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課進行簡單的說課:[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音樂一年級下P60—61,學唱歌曲《誰在叫》。" />

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公開課說課稿(精選9篇)

公開課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4-02-07

公開課說課稿(精選9篇)

公開課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為我的新秀課進行評審,下面我對>這節課進行簡單的說課: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音樂一年級下P60—61,學唱歌曲《誰在叫》。

  [教材分析] :

  本單元教材內容是《汪汪與咪咪》,在歌曲中出現的形象都是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形象。在這學期的歌曲中,有很多歌曲都是有關小動物的,比如:《小燕子》、《放牛歌》《杜鵑圓舞曲》、《數鴨子》、《我的小雞》、《貓咪別淘氣》等等。《誰在叫》這首歌曲中又多了一些動物形象,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并聯系生活實際,開發學生想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活動,使學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加喜歡和保護動物,美化了學生的'心靈。

  [學生分析]

  上學期,我通過與學生的接觸,互相了解,我面對的一年級小朋友年齡雖小,但天真活潑,在課堂上已經能大膽唱歌、跳舞,師生能互相配合,同學們已特別喜歡上音樂課。因此,在該課中,我便結合學生情況,設計說一說、唱一唱、演一演這些學生興趣濃厚的活動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學好音樂、表現自我的欲望。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誰在叫》,并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各種動物的叫聲

  及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教學中結合唱、編、演多項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以及創新能力。

  [教學設計意圖 ]

  1、在音樂課堂中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精神,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學會唱新歌,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多項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設計理念突出一個“新”字。

  2、音樂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體現一個“動”字。

  3、教學內容圍繞主題,結合生活實際,采取說、唱、編、演、畫多項活動使音樂知識生活化,體現音樂課堂中的“情”、“樂”、“美”。

  教學流程

  一、課前復習先前所學歌曲,目的是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種寬松愉悅情感氛圍,同時也為導入新課起到一個過度的作用。

  二:在授新課的環節中,課件出示課題>后, 讓學生聽一聽,是哪種小動物在叫?它們是怎樣叫的?學生通過聽,說,培養了他們的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敢于大聲說話。然后播放歌曲錄音《誰在叫》前半部分,讓學生對這一部分有個整體的認識,這也體現了低年級以聽唱為主這一要求。分句教唱是為了讓學生能更準確地唱準歌曲旋律,在教唱”啦”部分,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更易于記住歌曲的旋律,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現歌曲時,我讓學生自編動作,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緊接著學習歌曲后半部分,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先理解歌詞, “小貓想捉老鼠”、“小雞找媽媽”、“還有小魚”、“……”,了解了動物之間的生態關系,教育學生細心觀察事物,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歌曲的教唱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句子,學生找一句,跟鋼琴學唱一句,既學會了歌曲,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學生邊唱邊隨音樂做小動物可愛的動作。教唱過程中,師可采用師生地唱、分組對唱、學生領唱,打擊樂伴奏等教學方式使學生盡快熟悉歌曲。

  三、激發學生寫一寫,小組合作編創歌詞,使課堂充滿活力

  1、讓學生根據歌曲內容,聯系動物生活習性,模仿其動作,創編各角色舞蹈動作,再分組表演。

  2、分小組編創舞蹈動作。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對小雞、小貓、小鴨、小豬、小老鼠、雞媽媽、小魚各角色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想象,編創可愛的舞蹈動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組內各自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表演。教師對有困難的個別小組的活動給予及指導。

  (2)開展各小組比賽活動。教師對每個小組成績都予以表揚,對編創得較好的舞動作師生共同學習、借鑒。

  最后小結本課所學內容,并教育學生從小保護小動物,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體現音樂審美教育這一功能。

公開課說課稿 篇2

  1.說音樂

  (1)課題分析

  音樂家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以學生喜愛的連環畫形式呈現于教材之中,這個故事拉近了聶耳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可敬可親的音樂家就生活在他們中間。編者將這個故事巧妙地安排在《賣報歌》的前面,讓學生先通過故事了解聶耳的生平和《賣報歌》產生的時代背景,為學生理解《賣報歌》的歌詞和表演歌曲做好了鋪墊。

