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精選4篇)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發布時間:2023-12-19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精選4篇)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的課堂上,全班同學一共分成了幾個小組?大家都清楚自己小組的編號嗎?互相說說,自己分別在第幾小組?

  教室里學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圖,每組都有醒目的標記。

  講臺

  第一組第四組第六組

  第二組第五組第七組

  第三組第八組

  一、引入

  通過對四面八方這個成語中四面的討論,引導學生明確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并在教室的四個墻面分別貼出東、南、西、北四個字。

  出示例1圖,其中超市、體育場、人民橋和公園圖片暫不出現。要求學生說出怎樣在地圖或者平面圖上表示這四個方向,然后要求說出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說對四面八方這個成語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課。(板書:認識方向)

  二、展開

  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1)提問:在學校的這一面有一個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嗎?小組討論一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討論匯報。

  (2)指出:通常,我們把東面和北面的中間稱做東北,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

  (3)提問:這里有一個公園,這里是體育場,這里還有一座人民橋,它們又分別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匯報。

  2、歸納小結。

  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我們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能很快記住圖上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那么怎樣才能很快記住今天學習的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一下,說說你想怎樣記。

  學生匯報記憶方法。

  三、解決問題

  1、指導完成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中指南針的圖)

  提出要求:這是一個指南針,紅色箭頭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針上的八個方向填寫完整嗎?先想一想怎樣填得快,再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完之后匯報結果。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圖)

  (1)談話:小動物在體育場參加運動會后要回家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

  (2)播放題中四個小動物所說的話,并在圖中呈現相應的文字。

  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書上連線。

  (3)出示正確答案,反饋、訂正。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實景照片)

  說明:青山鄉是一個美麗的水果之鄉,在水庫周圍一共種植了8種水果。

  (出示水庫及8種水果的圖片,水庫在中間已貼好,8種水果依次排列在一邊)

  提出要求: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許多游客來游覽水果之鄉。你愿意為來游覽的游客制作一張水果種植的示意圖嗎?每個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小組在活動時,首先要聽清楚老師講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應該擺放的位置,然后把圖片貼上去。

  說明:桃園在水庫的北面,葡萄園在水庫的東面,梨園在水庫的東北面;水庫的西南面是蘋果園,水庫的西北面是西瓜園,水庫的西面是山楂園;橘子園在水庫的南面,櫻桃園在水庫的東南面。

  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學生制作平面圖。完成后進行展示。

  四、應用

  1、游戲。

  (1)提出要求:我們已經能夠在平面圖上認識八個方向了,那么在現實生活中這八個方向你們也能認識嗎?誰來說一說,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

  (2)示范: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兩手同時向中間拍一下,這時手就指向西北面。

  要求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找到西南、東南和東北這三個方向。

  (3)請第五組的同學站起來。每一組的同學自己看一看,你們組在第五組的哪一面?第五組的同學也看一看,其他各組在你們組的哪一面?

  學生討論匯報。

  啟發思考:都是和第五組比,為什么每個組說的都不一樣呢?

  拓展:第一組在第五組的西北面,第五組在第一組的哪一面?第六組在第五組的東北面,第五組在第六組的哪一面?

  自由活動:在小組里說說你們組和其他組的位置,看看黑板上貼的方向,想想說對了沒有。

  2、制作方向板。

  談話:找到了一個方向,怎樣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個方向呢?我們可以自己來制作一個方向板。

  教師提示制作方向板的基本方法。學生制作方向板,并寫出八個方向。

  使用方向板:把方向板中的北對著北面,指一指,東北在哪里?東南呢?西北和西南呢?(教師說,讓學生指方向)

  3、小結。

  提問:誰來說說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在平面圖上怎樣記住這八個方向?在實際生活中怎樣辨認這八個方向?

  布置課外活動:現在我們許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陽臺和朝南的窗戶。回家在你的房間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幾個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廳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幾個方向各有什么。明天來說給同學聽一聽。

  4、跳棋游戲。

  說明:甲乙雙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動棋子,玩一次后,甲乙雙方交換角色。組長做裁判,每次移動符合要求的得1分。

  學生自由活動。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對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們在電視里、報紙上經常看到、聽到開發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張中國地圖,看看我國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國的東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約在上海的哪一個方向,上海大約在北京的哪一個方向。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教學三位數減三位數的計算。

  教材分四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第52~53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教學不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第二段,第54~57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七,教學需要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第三段,第58~61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八,教學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第四段,第62~63頁的復習,是對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整理與綜合練習。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要引導學生把筆算加法的經驗遷移到減法筆算中來。

