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算法多樣化,促進學生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滲透于“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大領域。所以,《課程標準》“倡導算法多樣化,”,并在“教學建議”中強調: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算法多樣化就是指在計算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題,這樣在班級的群體中就有可能出現不同的算法。提倡算法多樣化,就是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成果,盡量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倡導算法多樣化、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由于學生知識儲備、生活經驗、觀察事物的著眼點、思考問題的方式總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導致每個學生在新知識構建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樣,如一位教師在教學13-9時,學生出現了四種不同的算法。第一種是一個一個地減,通過操作的方法,得出結果;第二種采用破十法。先計算10-9、再計算3+1;第三種采用平十法,先計算13-3、再計算10-6;第四種采用做減法想加法,因為9+4=13,所以,13-9=4。不同算法展現不同的思維過程,有的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如第一種方法,有的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如第二、三、四種方法。不同的算法,展現不同認知水平、認知風格,不同的個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收獲,這樣的課堂,充滿對學生思維習慣的尊重,充滿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尊重。是師生平等的體現,是一種“人文”關懷。
二、倡導算法多樣化,促進學生合作交流。
從活動意義上講,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教材交互作用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圍繞“教學文本”對話的過程。所以新課程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多樣化的算法,展示了多樣的思維水平和狀態。如上述算法每一種算法的思維訓練過程,對其他算法的學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啟發性。一方面、學生在闡述自己的算法,另一方面、學生在傾聽別人的意見,對比分析各種算法的優劣。交流和合作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性與靈活性;感受到發表自己的看法、傾聽別人意見、爭論不同觀點的重要性。從師生交流角度看,多樣化的算法,是教師掌握學生思維狀態的重要資源,如13-9算法中、采用第一種算法(一個一個地減)的同學,其思維的概括性還是比較差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一定會引導這類學生合理利用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學習。
三、倡導算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錢學森教授說過:“教育工作最終機智在于人腦的思維活動”。數學教學的實質,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數學思維活動,發展數學思維。算法的多樣化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多樣化的計算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等探究出自己算法。使學生數學推理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發展。其次,學生各自的算法為訓練學生思維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學生在陳述自己的算法,傾聽別人的算法,表達對別人的算法評價的過程中,經歷了一個比較、歸納、判斷的思維過程,。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評價別人的算法。不僅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學會有序思考;方法優化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多樣化的算法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選擇最優化的計算方法。從而提高效率。學生從各種算法中選擇最接近自己最近發展區的算法。是一種方法的優化選擇。而這個選擇過程正好培養了學生選擇判斷能力。
算法多樣化的選擇,尊重了學生個性,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理念;培養了學生各種思維能力,訓練了條理性、靈活性;促進了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進行計算教學時,我們要倡導多樣化的算法,加強有效多樣化算法的研究。推動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終達到“促進學生持續、全面、和諧發展”最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