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法估算 教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1頁“加、減法估算”。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減、法的估算,并通過對兩位數加減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增強數感。
2、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估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理念: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究,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2、充分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新知,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初步學會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并能解釋估算過程。
教具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到多媒體教室上課,高興嗎?還有一些領導和老師們也來到了我們教室,請同學們起立向后轉,向他們問聲好。剛才我們已經向后面聽課的老師們打過招呼了,現在我想請大家猜一猜:后面聽課的老師有多少人?
有這么多的老師來聽課,我們是不是應該拿出最好的狀態來上課?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最愛動腦筋,表現的最出色。
(通過課前談話,使學生獲得初步的估計意識,為學生積極參與后面的學習活動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十月份我們學校就要舉行運動會了,為了讓我們051班的孩子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江老師決定到體育用品商店買一些運動器材,讓小朋友多鍛煉,這是小朋友最想買的3種運動器材(課件出示:羽毛球拍、籃球、呼拉圈)。
2.猜價格游戲:商店的李阿姨她也非常的喜歡數學,想和同學們做個猜價格的游戲,你們愿意嗎?
⑴猜羽毛球拍的價格:
①學生第一次猜價格(學生是亂猜)。
②師:透露一點,接近30元。
③學生第二次猜測:29、28 、27 、31、32……
④師: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這些數都接近30,我們說它大約是30元,這個羽毛球拍的價格是28元。
⑵猜籃球的價格:大約是40元,讓學生猜(猜中后出示43元)。
⑶猜呼啦圈的價格:大約是20元,猜價格。
4.揭示課題: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在估算時,我們可以把一些幾十幾的數看成整十數,如71看作70 ,53看作50,88看作90,算出大約的數,可以更簡潔、迅速的解決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減法估算。(板書課題)
(從學生的生活實例出發,創設情境,通過猜體育用品的價格,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有關估算的感性知識,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活動之中,真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探究方法,學習新知
1.在導入的基礎上補充并揭示例題:江老師帶100元錢去買下列體育用品:28元的羽毛球拍、43元的籃球、24元的呼拉圈(出示相應圖片及價格)。估一估老師帶的錢夠嗎?
2.學生積極思考。
3.你是怎樣估算的?把你的方法給組里的伙伴們說一說。
(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4.誰愿意把你的估算方法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可能回答:羽毛球拍28元大約是30元,籃球43元大約是40元,呼拉圈24元大約是20元,30+40+20=90,所以100元錢夠了。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是從100元中減去30元等于70元,70元減去40元等于30元,30元減去24元還剩6元,所以夠了。
……
(通過創設具體的購物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相互啟迪、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