  如果我們把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與第四單元作個比較,那么至少可以發現如下一些共同點:第一,列豎式時都要把數位對齊;第二,都要從個位算起;第三,計算后都需要認真進行驗算;第四,加、減法的基本估算方法是一致的。教學時,首先要激活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筆算三位數減三位數的方法;其次要啟發學生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去解釋減法筆算的方法;再次要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歸納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內在一致性。

  2.要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可以用加法驗算減法。

  本單元教材也是首次明確要求學生在筆算減法后進行驗算。和加法驗算不同之處在于: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比較容易理解;而差與減數相加得被減數,理解的難度要大一些。適當幫助學生理解差+減數=被減數,有利于學生真正掌握并自覺進行減法的驗算。教學時,可以在學生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后,提出:把得到的差與減數相加,你能發現什么?在學生初步發現差加減數得被減數后,進一步啟發:是不是其他的減法題也有這樣的規律?你能舉例說明其中的道理嗎?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概括出:在減法算式中,差加上減數等于被減數。此外,也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驗算減法。如,可以用被減數減差,看結果是否等于減數;也可以在原來的減法豎式上再算一次,看得數是否相同等等。

  3.要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積累基本的數量關系。

  結合計算教學,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練習中安排了很多可以用加、減法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量關系。教學時,可著重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措施:第一,啟發學生把不同情境中的具體數量關系抽象成相似的數學表達。如,一件毛衣原價154元,現價110元,要求現在比原來便宜多少元,就是求154與110相差多少元;而女宇航員把在太空生活的記錄提高了多少天,也是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第二,引導學生把已有的關于加減數量關系的經驗適當類化。大體說來,學生已經掌握的加減數量關系有兩類:一類涉及部分數與總數的關系,一類涉及兩個數的差比。可以結合具體問題使學生對上述分類有所認識。第三,要鼓勵學生在開放的問題情境中,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解答。如第53頁第4題,第57頁第9題等。

  4.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隔位退位的算理與算法。

  隔位退位是筆算減法教學中的一大難點。那么,這個難點究竟難在哪里?仔細分析,不難發現主要有兩點:一是這里的算理、算法與學生已有的退一作十的認知經驗差距較大;二是計算過程中短時記憶的信息量有所增加。

  為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教學時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辦法:第一,借助計數器的操作,讓學生直觀地理解計算過程。第二,用形象的比喻分散難點。如,個位上4減8不夠減,怎么辦?向十位借十位沒有可借的數,怎么辦?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變成了幾個十?從10個十中借1個十給個位,還剩幾個十?第三,用多樣化的算法驗證。如,計算204-108,可以先算199-108得91,再算91+5得96;也可以先算208-108得100,再算100-4得96等。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3頁例1。

  【教學目標】

  1.會進行時、分、秒之間的簡單換算。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

  時、分、秒之間的換算。

  【教學準備】

  課件,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時、分、秒)關于時、分、秒的知識你都知道些什么?(學生自由說,針對性地板書1時=60分,1分=60秒)

  對于時、分、秒,同學們積累了這么多的知識,真能干!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一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新課教學例1

  (1)了解跑得快慢與時間長短的關系

  教師:同學們,喜歡看比賽嗎?烏龜、兔子和小狗它們三個要進行一場跑步比賽。瞧,比賽開始了。

  課件播放:第一次比賽情景,并出示比賽成績表。烏龜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師:誰得了第一?為什么?

  小結:誰跑得快,誰用的時間就少。當時間的單位統一時,我們很容易看出誰用的時間少,誰跑得快。

  (2)時、分、秒之間的換算

  教師: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氣,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們三個又進行了一次比賽。

  課件播放:第二次比賽的情景:小兔中途睡著了。

  教師:同學們,猜一猜,它們誰跑得快,可能最先到達終點呢?(學生自由說,教師結合情景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到底誰跑得快?聽聽它們自己是怎么說的。

  烏龜:我跑了1時。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師:聽了它們的話,到底誰跑得快呢?好比較嗎?你能想出辦法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誰跑得快嗎?

  (3)組織交流匯報

  教師:誰來說給大家聽?

  學生:1時=60分,120秒里面有兩個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烏龜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教師: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小結:當時間的單位不統一時,我們不容易直接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如果把單位換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較出它們的大小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2頁課堂活動第2題。

  (2)判斷對錯。

  ①2分7秒=27秒

  ②1時25分=125分

  ③90分=1時30分

  (3)比一比。

  ①誰跳得快?在( )里畫?。小紅跳100下繩用了40秒。( )小蘭跳100下繩用了1分5秒。( )

  ②誰拍得快?在( )里畫?。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小剛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③誰踢得快?在( )里畫?。小麗踢100個毽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個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績,請給他們排名次。姓名小剛小紅小麗小明小勇時間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的意識。

  3.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一 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初步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2、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初步學會估測和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演示:動物學校新買來一些課桌,小白兔回家后高興地告訴了媽媽,兔媽媽問:“你們買的課桌有多長呀?”小白兔搖搖頭說:“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問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說:“這還不簡單。”說完,就一一地量了起來……

  同學們,如果小白兔去問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說明課桌有多長呢?

