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敗中預支成功
每個人都渴望別人的關愛,渴望成功。以前,我總是把失敗與成功分得太清楚, 經過了一節數學練習課,學生的表現讓我知道指失敗是可以從成功中預支的。我教的班級中有個叫王瑤瑤的孩子,天真、可愛,還透著點兒“傻氣”,平時口算速度較慢,還時常出錯,但每次練習她卻很認真。
一次數學練習課上,進行口算卡片的練習,第一組題后,做全對的同學都興奮地舉起了手,可是在那一片高高舉起的小手中,卻藏著一張嘟著嘴的小臉蛋,那就是王瑤瑤。我問:“瑤瑤,你哪兒錯了?”她不好意思地說:“錯了兩道,還漏掉了兩道”。我常規性地鼓勵了她一番。
第二組題練習后,我注意到,那個小女孩依然沒有舉手,我再次詢問:“你又錯了幾道”盡管語氣還算親切,但心里已有幾分不悅。她卻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我沒錯”。“沒錯怎么不舉手?”我疑惑,她有點傷心地小聲說:“可是掉了兩道題。”在我還沒有想好對她說些什么時,有一個學生對她豎起了大拇指,我問他:“你為什么要表揚她?”“他說得很有道理,”這次只是漏了題,沒有出錯,比上次有進步,我頓覺自愧,我怎么沒意識到這點呢?這時,其他學生也給她豎起了大拇指,并對她說:“有進步!”王瑤瑤笑了。
第三組題目過去了,她又進步了,只錯了一道題,我在剛才大拇指的引領下,看到了“亮光”,“你又向前跨了一步,爭取下次全對,好嗎?”她自信地用力地點點頭。
第四次,她果然全對了,我的心頭涌起了一股暖流,此刻,全班同學為她鼓掌,慶賀她的成功,她漲紅了臉,有些羞澀、有此激動,眉目間充滿了神氣。
下課后,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也許是當老師時間長了,感覺有些遲鈍,在學生失敗的那一刻,我只看到了失敗,而那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卻能從失敗中預支了成功。所以,他們的臉上始終有春天般的笑容,而我總覺得眼前黯淡。而今天,我從學生們的表現中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啟示與警醒: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