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體中成長(精選2篇)
在集體中成長 篇1
教學目標:
1.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2.自己處理和解決班級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自覺遵守班級規則、學校紀律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引導:“作為集體的一員,同學都愿意為集體做好事,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著解決這些問題。”
二、閱讀與討論。
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不僅要解決教科書中‘紅領巾信箱’中提到的問題,還要打開我們班的‘心里話’信箱,并在下節課召開‘我的心里話’發布會。讓我們先從教科書中樂樂所在班級同學的來信開始吧!”
教師請學生分別朗讀教科書第5~6頁上同學們的“苦惱”,然后請學生以自由發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聯系實際談談體會。教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使學生懂得在班集體中,同學間應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三、小組探究。
教師拿出課前搜集到的同學中的“心里話”,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也可以讓各個小組閱讀事先準備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紹的準備。教師在巡視學生的討論時,應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思考解決辦法的妥當性。
四、教師總結。
督促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為下次的發布會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1.組為單位,繼續為“心里話”發布會做準備。
2.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說說“心里話”,并根據小組的討論結果,說說解決的辦法,同時引起全班學生的討論與交流。
3.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和總結。
在集體中成長 篇2
我升入了二年級
教學目標:
1、在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2、感受與體會到自己進步的腳印,并愿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3、能夠愛惜書本和文具。
德育目標:
1、通過交流與暢談,增強努力向上的信心,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愛護書籍,培養愛惜勞動成果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學會積累經驗,不斷總結自己的進步成果,增強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學會愛惜書本和文具,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在暑假中的旅游照片、制作、作品等、心愿卡(蘋果形)、心愿樹、成長袋的樣子、課件、錄音故事。
2、學生:準備暑假作業、小手工、小制作、圖畫、照片、書法、編織、貼畫、插花、旅游日記、小詩,等等。書本文具等頭飾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教師以自己的暑假生活導入----學生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展示暑假作品---評選優秀作品---交流自己的心愿---成長包---加強交流、激發信心,增強天天向上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展示自己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作品,同學們,你們在暑假里興的事是什么?學到了什么本領?下面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二、小組進行交流,和同桌一起分享快樂。
1、交流自己興的事。
2、交流暑假中的作品。
三、我們快樂的暑假生活
1、設置幾個小組,每組為一個展臺,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分類擺放在九個桌上,每個桌上擺上一個字組成“我們快樂的暑假生活”
2、指名講講作品中的故事
3、評選出優秀作品,每人發給九朵小紅花,在每個組中選出一件你最滿意的作品,把花投進相應的小盒中。
4、把優秀作品做成展板。
四、美好的小心愿
1、我們的暑假過的真是豐富多彩,暑假已經過去,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學期,我們已經升入了二年級,我們有許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交流自己的心愿。
(板書:我升入了二年級)
2、把自己的心愿寫在心愿欄里,組內交流。
3、教師出示一棵心愿樹,請把自己的心愿掛在心愿樹上。貼在班內。有了美好的心愿,還要為美好的愿望付出努力,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
五、成長包伴我成長
教師舉起事先準備的成長包,課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幫助下,制作一個成長包。以后,把自己寫的字,畫的畫,得的小紅花,成績冊、獎狀等進步成果,放進包中。一年之后看看自己成長的腳印。
一、導入:
1、新學期開始了,你們一定又發了不少新書,請看畫面。課件演示。
2、看看自己的新書,書中有哪些內容是你最感興趣的,為什么對它感興趣。
3、活動一:新書真好我們愛
(1)和同桌說一說最感興趣的內容。
(2)指名說一說
二、書本文具對我說:
1、拿出上學期用過的書、本,在小組內進行展示,看看誰的書保護的好,請他介紹一下經驗。
2、假如你是新書,你會對同學們說些什么?學生戴上頭飾,扮成新書、新本和文具說說自己的希望。
3、每一個同學都愿意保護好自己的新書,拿到新書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給新書穿上漂亮的“外衣”。
(1)教師演示包書皮的過程。
(2)學生練習包書皮,教師巡視指導,同學幫忙。
(3)展示包好皮的書,表揚做得好的。
三、我的好經驗
1、進行課件演示:書上第7頁圖,他們遇到了些麻煩,誰來幫他們出出主意?
2、你還有什么問題,說出來,大家幫你。
四、書籍需要我們的愛護,你們知道嗎?
1、偉大的文學家魯迅,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對書籍十分愛惜。下面就請聽一聽魯迅愛惜書的故事。(放錄音)
2、你能講一講你與書本、文具的故事嗎?