  《賣報歌》曲調簡單,節奏平穩,旋律流暢,通過生動形象的歌詞將一個賣報童的悲慘生活展現在我們面前。學習本首歌曲,讓學生在體驗報童生活的同時學會熱愛生活。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精神,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要注意教學過程中方法的選擇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因此,我將本課的三維目標整合如下:

  a.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與主要作品。

  b.體會“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用純真的心情唱好歌曲《賣報歌》。并能積極參與《賣報歌》的情境表演活動。

  (3)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體會演唱者的心情,唱好《賣報歌》。

  (4)教學難點:創設“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用歌聲與形體動作體會她當時的心情。

  (5)教學理念:本課在教材的呈現上注重了情境性、趣味性和活動性。它以情境教學活動為手段,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和探索,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現代教學理念。

  2.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制作了課件,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使技能訓練滲透于藝術感受中,貫穿于音樂學習中。

  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我采用了視覺圖象、創設情境、興趣引入、音樂律動等方法進行教學。

  3.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群體合作法。

  4.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重溫升國旗儀式(多媒體課件進行情境教學),介紹作曲家聶耳。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圖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入本課——音樂家聶耳。介紹作曲家是為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訓練學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講述音樂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賣報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為學生理解歌詞和表演歌曲作好鋪墊。

  (4)講述聶耳耳朵的故事、幫助學生練習耳朵,板書節奏練習,讓學生聽拍讀、視拍讀。

  設計意圖:為歌曲的節奏練習作好鋪墊,解決歌曲中的重、難點節奏。

  (5)學唱《賣報歌》

  a.學習旋律。老師分句出示、彈奏旋律,學生隨樂用“lu”哼唱。

  b.分組接龍,熟悉旋律。

  c. 填詞演唱。

  d. 聽錄音范唱,整體感知歌曲。

  e. 歌曲處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詞曲作者,完整演唱歌曲,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演唱,通過歌詞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緒,體會演唱者的心情,

  這樣才會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6)情境表演。(全班分三組,每組推選兩名學生,一名扮演小毛頭,另一名扮演聶耳,其余學生扮演街上的行人,看哪一組演的最好,

  并對其作出簡單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即表演,使學生的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小毛頭悲慘生活的體驗。

  (7)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使學生相互幫助、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激勵,體現教學相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8)感恩新中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加油、喝彩!)

  設計意圖:首尾呼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師生的教育與互動,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它能使學生張揚個性,主體突現,思想解放。而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點撥者、引導者。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有目的地去聽、去想、去做,成為一個會聽、會想、會說、會做,創新意識強的學生。

公開課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新課程七年級數學教材第八章多邊形第二節三角形的第三課時——三角形的外角和。

  教學目標:探索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兩條性質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和,能利有平行線的性質證明這兩條性質,并應用計算。

  重點闡述:三角形外角的性質以及外角和

  難點突破:添加輔助線

  二、說教法

  教師通過引導、啟發、探究等教學互動。引導學生采用拼圖和數學說理兩種方法,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剪剪拼拼,動手操作,探索發現有關結論,另一方面又加以簡單的數學說理,使學生初步體會:要得到一個數學結論,可以采用觀察實驗的方法,還可以采用數學推導說理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三角形的外角的兩條性質以及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說學法

  本節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實驗,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兩條性質以及外角和性質;并通過交流探討,說理論證,加深認識三角形的兩條外角性質和外角和性質,進一步綜合運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質、三角形的內角和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在課堂上盡量充分地體現了學生主體性的地位和學生學習的`規律,即:發現知識——認識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提問

  1、三角形內角和等于多少?

  2、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與它相鄰的內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新授:

  (一)探究與概括

  1、(1)圖中有△ABC的外角嗎?(∠BCD)

  (2)與∠BCD具有公共頂點的角是那一個角?(∠ABC),∠A、∠C、與∠CBD有公共頂點嗎?(沒有)

  ∴∠ABC是∠CBD的相鄰內角。

  ∠A、∠C是與∠CBD不相鄰的內角。

  2、問:(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與它相鄰內角有什么關系?(互補)

  (∠BCD+∠ABC=180°)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與它不相鄰的內角又有什么關系呢?

