數學”,也是為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了解生活,激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三、學生反饋。問 題反饋類型所占百分比你認為這節課有趣嗎?很有趣90.1%有趣、較有趣5.8%沒有興趣4.1%你認為自己課上學習、發言主動嗎?很主動36.8%主動、較主動61.7%不主動1.5%你喜歡在教室外上這節課嗎?很喜歡91.4%喜歡、較喜歡4.6%不喜歡4%你喜歡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嗎?很喜歡35.9%喜歡、較喜歡61.8%不喜歡2.3%從問卷結果中不難發現,多數學生比較喜歡這節課。四、教師問卷反饋。問 題問題類型所占百分比如果把課分成a、b、c、d四等,那么您認為這兩節課屬于a等69.8%b等29.9%c等0.3%d等0您認為這兩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很合理64.5%合理10.6%比較合理24.9%不合理0您認為這節課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方面做得很好15.1%好53.6%較好29%不好2.3%您認為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方面做得很好15.6%好63.2%較好21%不好0.2%您認為這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很合理13.5%合理75.6%比較合理10.4%不合理0.5%您認為這節課放在操場上的效果很好10.6%好86.9%較好2.4%不好0.1%如果課堂教學大體上分成三個水平:記憶水平、理解水平、探究水平,那么,這節課從總體上說屬于記憶水平0理解水平4.7%探究水平95.3%從問題匯總情況來看,不難發現絕大多數老師都認可這節發展性的課堂教學的設計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