《我們班里故事多》
教材分析:
兒童作為變化中的個體,在參與集體活動的時候,會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這是孩子們自己的故事,正是他們學習過集體生活,學會幫助他人,感激他人,團結友善的一筆財富。本課在通過開展兒童的交流活動:講述、表演、互送感謝卡等,在參與過程中培養愛集體、愛老師、愛同學的感情和交往能力。
教學目標:
1、體會班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感受集體對自己進步的
幫助。
2、幫助學生養成感謝他人的良好習慣。
3、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看法的能力,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感謝,以發展同學間的友誼,促進同學間的團結。
教學難點:
通過說故事、貼綠葉、做卡片和靚卡展四個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培養愛集體、愛老師、愛同學的情感和交往能力。
教學準備 :
帶好水彩筆、剪刀、雙面膠或膠水。“愛心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說說我們班里的故事
1.師:我們班里有40位小朋友,大家從不同的地方一起來到了學校,走
進了本班的教室,在一起度過了一年的快樂時光。每位同學都十分喜歡我們
的校園、我們的教室、我們的老師和每一位小朋友。這一年當中,在我們中
間,發生過許許多多有意義、有意思的事。今天,就讓我們坐在一起,敞開
心扉,說說發生在我們班里的故事吧!
2.小組活動,生生交流,分享快樂。師下位巡聽,及時引導并給予肯定。
如,在一年級開運動會的時候„„;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我和伙伴
有了矛盾的時候„„;當我第一次拿到一百分的時候„„;記得去年秋游的
時候„„)
3.老師指名3~5位學生上臺講述,師隨機指引。
4.師:哇!咱們班的故事可真多!說明這一年來,我們的生活真是豐富
多彩。特別是剛才小朋友說到的別人幫助過自己的事,哪怕是一點點小事,
大家也記得這么牢,你們做的真棒!
活動二:感謝你,我的伙伴
1.師:今天,我也要向三位小朋友們說聲“謝謝”!(在學生的一片驚訝與好聲中,師邊說邊向三位小朋友握手示謝。)就在今天中午,劉佳妮、朱靜凡和羅瀾三位小朋友幫助老師擺好了桌椅。大家看,現在我們能這么舒服地坐在這兒,和他們三人出的力可分不開喲!所以,我代表大家再一次向你們表示感謝!誰還想接著說說別人幫助過自己的事情?
2.指名4~6位學生上臺講述。講完故事后,生領取“綠葉”,寫上名字為“愛心樹”添彩。
3.師:既然還有這么多小朋友想說,那好,就讓我們分小組盡情地訴說吧!
4.學生活動,小組圍坐在一起,講講一年來值得感謝的同學,說說同學幫助自己時的心情,并表達對這個同學的感謝之情。
5.學生活動,小組長分發綠葉,小朋友在綠葉上寫上幫助過自己的同學
名字,并請他上臺一同貼綠葉,分享快樂。(播放《愛的奉獻》樂曲。)
6.師生共同欣賞這棵長滿“綠葉”的“愛心樹”。
7.師述:今后,讓我們用更多更好地實際行動,為這棵“愛心樹”天天澆水,讓它長出更多更美的“綠葉”來,好不好?(生情緒飽滿地齊呼──好!)
活動三:感謝卡獻給誰
1.師:小朋友們,剛才的活動喜歡嗎?是不是有點意猶未盡?那好,讓我們把自己的感謝之情再用一張張生動、漂亮的卡片表現出來,好嗎?
2.師: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一張很有意思的感謝卡,想不想看看?(出示教材第13頁,請學生欣賞。)感謝卡的形式可以有多種多樣,你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看看你們當中誰做的卡片最有特點,最能表現自己的感激之情。
3.小組長發卡紙時如遇困難,師可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小朋友,你們剛才的表現真不錯,連后面聽課的老師都直夸你們有禮貌!現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漂亮的卡紙,可是每種顏色都只有一張,萬一兩位小朋友都喜歡一種顏色,怎么辦呢?”小朋友中肯定有人會受啟發,說出禮讓他人的話。這時,老師便可順勢說出:“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誰的心中最有他人,把美麗的卡讓給別人?”
4.在一陣抒情的樂曲聲中,小組長分發卡紙,學生分小組圍坐,共同制
作感謝卡。師下位巡視,隨機指導。
5.感謝卡做好后,在小組間交流、欣賞。
6.師:這么精美的感謝卡,讓我們快快把它送給自己想感謝的人吧!
