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學設計
《秋天》一課是遼師大版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主題之一。本課旨在通過觀察秋天的天氣、動植物等的變化,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欣賞秋天的美,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的:
1、培養兒童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引導兒童經歷發現的過程,體驗發現的快樂。
2、初步掌握秋天的自然常識,引發兒童對自然現象和生活中問題的探究興趣,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提升兒童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審美情趣。
3、嘗試用觀察、搜集資料等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秋天的美,熱愛大自然,關注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
活動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觀察秋天,搜集一些和秋天有關的資料:樹葉、詩歌等。
2、課件,資料袋等。
[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觀察秋天景物的變化,這樣,對于學生上課的介紹才能正確引導觀察,有生活實際經驗,使學生感悟到秋天是農作物成長、成熟的季節。]
活動過程:
一、猜謎入秋,發現美
1、 老師知道大家喜歡猜謎語,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天氣涼,樹葉黃,大地穿上金衣裳”打一季節。
2、 導入:老師這有秋天的錄象(放錄象)隨著鏡頭的推進,一幅北方金秋宜人的風景圖展現在眼前。
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3、 秋天到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落葉的金秋時節,共賞秋天的美!
(板書:5、秋天)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課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并不是只講兒童身邊的生活。課上,不僅引導學生介紹身邊的秋景,而且還借助課件欣賞了其他地區的美麗秋景,這樣不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二、童心識秋,感受美
(一)了解秋天的特征
1、師:同學們注意到了嗎?大自然里許多植物的顏色悄悄發生著變化。我們在北方,看到樹葉變黃了,就知道秋天來了。那么你還知道秋天有什么變化呢?
2、 學生以“我眼中的秋天”為題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
3、 (播放課件)(片片樹葉徐徐下落,出現幾行小字:“翻開日歷,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便是秋分,從此雨水減少,氣溫開始下降,涼風習習,秋高氣爽,秋天向我們走來了……)
(出示秋天人和動物變化的課件)在這金色的秋天里,當你在校園里嬉戲,在小區里散步,在道路兩旁行走,到郊外秋游,你和圖中的小朋友是否有同樣的發現?
(1)青蛙躲到哪里了?
(2)人們穿上厚衣服了。
(3)好久沒看到燕子了。
4、你還有哪些發現?比如白天和黑夜的變化……
(二)將“我眼中的秋天”整理后做成采集卡
師:請你把自己在秋天里的各種發現記錄下來,根據個人的積累情況,按發現的時間、地點、事物的特點和變化作好記錄。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學生了解秋天一些花草樹木和動物、人類的變化,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培養了學生表達與概括能力,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校內外結合起來,說說自己的發現,富有開放性。]
(三)創設情境,感受秋天的美
想不想看看秋天什么樣啊?
(播放秋天課件《落葉》)體會秋天人們帶來的遐想和無限情趣。
(畫外音)秋風刮來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枯黃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坐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