  實驗P47做一做

  將∠1,∠2剪下拼在∠1′與∠2′位置

公開課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各位領導:你們辛苦了!我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樹有多少棵》,它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簡要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教學內容:

  《小樹有多少棵》這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第2、3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也是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基礎,為第四單元、第六單元學習筆算乘除法打基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口算訓練,既能培養學生迅速的口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注意、記憶和思維能力,同時也是學習筆算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已經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一位數的表內乘法,能運用已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對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⑵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教學難點:

  發現規律,將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遷移到乘數是整百、整千數的口算乘法中。

  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發現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個“發現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發現方法,發現規律,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2.練習法,練習在數學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本節課在新課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通過一系列靈活多樣,一定量化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遷移法,由于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十分緊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當運用遷移規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以舊引新。乘數是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就可以從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中進行遷移,這樣的知識遷移,最后轉化為技能技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我用激勵的語言祝賀孩子們成為三年級的小學生,歡迎他們重新回到學校。

  以美化身邊的環境為契機引出情境圖。

  1、探索新知

  (1)仔細觀察并說出數學信息。(2)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3)試著解決問題:3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板書課題:小樹有多少棵)引出:20×3=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是教學的必要手段,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并鞏固復習乘法的意義,為新課的教學奠定基礎。

  2、討論算法。(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交流算法)

  (1)20+20+20=60(2)2個十乘3是6個十,就是60。(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個“0”,所以就等于60.

  3、優化算法:以上算法你認為哪種更簡單?

  由于學習過乘法的意義,所以學生會根據已有的經驗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選擇第三種方法。而第三種方法是本節課希望學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教師抓住機會及時總結、強化。

  4、小結:在乘的時候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積的末尾添上同樣多的“0”。

  5、師生共同將題目補充完整,教師板書為學生做好示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追加問題:4捆小樹有多少棵?5捆呢?(讓學生獨立完成題目進一步強化口算的方法。)

  二、 遷移應用,探索規律。

  1、出示練習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學生通過獨立計算,得出算式的結果,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幾組題目,找一找豎列算式的規律,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能夠發現,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的'末尾依次多一個“0”,積的末尾也多一個“0”。學生已經把整十數乘一位數的方法遷移到整百數乘一位數,此時進行方法的強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計算的方法,既訓練學生的思維,又發展學生的語言。

  2、拓展訓練

  1、3000×2 5000×4 6×7000

  在學生總結出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隨即出示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學生能夠類推出相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理解添上同樣多的“0”的含義,并且把這種口算的方法熟記于心,達到內化的目的。

  2.數學游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規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然后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設計意圖創設游戲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靈活性。)

  三、 變式練習,積累內化。

  1、口算練習(學生獨立計算,指名說說算理。)

  2頁3題30×4 50×8 9×600 40×5 60×7 800×4

  3頁2題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

  2、歸納鞏固

  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先不看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的末尾添上的“0”。

  2、布置作業。

  解決問題:3頁3題(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鞏固復習乘法的意義)

  四、說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20×3=

  ① 20+20+20=60

  ② 2個十乘3是6個十,就是60。

  ③ 2×3=6,20×3=60

  【設計理念:簡潔明了,能讓學生一目了然,黑板的右邊空出來,方便學生自由練習】

公開課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感時傷世;他的詩憂國憂民;他的詩沉郁頓挫;他的詩也壯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稱為“詩圣”的杜甫。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詩,這就是我本課的說課內容----《杜甫詩三首》。這三首詩都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本課學生對詩歌的形式特點會有進一步的了解,也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了一分認識。學生還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時期的創作思想,并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

  2、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過設疑、點撥、討論,寫作等方式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蘊含于詩句中的豪情壯志,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則是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埃德加·富爾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創設情境→網絡交互→知識內化→拓展深化

  讓學生達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個性展示→即興創作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望岳》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體顯示: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紹(由學生展示有關文字資料)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讀全詩

  學生對照注解,自讀自悟,展示圖片,創設情境氛圍,讓學生領略到詩人蘊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壯志、萬丈豪情。

  〈二〉、網絡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學生們推薦網站,引導學生自主瀏覽。

  2、聽配樂朗讀,再次把學生帶進詩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們能談談對《望岳》的了解嗎?(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走進課本,小組合作探究。)

  4、師生共同配樂朗讀。

  〈三〉、知識內化,個性展示

  1、這一環節我出示古箏、笛子、琵琶這三種樂器(多媒體顯示),讓學生從中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樂器來配合這首詩。并說出:為什么你要選這種樂器?來一個個性大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的思維得到縱情放飛,最后教師作綜合點評,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都得以高漲,使課堂氣氛燃起熊熊之火。)

