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期中考試復習資料(精選2篇)
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期中考試復習資料 篇1
七年級上冊期中考試政治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走進中學》
第一節《第二起跑線》:
1、為什么說中學時期人生發展“黃金時期”?
①中學時期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大腦發育日趨完善,個人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逐漸形成;
②中學時期是個人自我定位、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時期。
ƒ中學時期是人生學習的關鍵期,將完成人的“第二次誕生”。
2、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規范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
3、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4、關注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自我發展的根本任務之一。
5、勇于創新、勤于實踐其實就是要多動腦、勤動手。
6、中學生應該如何設計成長的新方案?(中學生健康成長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①學會學習 ②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③關注自我心理健康 ④勇于創新、勤于實踐。
第二節《亮出你自己》
7、如何正確認識自我?
(1)通過反思和自我檢查來認識、評價自我的優缺點。
(2)通過回顧以前的經歷,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來進行自我評價,發現自己的個性特點。
(3)通過與同齡伙伴比較來找出自己的特點。
(4)通過他人評價來認識自己
8、他人評價的優點:他人評價比自我評價更客觀、全面。
9、他人評價的不足:如果一個人完全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的支配,就會失去自我,使自己的行為處處受別人評價的控制。
10、一個人怎樣才能走出舊我,走向新我呢?
(1)樹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學無止境”的信念,以一種不滿足的精神去追求自我完善;
(2)設置更高的發展目標,來引導自我、激勵自我。
第三節《擁有好心情》
11、喜、怒、哀、懼是最基本的情緒類型。
12、中學生的情緒特點:中學生的情緒大都豐富而強烈,起伏變化也較大,很不穩定。
13、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轉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勵)、理性升華、改變認識、幽默等。
14、積極情緒有何作用?消極情緒有何影響?
(1)積極情緒的作用:當人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時,就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提高學習、工作效率。
(2)消極情緒的影響:人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會下降,容易失去理智,缺乏自制力。
15、什么是健康情緒?
健康的情緒往往 ①事出有因 ②表現恰當 ③適可而止
第二單元《在成長的道路上》
第一節《感受成長》
16、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之所以會有苦也有樂,是由于生活中的諸多復雜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有來自個人自身的,也有來自家庭、社會的等等。
17、為什么說順境有兩面性?
(1)積極作用: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能為個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使人比較順利地成長。
(2)負面效應:容易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18、如何克服順境的負面效應?
始終保持勤奮、自律、堅強、進取等優良品質,克服貪圖享樂、懶惰等思想。
19、逆境有何積極作用?
①逆境使人變得更堅強;②逆境促使人增長才干。
第二節《直面挫折》
20、挫折就是在實現和追求某種目標的活動中所受到的妨礙和干擾。
21、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1)畏難止步,向挫折屈服;(2)迎難而上,勇于戰勝挫折。
22、勇于戰勝挫折必須具備的品質?
(1)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是戰勝挫折、開拓進取的必要條件。
(2)面對挫折,剛毅頑強、智慧豁達、勇敢無畏。
23、要經受挫折的考驗,應該怎樣做?(怎樣培養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秀品質?)
(1)正確認識挫折。(2)敢為天下先。(3)培養高尚的志趣。(4)適當轉換追求目標。
第三節《立志與成功》
24、堅強意志的作用:堅強的意志可以激發人的潛能,幫助人們持之以恒,戰勝困難,創造生命的奇跡。
25、意志品質的主要表現:獨立性、果斷性、自制力、堅忍性。
26、中學生意志的特征:不成熟、不穩定,但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27、中學生怎樣鍛煉自己堅強意志?
(1)樹立理想,促進成長。 (2)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3)在勞動和體育鍛煉中成長。(4)嘗試做不感興趣卻富有意義的事。
第三單元《相處之道》
第一節《親子之間》
28、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
29、親子之間矛盾的產生既有子女方面的原因,也有父母方面的原因。
30、如何實現親子和諧?
(1)學會理解父母。(2)學會向父母表達。
(3)學會必要的讓步和道歉。(4)孝敬父母。
31、理解父母的用心包括三方面:理解父母的期望、關愛、承受的壓力。
32、我們可以這樣向父母表達:注意場合;講究方式;掌握分寸;就事論事。
33、我們可以怎樣孝敬父母?
