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體育武術五步拳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武術五步拳。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選自體育與健康一書武術項目實踐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這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手型的練習,又有著重下肢步型的練習,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協調性,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符合高一學生的身心特點,也符合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
武術五步拳是本次課的新授教材,它是武術運動中最常用的一種組合動作,五步拳是后面武術教學內容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前面所學手型和步型技術的綜合運用,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
武術基本功組合拳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1課次,是新學教材,重點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體協調,攻中有防。為第2課次的少年拳教學作好準備。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一年級14班的學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已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武術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之一,雖沒有基礎,但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四、教學目標:
根據高一學生的體育能力現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主題式情境教學,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武術的興趣。
(2)、技能目標:讓學生掌握五步拳基本技術。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重點、難點:
重點:五步拳動作的標準性。
難點:培養學生的自學創新能力。
六、教學方法
(1)教學觀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生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本課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既懂又會,掌握靈活的運動學習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智育因素,為終身體育服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2)教法設想:
五步拳采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在與事例動作比較的過程中得出五步拳技術的要點,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采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造成果得到表現和肯定。整堂課采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學法指導:
本課采用“嘗試---比較---討論----創造----練習----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