7.學生下位把它送給自己想感謝的人。(再一次播放抒情樂曲。)
活動四:留住我們的感謝
1.師:小朋友們的手真巧,做出的感謝卡真棒!剛才,我看見收到卡的 小朋友不知道有多開心!讓我們把這難忘的一刻永遠地留在這里,好嗎?
2.在好聽的音樂聲中,小朋友們把別人送給自己的感謝卡貼在“愛心樹”周圍,同時,老師也獻上小朋友送給自己的感謝卡,在歡聲笑語中共同傳達師生間的一份情誼。
3.師:啊!小朋友們用自己的一顆顆“愛心”把我們班打扮得可真漂亮!我喜歡你們,喜歡和你們天天在一起!今后,讓我們用自己的一顆顆愛心把我們班“打扮”得更加漂亮,好嗎?
4.師生共同欣賞感謝卡。
課后反思:
生活中的故事是豐富多彩的,于是我采用多種方式,從多角度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組內交流加深了解;自由采訪激發情感;動手實踐拓展升華等等,這一切都促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認識自我,把握自我,發展自我。
參考資料:
1、《我們班里故事多》小學二年級品德
《讓我們的教室更清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完成集體任務中,建立真正的責任意識,表現對集體的熱愛。
2、嘗試用不同方式、方法為班集體服務,提高實踐的能力。
【重難點】
建立真正的責任意識,表現對集體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出示情境圖。
今天是第二小組的同學做值日,我們幫助他們想想怎樣做個認真負責的值日生?
二、開展活動。
1、活動一。
評評誰是優秀的值日生。
⑴觀察本班教室:看看哪里干凈?哪里還可以更清潔?是誰把教室打掃得這么干凈?
⑵小組交流,夸夸我們組里、班里的優秀值日生。
⑶請優秀值日生即興模擬表演“認真負責做值日”。
⑷獎勵優秀值日生。
2、活動二。
⑴根據課本第15頁的問題情境,表演:怎樣做一個認真負責的值日生?
早晨、課間、放學后應該怎樣做值日?
遇到自已不愿意干的活,怎樣辦?自已完成任務別的同學還沒做完,怎么辦?
⑵插面小紅旗。
哪組值日做得好,我們獎勵他們一面小紅旗,并希望他們長期堅持下去。
3、活動三。
⑴以小小保潔員的身份,對這個班的保潔情況提出自已的看法。
⑵結合本班實際情況,談談怎樣為班級保潔。
⑶制定班級保潔公約,開展人人為班級保潔做貢獻的活動。
4、活動四。
⑴我們的“金點子”,每人動腦筋,想想怎樣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
⑵打扮“我們的家”,自由組合、分工負責,動手打扮教室。
三、課堂總結。
好書大家看
教學目標:
1、集體生活中能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交流分享、感受生活成果。
2、能以文明有禮貌的方式和同學交往。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感受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4、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高獲得經驗和信息。
教學重點和難點:
感受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教學準備:
教師:圖片、圖書若干
學生:圖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導新課:
1、教師講述:同學們,你們都有好朋友么?我也有個好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書籍)對了,就是圖書。
2、板書課題:好書大家看
三、講授新課:
1、欣賞圖書:出示圖書圖片。
2、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
(1)教師介紹圖書《*與魔法石》
(2)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
3、好書大家看
分學習小組交流圖書:老師抓住機會表揚借書活動中互助友愛的學生、有禮貌的同學。同時注意觀察學生在借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怎樣借書還書
(1)說一說:在借書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值得學習的事情。
(2)說一說:在借書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不滿的事情。
(3)幫幫這些小同學
5、利用電腦動畫解決問題
(1)書沒看完怎么做標記?
(2)借的書還了,可是沒看完怎么辦?
(3)怎樣做才能不把借來的書弄臟弄破?
(4)怎樣還書才能使書的主人高興?
(5)借來的書能轉借他人看么?
6、小書簽真可愛
(1)出示教師制作的小書簽
(2)講解制作的過程:
A、裁紙 B、設計 C、畫圖 D、剪貼 E、穿繩
(3)學生合作制作小書簽
7、聽故事
四、小結
你們在游戲中是不是也發現許多有趣的問題?圖書世界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揭開呢!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去探索吧!別忘了在探索圖書世界時要注意和周圍的同學配合好,愛護圖書。希望每位同學都和好書交上朋友。
教后感:
這節課,我們發現了很多好書,我也發現了同學們都很喜愛讀書。我很高興。學生不但喜歡上了讀書還知道了怎樣愛護圖書。一節課下來,學生都有很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