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說課稿
接著我出示一個玩具小熊,和學生們打招呼,說:“嗨,大家好,我是小熊維尼。你們認識我嗎?你們對我熟悉嗎?你能指出我的正面、側面和背面嗎?”
(學生們和“小熊”一問一答,課堂氣氛立刻活躍了起來。)
(二) 創設情境,初步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1、認識圖書柜等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的物品,并說一說圖書柜等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分別在哪兒,自己找一找,指一指,說一說。
(在說出正面、側面和上面之后我隨即板書出來,然后播放出輕快的音樂,學生們就在音樂聲中進行活動。)
2、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出示一個六面涂有不同顏色的正方體禮物盒,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禮物盒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分別在哪兒呢?
學生在討論中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借此說明:生活中有些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已經約定俗成了,像我們剛才看到的圖書柜那樣,但是像禮物盒這樣,沒有明顯的標志,我們把正對著大家的一面稱為正面。
3、知識應用
讓學生說說洗衣機、電冰箱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三) 自主探究,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1、活動中質疑
再進行一次觀察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到一個物體,先選定一個位置,說說看到了哪幾個面,再換一個位置,再說說看到了哪幾個面。觀察結束后,問學生: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會說: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體的面是不一樣的。
2、活動中驗證
“是這樣的嗎?我們來驗證一下。”我以電腦顯示屏為例,讓三個坐在不同角度的學生說一說,并比較為什么他們回答不一樣?然后讓學生猜猜老師看到了哪幾個面?為什么老師能看到正面、側面,還能看到上面呢?讓學生也站起來看一看。
小結得出:站在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看到物體的面就不一樣。
(這個環節通過學生變換位置來觀察物體,并在活動中質疑、驗證,使學生充分體會觀察的位置與觀察到的結果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活動中,我還兼顧到觀察、辨析能力較一般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的空間觀念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3、活動中運用
(在質疑、驗證之后,我便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因此,我設計了兩個游戲環節。)
⑴照相
現在高科技產品已經越來越普及。利用學生對高科技產品的好奇心,我帶來了一部數碼照相機。我對學生說:“你們想拍照片嗎?”學生會情緒高漲“想!”“那你們可要聽仔細了。我請一位同學來幫另一位同學來拍照片,拍出來的照片要既能看到他的正面又能看到他的側面。其余同學判斷他站的角度是否正確。”正當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之時,我趁熱打鐵,說“你們其他同學一定也很想照相吧。這樣,我來幫你們拍一張合影,好不好?我想拍一張你們的正面照你們怎么站?我要拍你們的側面照你們怎么站?我要拍你們的背影呢?
(讓學生根據要求站位置,使全班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
⑵觀察禮物盒
我先出示一個禮物盒,對學生說:“你們想要這個禮物盒嗎?先猜猜這個禮物盒最少能看到幾個面?多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在哪兒可以看到?”部分學生可能會說出正確答案,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不能很快地說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