(1)體貼父母的辛勞。(2)關心父母的健康。
(3)了解父母的心意。(4)聽取父母的教誨。
(5)分擔父母的憂慮。(6)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期中考試復習資料 篇2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期中考試復習要點
第一單元:走進中學生活
第1課:適應新環境
1、熟讀:步入初中,同學們的學習生活進入了嶄新的階段,擺在同學們面前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去適應新的環境。并且努力做到:主動了解和適應新環境,自覺縮短適應期,盡快地進入中學生的角色。這也是所有優秀中學生的共同經驗。
2、默寫:如何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新環境?答:(1)主動了解學校的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2)形成主人翁意識,參與維護建設學校環境。(3)轉變角色,改變看法,認識自我,以積極的心理狀態,走近老師、同學。
3、熟讀:步入初中,能否結識新朋友關系到自己能否順利適應新環境;同時,結識新朋友,可以互相關懷,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能夠一起成長,一起進步。因此,同學們應該克服閉鎖心理,改變戀舊心理,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去結識新朋友,建立新友誼。
4、默寫:步入初中,我們為什么要結識新朋友?答:(1)能否結識新朋友關系到自己能否順利適應新環境。(2)結識新朋友,可以互相關懷,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能夠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5、默寫:如何結識新朋友,建立新友誼?
答:(1)在交友的過程中需要發揮主動性,做到熱情、有誠意,講原則。
(2)參加集體活動,增進彼此了解。(3)關心尊重老師,主動與老師交往。
(4)用心澆灌,營造快樂的人際環境。
6、熟讀:交朋友要講原則:我們在交友時要有正確的朋友觀,真正的友誼不是不講原則的,而是能夠互相關懷,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能夠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7、熟讀:集體活動的作用有哪些?答:(1)加強同學間的信任和理解。(2)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體現自己的價值。(3)激活情緒,融洽同學間的關系,促進同學間進一步友好交往。
第2課:開始新學習
1、 默寫:青少年為什么要學習?
答:(1)學校是青少年學習最重要的教育場所,它是知識的殿堂,進步的階梯。
(2)通過學習,可以發現自己的潛質,培育自己的能力。(3)接受義務教育,是每個中國公民法定的權利和義務。
2、熟讀:如何理解:接受義務教育,是每個中國公民法定的權利和義務。
答:(1)、青少年到學校學習,既是在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是在自覺履行作為中國公民的光榮義務。(2)、義務教育具有基礎性、強制性等特點,青少年必須授受義務教育。(3)、保證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是家長的法定義務,不履行是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
3、知道: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時間是1986年;法律憑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4、熟讀:辨析題:有的家長認為,我的孩子是否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是我們家的事。請你對家長的認識進行辨析。
答:家長的認識是錯誤的。
理由:(1)接受義務教育,是每個中國公民法定的權利和義務。青少年到學校學習,既是在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是在自覺履行作為中國公民的光榮義務;義務教育具有基礎性、強制性等特點,青少年必須授受義務教育;保證適齡子女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是家長的法定義務,不履行是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
(2)、孩子是否接受義務教育,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前途命運,而且也關系到國家、民族的興旺發達。可見,孩子是否接受義務教育,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也是國家、民族的大事。
5、熟讀:青少年應該珍惜學習機會,實踐終身學習理念。
6、熟讀:青少年應該如何珍惜學習機會?
