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它位于新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三冊第二單元。本單元是本學期的重點單元之一,約占教學總時間的30%,因此,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單元的教學工作將有利于順利達成學段和學期育人目標。本單元在教材編寫上凸現如下四個特點:1、以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作為本單元知識的生長點;2、教材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3、各小節的教學也是由直觀操作等依*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進行編排4、“用數學”是結合計算來出現的。教材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總的教學設想是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操作、討論、交流、歸納、分析等活動進行探索和實現問題的解決。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其計算方法與已學的計算方法有相通之處,因此,我引導他們運用已有知識,通過實踐、體悟等掌握新知識。在本節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型學習是我的基本出發點,我注重滲透“轉化”思想,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并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完成新知識的建構,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我認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發現、理解和應用100以內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難點是豎式中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已“問題情景——操作探索——解釋與交流——應用與發展”為基本模式安排教學。教學中,“以操作為主線,以創新為主旨”,采用現代教學媒體,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數學實驗”、“做數學”的環境。以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為主,來突出教學的重點,以老師引導為輔,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全面、全程參與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突破教學的難點。
下面以本單元第一小節“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第一課時“不進位加”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9頁例1,練習二第1題。
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發現、理解、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2、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難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計算
教學評價: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學生自評
教法、學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操作法、歸納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題卡、學生自備學習小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大膽猜想
現代教學理論倡導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使學生在認識、使用和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初步體驗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在學習新知識時,有必要找準與舊知結構類似的地方,進行同化或順應,重新建構。因此,本節課我首先,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教材上的“參觀博物館”的主體圖,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學生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從主題圖中獲取信息和發現圖中的問題“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根據從圖中獲取的信息(每個班前面都有的人數)中研究并猜想出解決方案!昂铣恕睂W生會根據已有的認知基礎,提出用加法,提出兩種解決方案,對于學生提出的方案,我會及時地肯定和贊揚,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樣設計本環節,把學生將要掌握的新知識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多媒體手段、大膽猜想等形式,既創設了理想的教學情境,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謂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自主學習、獲取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