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糖果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經驗。
3.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操作,感受大數目物品分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
教學難點通過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合作、反思、優化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準備小棒(每人20根),圓片(每人5個),分小棒記錄表格(每組1張),豆子(同桌1袋),游戲記錄表(每人1份)
教師準備分糖果記錄表若干,,圓片20個,彩筆,磁扣,小棒
把學生平均分組,每組4人,如有剩余,獨立成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師:星期天,樂樂家來了幾位小朋友做客,樂樂拿出了一些糖果與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這節課我們和樂樂一起分糖果。
板書課題:分糖果
請隨老師去看看當時的情景。
師:仔細觀察圖片,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觀察,獲取信息。應該能夠發現一共有5個小朋友和一些糖果。
師:想幫助樂樂分糖果,還應該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產生糖果總數的需要,再告訴學生一共有20塊糖果。
(如果學生直接說出是20塊糖,問一下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可能是現場數出來的,要表揚數的快、數的準。也可能是提前預習得知的,要表揚預習的好習慣。)
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如果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塊?”也可能是“想一樣多,怎么分?”“夠分嗎?” “能正好分完嗎?”等等。
如果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可隨時解決或放入問題銀行,隨機處理。如果和平均分有關,也可以順勢引出主要問題。
如果提出本課主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同時板書問題,并接著說:“這正是樂樂遇到的難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活動前想一想
師:你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可能想到實際分一分、算一算等。教師引導學生要動手實際分一分。
師:可是沒有糖果,怎么分呢?
根據學生前兩節課的經驗,會想到用學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師:用學具代替糖果,同學們真有辦法!為了交流方便,我們統一一下,用5個圓片代替5個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20塊糖果。請快速準備好學具,先想想你準備怎樣分?然后,動手分一分。
2.活動中分一分。
學生獨立分一分,教師走入其中,了解學生活動參與情況,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并掌握學生的不同分法,為后面的展示交流做好準備。
預測:由于有前兩節課的基礎,多數學生會一次分完。可能會有個別學生是通過幾次分步完成的。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與不同方法的孩子做簡單交流。讓先完成的孩子和同桌說一說分的過程,也可以讓他們幫幫未完成的孩子。
3.活動后說一說。
(1)示范記錄。
師:同學們都很快地利用學具解決了問題,可是老師發現你們的分法并不一樣,想知道哪些方法是正確的、合理的嗎?
誰愿意第一個來展示你的方法?
請一名多次分完的孩子到前面做展示準備,教師引導其他學生傾聽:請同學們仔細看,注意聽,認真想,看看這個方法和你的一樣嗎?如果不一樣,看看你能不能看得懂,聽明白。
這時,教師提出,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可以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