答:珍惜: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錘煉品德,提升能力,按質按量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7、默寫:青少年應怎樣學習?答:(1)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2)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3)克服困難,不斷學習。
8、熟讀:青少年應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這是我們獨立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基礎。
9、熟讀:學習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應該針對具體學科、個人習慣和能力,注意個人差異,切忌盲目效仿別人,只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10、熟讀:在信息時代,青少年應掌握的學習方法和策略:(1)做好學習計劃,科學安排學習時間。
(2)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3)提高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11、熟讀:辨析題:有同學說,只要按照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就能取得好成績。請你對此觀點進行辨析。
答:這種說法是片面的。
理由:(1)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的學習方法一定有其科學性、可行性,我們應該學習,但不是照搬,而是參考。(2)學習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應該針對具體學科、個人習慣和能力,注意個人差異,切忌盲目效仿別人,只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因此,要把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的學習方法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好成績。
第二單元:個人、集體與社會
第3課 正確認識自己
1、熟讀:每個人因其社會地位不同,會有不同的角色,一個人可以同時扮演很多種角色,而每一種角色都要求承擔一定的責任。步入初中,我們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由小學生成為初中生。隨著這種角色的變化而要求我們承擔更多的責任。在不同的環境里,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在家庭,我們的角色是子女,責任是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在學校,我們的角色是學生,責任是努力學習,尊敬老師,遵守紀律等;在社會,我們是公民,責任是遵紀守法,服務、奉獻社會等,作為世界公民,我們的責任是保護環境。
2、熟讀:正確認識自己,首先要正確認識我們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的變化。因此,作為初中生,我們應學會承擔責任。
3、熟讀:作為初中生,我們如何承擔責任?答:(1)、加強防范意識和能力,并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不做不該做的事,學會對自己負責;(2)、同時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勇于承擔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3)、同時開始承擔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責任;
4、熟讀:一個人能否準確地認識自己,往往是一生中能否有所創造、人所成功的關鍵。因此,正確認識自己很重要。一個人能否正確認識自己,對學習和生活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自己需要一定的勇氣和對自己負責的精神,是一項終身的事業。
5、默寫:認識自己的途徑有哪些?答:(1)實踐檢驗;(2)別人態度;(3)多重比較;(4)自察內省。
6、熟讀:認識自己的基本方法是實踐檢驗;唐太宗“以史為鏡,以人為鏡”所用的方法是別人態度;多重比較包括與自己比和與他人比;孔子“吾日三省吾身”所用的方法是自察內省;認識自己的重要途徑是自察內省,也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方法。
第4課 共同建設集體
1、熟讀: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集體,個體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密切相關,只有在集體中,個體才能獲得全面發展,集體在我們的成長和個性形成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熟讀:良好的班集體是我們健康成長的樂園,在我們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良好的班集體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對于發展我們的個性心理品質,培養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樹立遠大理想,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默寫:良好的班集體有哪些作用?答:(1)良好的班集體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重要環境,它不僅能保障我們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還能促進我們社會生活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2)互幫互助的班風有助于塑造我我們的良好個性,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
4、熟讀:良好的班集體,不取決于教室和教學設備的優劣,而取決于健康向上的班風。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員,都有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責任和義務,為集體的發展盡一份力量,承擔一份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是良好班集體的受益者,也應該是班集體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建設良好班集體,人人有責。
5、默寫:怎樣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答:(1)需要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2)需要嚴明的紀律;(3)需要班級成員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6、熟讀:班集體團結互助的基礎是:同學之間建立正常而和諧的人際關系。
7、熟讀: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應該為班級做些什么?答:(1)關心集體事務;(2)愛護集體設施;(3)使用文明用語;(4)維護集體榮譽;
第5課 積極融入社會
1、熟讀: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社會就是由許多個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社會都息息相關,不可分割。每個人在追求自身正常發展的同時,也在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熟讀: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通過社會化,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生物的我”向“社會的我”的轉變,才能真正實現我們人生的社會價值;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3、默寫:青少年如何做一個社會的人?答:(1)與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青少年社會化的基本要求;(2)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是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途徑;(3)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是青少年社會化的最高境界。
4、熟讀:人類的社會適應,最主要的就是人際關系的適應。與人交往溝通,是我們的社會需要,也是我們向社會化邁出的第一步。為此,我們應該走出自我封閉的內部世界,向外部世界開放,親近、關心和幫助他人,從而建立友好的人際關系。
5、熟讀:關注社會、了解社會,體現了我們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的一種責任。社會責任感是我們邁入社會、成為社會好公民的重要條件。關注社會、了解社會就是要關注社會的發展狀況,了解社會的要求和規范。
6、熟讀:人生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我們自身的存在和需要能否在社會中得到承認和滿足,更重要的在于我們能為他人、為社會作出什么樣的貢獻。人活著,不應該追求生命的長短,而應該追求生命的質量,為社會發展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的人生也因此變得豐富而人意義。
7、熟讀:服務和奉獻社會,最主要的就是:踏踏實實,立足本職,做好自己應做的事。作為青少年,我們應以實際行動來承擔社會責任:盡到做學生的責任,并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既在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同時增長了我們的社會知識,鍛煉了我們的實踐能力,培養了我們的優秀品德,養成了我們親社會的行為。
8、熟讀:有中學生說: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是成年人的事,與我們中學生無關。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辨析。
答: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理由: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是我們每一個人社會化的最高境界。每一個人只有在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中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最主要的就是踏踏實實,立足本職,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不僅是成年人的事,也是我們中學生的事。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應以實際行動來承擔社會責任,盡到做學生的責任,并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