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訣(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經歷編制6-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6-9的乘法口訣。經歷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意識。
2.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在具體情境中的估算意識。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的知識是在學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學生對如何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已經比較熟悉,6~9的乘法口訣中大部分口訣在前面已經學過,新的口訣剩下不多,而且教材的編寫結構與前面乘法口訣的編排也相同,所以本單元教學應當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運用遷移的原理,掌握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前面“乘法口訣(一”相比,本單元要幫助學生形成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逐步培養抽象與概括的能力;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如通過“估計方格紙一共有多少個方格”“估計你一星期喝幾杯水”等過程,體會估算的作用,培養估算意識,發展數感。在記憶6~9的乘法口訣時,要啟發學生找聯系、找規律來記憶乘法口訣。教學時,教師要設計多種有趣的練習形式,為學生創造各種運用口訣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在每一部分口訣學完后,要注意復習已學過的口訣。
粘貼畫教學目標
1.經歷獨立探究、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從已有的知識出發探索新知識的思想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通過創設“有多少‘粘貼畫’”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編制6的乘法口訣。在探索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要體會新舊乘法口訣的聯系,逐步學會從已知尋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驗算法的多樣化與數學的靈活性。2排、3排、4排、5排是利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得出得數,6排、7排、8排、9排可以利用連加的方法得出,也可以利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推算,為編制6的乘法口訣做準備。教學時,教師應讓學生獨立嘗試,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方法。
一星期有幾天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獨立探索、編制7的乘法口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會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通過“一個星期有幾天”這一情境,引導學生獨立編制7的乘法口訣。在7的乘法口訣中,前6句是學過的,只有后3句是新的。
教學時,教師要先讓學生看懂圖意,再提出:“7個星期有多少天?”引導學生先探索7×7=?的算法(包括估算),特別是利用已學過的口訣來計算,如從7×3=21,7×4=28,得7×7=21+28=49等,體驗算法的多樣化與靈活性。
買球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編制并掌握8和9的乘法口訣。
2.會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通過買足球、買籃球的情境,讓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得出8,9的乘法口訣。在8和9的乘法口訣中,沒學過的口訣只有3句。教材創設的情境中的兩個問題,都是針對還沒學過的口訣提出的。可以讓學生獨立解決這兩個實際問題,即探索8×8=?9×9=?的算法,特別要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口訣來推算,然后組織小組或全班交流,體驗算法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