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生活 打電話講禮儀 教案
課題
《打電話講禮儀》
學科品德與社會學段: 中年級段年級四年級
相關領域通信、社交禮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1、 指導思想 在現代社會電話非常普及,小學生會打電話已經不成問題。但是學生在打電話時,語言不文明的現象,一些不好的接打電話習慣,值得我們關注。這一內容的教學,第一,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打電話講禮儀的好習慣。第二,有助于培養學生心中有他人的道德品質。第三,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2、 理論依據《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正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中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共同探究體驗,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空間。
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打電話講禮儀》是品德與社會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通信連萬家》中第四課《文明通信》中的一個話題。本節課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正反兩方面的生動事例,引導學生懂得在接打電話時的基本禮儀和道德規范。學生情況:本次研究在小學四年級中開展,他們對本課題具有濃厚的興趣。學生的生活經驗方面: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四年級學生級庭生活條件優越,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有過接打電話的經歷,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有的懂禮貌,語言文明,有的處理不得當,給別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家長在這方面教育的也有差別。教會學生如何接打電話很有必要,讓他們了解接打電話應該講禮儀、遵守道德規范,并在實際生活中形成良好習慣。社會因素:孩子們也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不同的人接打電話的情景,一定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讓學生們學會如何在接打電話中講禮儀很有必要,還可通過孩子們的文明習慣去影響周圍的人,為xx年北京的文明奧運做貢獻。教學方式:《打電話講禮儀》這一主題課,所采用的教學方式為:情境創設、小組討論、實踐體驗活動、綜合交流、師生互動等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打電話講禮儀的步驟:(1) 創設情境,在笑聲中讓學生體會到打電話應該怎樣打。(2) 通過體驗,討論使學生明白接打電話時的禮儀和道德規范。(3) 通過反面事例的辨析,進一步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打電話講禮儀,做一個文明小使者。學習方式:本主題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情境中學習的學習方式;在活動中體驗實踐的學習方式;交流討論的學習方式。教學手段:本節課采用講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和體驗等教學手段,完成教學。技術準備:多媒體計算機;
教學目標1、 在情景創設中,學生體驗實踐,懂得接打電話的基本文明禮儀。2、 在交流討論中,分析事例,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范。3、培養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