  (反思此環節沒有采用書上提供的素材,而是以低年級學生更為喜歡的小動物創設情境,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愿望。)

  (二)合作交流,認識厘米

  1.說一說

  (1)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課桌有多長。

  (2)學生匯報。(學生可能會說:6枝鉛筆長、3個文具盒長、4長……)

  (3)討論: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你們說的數卻不同?要使量得的結果一樣,怎么辦?

  師:看來,統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呢?

  2.找一找

  (1)認識刻度尺

  ①觀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學生匯報,并試著說一說尺子上的數表示什么意思。

  ③教師補充。

  (2)認識1厘米

  ①認識1厘米。

  師: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幾厘米?用字母怎樣表示?

  (學生試說,教師糾正。)

  師:請你在尺子上找一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說。)

  ②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圖釘大約有多長?并說說你的方法。

  b.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地抽出圖釘,指肚之間的縫隙大約就是1厘米。)

  ③練一練。

  a.判斷:夠1厘米嗎?(如:鉛筆盒、書、本等的厚度。)

  b.找一找:什么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厘米?

  (3)認識幾厘米

  ①數一數:從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3刻度到7刻度是幾厘米?

  ②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多長? (同桌互評。)

  (三)動手操作,深化新知

  1.估計大約是幾厘米?(如:書的厚度,小棒、鉛筆的長度等。)

  2.請幾名同學分別量出這幾種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并注意測量的方法。

  3.第14頁量一量,第15頁1,2,3題。

  (四)概括總結,拓展延伸

  師:如果以厘米為單位去量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去量特別遠的距離,你們覺得方便嗎?因此,我們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如果測量比較長的距離用厘米作單位,就很不方便了,今后我們還要學習比厘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5、完成“練習五”第3題。提問:除法算式是根據什么找到家的?計算除法時可以怎樣想?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6題。(1)指導學生先算出一邊算式的商,再把高與另一邊的數進行大小比較。(2)學生練習。2、完成“練習五”第5題。...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七單元教案

    年級: 二 班級:周 次8課次1授課課題認識線段教 學基本內容課本第48頁例題,課本第49頁“想想做做”教學目的和要求1、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畫線段。...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一、認識乘法 第一課時:認識乘法(一)教學目標1、學會用“幾個幾相加”表述相同數連加的算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探索新知。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5

    課題:期末練習(一) 總課時:6課時 本課時:第5課時 一、填空。 1.○○○ △△△△△△△△△△△△ △的個數比○的個數多( )個。 2. 量一量,左邊這條線長( )厘米。 3.把1米長的電線剪去40厘米,還剩( )厘米。...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4

    課題:期末復習第16~18題。 總課時:6課時 本課時:第4課時課本第102頁期末復習第16—18題.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已學過的四則運算的意義,從而正確解決有關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數學思維的能力...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認識乘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理把幾個相同的數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式的積。...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案(精選2篇)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最新范文(精選2篇)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生活中幾百幾十的場景,比如:一本書一共有320頁,會場中一共有920個人等,告訴學生幾百幾十的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作用可大了。講述: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幾百幾十的數。...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5篇)

    教學目標 :1、參與測定方向的實踐活動,能在給定的場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園里利用指南針辨認八個方向2、通過辨認書上場景圖中各建筑物的方位和在校園中進行實際測定活動,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方向教案

    認識方向教學目標:1、在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案

    認識分米和毫米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確定位置教案

    確定位置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 南、西或北)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分米和毫米教案

    分米和毫米教學目標:1.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學生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并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退位減教案

    退位減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減三位數(退位減)計算方法的過程,經歷算法的發展過程,能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退位減)。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幾百幾十教案

    認識幾百幾十教學目標1.理解幾百幾十的數的組成,會讀、寫幾百幾十的數,會計算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2.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結合學習內容使學生受到環保教育。...

  • 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江陵县| 东辽县| 长葛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安丘市| 赤城县| 启东市| 德保县| 大新县| 荆门市| 郎溪县| 南城县| 咸丰县| 商水县| 仙居县| 广河县| 禄丰县| 叶城县| 洛川县| 江津市| 星子县| 拜泉县| 岳西县| 太仆寺旗| 时尚| 日喀则市| 仙桃市| 迁安市| 合阳县| 浠水县| 贡山| 宁明县| 兴城市| 察隅县| 扎兰屯市| 平度市| 玉溪市| 佳木斯市| 科尔|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