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與位置》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單元教學目標
1.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方向,能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2.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單元編寫意圖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會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本單元將進一步學習如何描述方向與位置,并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這個單元包括“東南西北”和“看望老人”兩節,前者是學習辨認方向,后者是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學會辨認方向是學會看路線圖的前提!皷|南西北”一課,先讓學生在教室外進行辨認方向的活動,再回到教室內辨認地圖上的方向。能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這一要求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具有難度的。因此,這部分內容不要作為單純的知識點去講授,而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體驗。
東南西北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辨認方向,體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感,發展空間觀念。
2.在指出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3.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向。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這節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場上,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意識,發展空間觀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認識地圖上的四個方向。
教學時,教師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
(1)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說一說太陽升起的方向,認清操場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2)在操場的四個方向上分別找一個象征性的景物;(3)分組探索,當你面向某個方向時,其余三個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發現“方向”與“位置”的對應關系;(4)小組匯報、交流,進一步體會方位感;(5)每人都把操場四個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附頁2的記錄紙上記下來,并標明四個方向;(6)回到教室,集體展示、交流學生不同的記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繪制地圖時要規定方向的必要性。
看望老人教學目標
1.能根據方向與距離確定兩地的相對位置,會描述從一地到另一地的具體路線。
2.養成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結合一幅“看望老人”的簡單路線圖,讓學生了解路線圖的基本結構——由方向與距離確定兩地的相對位置。因此,根據路線圖描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一般要說向什么方向走,也要說走多遠。讓學生看懂這幅簡單的路線圖,能鞏固辨認方向的知識,并滲透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教育。
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看懂圖意,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填一填。然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進行交流。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敬老院與郵局都在小紅家的西邊,怎么區別敬老院與郵局不同的位置呢?讓學生明白:只知道方向還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還要知道距離才能確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