  2、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誦興趣,我又組織全班同學分組競賽朗讀。

  (至此,課堂教學達到高潮,學生真正做到了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四〉、拓展深化,即興創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寫成一篇敘事寫景的散文,在悠揚的笛聲中學生文思泉涌。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在情境感悟中體味詩人的酣暢豪情;在網絡交互中重獲立體的語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構建自己的詩歌鑒賞;在反復誦讀中展示學生的個性與才華,從而營造出一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自己努力成為一名新課改的實踐者和執行者。

  以上就是我這節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教學反思

  通過《望岳》這堂古詩歌教學,我也發現以下弊端:

  1、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才是完美

  這堂課,我開發了網絡、音響、錄音磁帶等多種課程資源,但我本人對課件的制作不夠熟練,詩歌內容和課堂內容是美的,但課件的配制未能與課堂內容起到助燃作用,僅是一種點綴。個別學生未能準確選出合適的曲目,這就要求我自己不僅會教語文,還需提高藝術修養,對學生進行音樂方面的指導,因為文藝不分家。只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音樂的魅力,他才會自覺地把詩歌和音樂完美結合起來,從而領悟到純文學和流行音樂互相融合的精妙。

  2、探究問題,不回避困難

  反思起來,我在詩詞格律等方面還憑習慣直接給了知識,而沒有通過探究學習掌握。在備課時,我考慮到課堂時間的問題和詩詞格律難度大的問題,決定在課堂上對此不作過多探討。雖然在課堂引導學生歸納古詩詞的特點,為下一步的仿寫作準備、作指導。大部分學生答出了古詩詞的特點,但在仿寫詩歌時并不能很好的運用詩詞的知識。我認為課后還需給學生講清楚詩詞的平仄押韻的要求,雖然這不在《課程標準》要求之內,但根據學生需求,適當讓學生了解一些語文知識還是必要的,否則將給學生留下誤區。

  雖然這堂課結束了,但時常聽到學生吟唱自己譜曲的古詩詞,在作文中看到學生恰倒好處的仿寫一兩句古詩,我感到很欣慰,從這個角度來說,采取吟唱、仿寫的方法來教古詩是可行的,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同時我認為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給了教師一個更為廣闊的天空,給了教師展示教學個性的平臺,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與同伴合作探究的快樂,體會到自己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的幸福。一位語文教育前輩曾說過,在學生的幸福中,我們感覺到自己生命的延續;在學生的快樂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自己語文教育的成功。我以此來勉勵自己。

  附錄:《望岳》擴寫

  久仰泰山大名,自古以壯麗巍峨聞名。大唐這片沃土上的山河,總能激起我心中那股高昂的澎流。今日有幸一覽泰山風采,更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一路走來,到齊魯地區內便望見了泰山的衣角,隱約在前方,碧綠一片,與天際交接處,彷佛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素來只聞泰山高大雄偉,如今眼前連亙蜿蜒、青色映城的山脈,讓我莫名有種想敞開心懷的沖動。一座山讓人感覺高大的時候,不只是登頂之刻,當你在遠處眺望它時仍感壯闊,它便真正做到了“高大雄偉”。路程繼續往下走,泰山真的近在眼前了。

  比想象中的高聳還要甚之,意志不強者必感高不可攀。遠望而去它像一個巨人般,堅忍篤定,高大卻不單薄,也有穩如巨人的沉穩之心。這種壯麗之美,是其他山河所不能媲美的。似道家深不可測的陰陽八卦,由于地勢方位,泰山分為陰陽兩面,南面青色如許,北面神秘莫測,加上山中密布的青松綠木,彷佛使人置身一個奇幻美麗、集壯美與秀美于一身的仙境。不得不說,老天也如此偏愛泰山。不得不停下腳步,仔細聆聽鳥語花香的自然之聲,但卻只能聞其聲不見其形。小巧的鳥兒即時從前方飛來,人的視線也很難捕捉到密布樹木中它的身影。在泰山面前,一切顯得如此渺小。向上仰望,山頂朦朧在云里霧里,高深莫測,卻沒有引誘人“一步登天”的沖動,反而讓你深感沉穩,心胸震蕩,認清自己的輕浮渺小,懂得需要腳踏實地地接受考驗。我只有在此感慨,在此敞開心懷。再優美的句子也描繪不出與泰山交心時震撼純樸的感受。

