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學校
適用年級:適用于高一、二年級與初中七-九年級
一、課題的確立
xx年中共xx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xx年中共xx屆六中全會又審議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本世紀頭2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社會更加和諧”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我國領導人多次就構建和諧社會問題進行調研,并作出重要闡述。中共全黨的普遍共識是,當前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大課題,構建和諧學校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學校作為一所普通完全中學,現擁有67個班級近4000名同學,有小學畢業帶著美好憧憬的初中學生,也有帶著中考過后的疲倦和對高中生活的迷惘進入新的學習環境的高中學生。學校在近年來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學校人多問題也不少,也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存在,如:有少數同學關系不和諧出現爭吵打架事件,個別師生關系不和諧出現師生沖突,偶爾還有公物被破壞、花草被踩摘,水電浪費垃圾沒有及時處理等等。科學分析影響校園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是實現學校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
如何構建和諧學校是每個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但我覺得這也不單單是教學工作者的問題。學生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我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思考如何構建和諧校園將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于是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設計構建和諧學校的課題。
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科學素養,增強科技意識。
能力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收集記錄整理資料的能力。
2.通過活動,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際技巧和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2.通過活動,培養合作精神,互相學習,團結友好,共同進步。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熱愛學習的情感。
課題總目標:構建和諧校園
三、活動準備
1.搜尋資料、討論撰寫開題報告,制訂計劃。
2.設計調查表、活動記錄表
3.照相機、錄音機、電腦
四、活動小組的形成及小課題的確定
大的課題確立了,把班級同學按雙向選擇分成若干小組,讓每組成員展開討論。有小組討論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的學校,和諧學校更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和諧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關系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理智、情感和行為諸方面進行的動態人際交往。
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把教師看做最信賴和仰慕的人,學生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把它當成一種享受,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學生懂得尊重教師就是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所以他們總會積極配合,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努力學習,對教師所傳遞的知識信息,會盡量吸收,這又提高了學習的效果。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和學生建立一種友好合作的關系,而且共同擔負任務和解決問題,那么,學生的行為就傾向于維護這種關系,這樣相互間的交往就會促進學習。在良好的心理氛圍中,學生尊敬、信賴教師,就比較容易接受教師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批評意見,從而避免由于人際關系而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和教師教學態度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