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
教學內容:兩位數減兩位數:二年級上冊第18頁例2
教學目標:通過情景創設,增強愛國之情;同時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并在實際情景中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培養學生操作、實踐,解決問題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從十位退一。
教學難點:怎么退一。
教學過程:
一、小棒操作,體驗意義。
1、放6根小棒,拿走2根,還剩多少根。用數學算式表達出來。(6-2=4)
2、先放1捆,再在旁邊放4根。①一共多少根?②拿走8根,還剩多少根?(生獨立操作后列出數學算式:14-8)③不夠減怎么辦?
3、先放1捆,再在旁邊放6根,拿走9根,還剩多少根。學生獨立操作后列出算式寫出得數。
4、小結:個位不夠減時做一個十位上整捆“拆開”的動作。
二、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懷著自豪的心情,滿懷希望地來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
三、主動探究,體驗方法。
1、出示主題圖,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2、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上節課的內容)
(1)獨立列式計算(56―22)(2)同桌討論交流,并說說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問題?(3)引:相同數位對齊。
3、你還能提出另外幾個城市相差票數的數學問題嗎?先獨立思考后指名交流:56―18 56―922―1822―9 18―9
4、獨立探究退位減法的方法:
(1)自己選其中一題研究(2)建議:擺擺小棒,試寫豎式。
(3)相互交流:抽取56―18進行研究。①放56根,個位拿走8根,怎么拿?就從十位退一,合個位6根。16―8=8 ② 十位上4個十減去1個十剩下3個十。③ 同桌相互說說操作過程。 ④ 豎式怎么寫,a、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一。b、“退一”的動作豎式上怎么表示出來?
c、與個位8根合在一起相減。d、十位上還剩幾個十,借給誰了?邊書寫豎式邊討論。
(4)用同樣的方法學習22―18(先操作小棒后模擬過程最后寫豎式。)
(5)回到自己剛才創造的算式,規范地寫橫式、豎式,然后同桌交流。
四、靈活運用,體驗成功。
1、黑板上剩余的算式練習:(1)生獨立完成。(2)指名上臺板演。(3)師生交流。(評議學生黑板上的題目時,讓學生說出表揚什么?提什么建議?)
2、課堂總結:滿懷著自豪與希望,回答:兩位數減兩位數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1)相同數位對齊。(2)從個位減起。(3)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一……
課后反思:
挫折體驗
學生在探索新知的經歷中,要面臨問題、困惑、挫折和失敗。這就意味著學生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卻一無所獲。但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必須經歷的過程。它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而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我在教學中遇到比較難學的內容,不易掌握的知識點時,經常讓學生先體驗挫折,后體驗成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先苦后甜”。剛剛上了一節“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注重了學生的挫折體驗。
一、獨立靜思,讓學生體驗思考的痛苦與快樂。
退位減法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方法,課堂上以“56―18”為例展開教學,重在于理解個位不夠減時就從十位退一。教師在引導、指點之前安排了嘗試訓練,先獨立靜思2分鐘,讓學生體驗不懂、模糊等痛苦。當然與此同時,優秀的學生嘗試練習時,就體驗到了快樂,因為他們的思維象“駿馬騰飛”,“馳騁千里”,經歷之后,給學生以建議,可以借助小棒操作,幫助解決問題,還可以將小棒操作的過程用豎式書寫出來……當然這些都是在教師提醒下獨立完成,老師只起引導作用,還沒有真正介入課堂,起主導作用。這樣安排主要讓學生體驗獨立思考,獨立操作過程中經歷的挫折,讓學生體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