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敗筆”
雙眼睛一起看著我,滿是信任,我靈機一動,說:“小朋們,想想辦法。我們能不能找自己的伙伴一起來數出一百呢?”這時全班突感茅塞頓開,一下熱鬧起來。去尋找自己的好朋友,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把小棒、圖片擺在一起。
[場景一]:這是五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各自拿出二十根小棒,并不放在一起,而是二十、四十……往下數,不一會就數出了100。他們互相握手表示祝賀。
[場景二]:這是四個孩子在一起,把所有的卡片混在一起,一張一張的數……
[場景三]:這一伙,數著數著,還是不夠,竟然把我拉過去。我高興地把我的學具放在他們的一起。“81、82……99、100。”我們一起數著,數到100時,我們高興的擁抱在一起。
[場景四]:這一群孩子,是班上較為突出的,只聽到他們數著;“99、100、101、102、103、104、105、106……。”
過了一會兒,小朋友們舉起了小手:“老師、老師我們數到了一百,我們每人二十根,5個人湊在一起就是100”。(多有價值的發現。)“老師,我們也出數出了一百。”臉上滿是笑容和自豪。我不失時機地問道:“你們通過數一百,覺得她多嗎?”孩子們齊說:“多!”。可是幾個孩子卻爭辯說:“我們數出比100更大的數”。(也許,這是我們并不需要的結果,但這個發現我們都知道它是多么的可貴)。
[反思]這堂課,本來因為老師準備不充分,課前沒有很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素材。使孩子們的學習無法進行。可由于老師的靈機一動卻組織了一次成功地自主的合作學習過程。從這教學中,我深深感悟到只要老師善于抓住機會。小組合作的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的。同時,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所反思: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
也是必須在學生個體有“合作需要”,個體在問題解決中處于“憤”“悱”迷惑之時,陷于苦求不得之際,再開始小組合作學習,才有價值,有成效。數出100,而手中的學具不夠用,這使孩子自然就有了合作的必要。所以合作的氛圍很濃烈、很積極。而不是教師的刻意組織流于形式。
二、 有明確的合理的探究目標,互相尊重與配合。
明白各自的職責。在小組中孩子們應避免依賴性,增進依存性。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貢獻自己的力量,小組的整體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在課堂上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合作的競爭精神。把各自的小棒,圖片擺放在一起,你數完,我接著數,你數錯了我幫助你數。當共同得了答案時,他們會擁抱在一起,互相祝賀,因為他們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結果都有自己的思考過程。他們能不興奮,能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