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一、活動內容:生活中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問題
二、設計意圖:
“電子垃圾”是對廢棄電子產品的俗稱,通常指家用電器和電腦,即所謂的“四機一腦”: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和電腦。電子垃圾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垃圾,正在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悄悄轉移。整個歐洲每年產生電子垃圾約600萬噸。而美國僅淘汰的電腦即將達到3億—6億臺目前,全世界數量驚人的電子垃圾中,有80%出口到亞洲,這其中又有90%通過走私等途徑進入中國。在中國,近年來電腦、手機消費量激增,電子垃圾數量也大增。目前我國電腦保有量約萬臺,手機近2億部,已有近500萬臺電腦、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存放和處理大量國內外電子垃圾已經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中國目前正面臨電子垃圾爆發期。因為電視、電腦、手機等產品,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以電腦為例,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50%以上對人體有害。一臺電腦顯示器中僅鉛含量平均就達到1公斤多。一旦這些有毒物質進入環境,就會污染環境,損害人體健康。如回收處理不當,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垃圾中的有害物質將對環境帶為巨大危害。通過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會、感受電子垃圾所帶來的危害,讓同學們樹立起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意識,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研究初步確定四個大方面的主題研究:1、生活中的電子垃圾的類型、數量及發展趨勢;2、電子垃圾帶來的危害;3、電子垃圾現行處理狀況的調查;4、電子產品的綠色回收利用。
三、主題目標:
1、 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有關電子垃圾的知識,使同學對電子垃圾有一個初步的了解。2、 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并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處理資料的能力。3、通過小組活動和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能力,獲得實踐體驗和感受。四、活動準備:1、事先查閱有關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2、建立專題網站,收集部分資料。3、準備相機等設備記錄部分活動過程。4、聯系舊電器回收及處理利用站,進行參觀采訪。五、具體過程設計:
第一周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題研究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也深深地認識到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機。電視機,手機等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對我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不知大家是否意識到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于電子垃圾與環境的問題。你們覺得該研究或者探討哪些問題呢?二、定題質疑1.電子產品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那它有沒有不好的方面?(思考、討論)2.電子產品報廢后如何處理? 3.報廢后的電子產品對環境有何影響?4.如何綠色環保的處理回收電子垃圾?三、歸并總結,提出研究內容:1.電子垃圾的產生;2.電子垃圾的發展狀況;3.電子垃圾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危害;4.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處理。四、自由分組、小組合作展開調查研究1.找出核心問題,定好研究目標 a. 電子產品的調查 電子產品類型及作用 說說我們目前的電子產品使用情況電子產品的使用的壽命調查b. 電子垃圾的產生和發展狀況的調查 了解電子垃圾發展的歷史知識 世界電子垃圾發展歷史 我國的電子垃圾發展歷史c. 電子垃圾產生與環境污染的調查 報廢后電子產品的去向調查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污染d.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回收處理2.進行具體分工,分工合作、查找資料3.制訂課題研究方案、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五、抓住重點、匯報指導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方案,交流總結并完善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