  今日雖只是觀望此山,但所獲感受頗為震撼我心,每個人的一生究如泰山,所將承受的磨練往往會比想象中高大,我們則需沉穩堅強,勇敢面對。終有一天,我會登上這巨山之巔,我堅信,堅毅地克服重重困難后,必能看到眾山拜倒腳下的壯景。我也將像泰山般,驕傲的屹立在我的人生之巔。

公開課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一個孩子的口吻,想象自己變成一只蟲子后的生活。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充分表現了小孩子神奇的小腦瓜里藏著的不為人知、不為人理解的心思。

  二、學情分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強,喜歡觀察小事物,想象力豐富,因此對于課文中所寫到的內容,學生會感同身受,容易接受、體會。教學中應用溫情、親切的話語帶學生進入想象的世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用提示、點撥的方法引導學生有所發現、有所感悟。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會寫8個生字。

  2、讀一讀,從漢字中有所發現。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從課文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和同學交流。

  【過程與方法】

  1、放手讓學生發現漢字的特點,自主識字。

  2、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

  3、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體會當一只小蟲子的快樂。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會寫8個生字。

  2、讀一讀,從漢字中有所發現。

  難點

  1、能和同學交流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2、體會當一只小蟲子的快樂。

  五、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六、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讀一讀,從加點字中有所發現。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難點:讀一讀,從加點字中有所發現。

  一、播放歌曲,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鳥》。

  2、請學生說一說,喜歡當一只小鳥嗎?為什么?

  3、那你喜歡當一只小蟲子嗎?為什么?

  二、多種方式,識字學詞

  1、自讀課文,圈出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

  2、和同桌對一對,讀一讀。

  3、指名認讀。

  4、強調“泡”的兩種讀音,在文中讀第一聲,在“水泡”“泡泡”等詞中讀第四聲。

  5、“開火車”讀生字。

  6、齊讀詞語。

  7、指導書寫

  (1)觀察這兩個字,想想結構。

  (2)看看老師在田字格中的示范書寫,說說這兩個字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在田字格中描紅、臨摹、書寫。

  三、思考交流,發現規律

  1、出示課后第二題的字詞。

  2、自己認一認。

  3、不會認的字先查一查字典,再讀一讀。

  4、指名認讀。

  5、想想加點字的意思。

  6、這些加點字有什么共同點?

  (都帶有“月”字。)

  7、你明白了什么?

  (含有“月”的字都表示身體的一部分。)

  四、初讀課文,學習第1、2自然段

  1、初讀課文,為自然段標上序號。

  2、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學習第1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1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中的哪個字表現了大家不想當蟲子?(都)

  4、學習第2自然段。

  (1)聽老師讀課文,數一數這段話共有幾句。

  (2)和同學交流下,文中寫當一只小蟲子會遇到什么困難?

  (3)交流討論。

  (4)理解“昏頭昏腦”的意思。

  (5)你覺得當一只小蟲子還會遇到什么困難?(學生自由說)

  (6)指導學生朗讀,注意讀出“蹦蹦跳跳”時的喜悅;讀出“昏頭昏腦”的無奈;讀出不喜歡小鳥的語氣。

  5、和同桌讀一讀第1、2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尿、凈、屎、幸、使、勁”6個生字。

  2、體會當一只小蟲子的快樂。

  3、能和同學交流感興趣的部分。

  重點:會寫“尿、凈、屎、幸、使、勁”6個生字。

  難點

  1、體會當一只小蟲子的快樂。

  2、能和同學交流感興趣的部分。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生字。

  2、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二、精讀課文,感受想象的神奇

  1、出示第3自然段。

  (1)問:你認為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提示:這句話之前的內容在寫當小蟲子不好,這句話之后的內容會寫什么呢?

  (3)教師小結: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告訴我們下面要寫的是當小蟲子很好。

  2、自讀第4~7自然段,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講給同桌聽。

  3、交流第4自然段。

  (1)(出示相關動畫)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一只只小蟲子。早上太陽出來了,你在草葉上伸懶腰,來,和老師一起伸伸懶腰吧!舒服嗎?現在有一只小狗過來了,快,讓我們跳上它的身子,輕輕地,小心地,讓小狗毫無察覺。噢,我們上去了,現在我們坐在特快列車上,去周游世界了。

  (2)邊想象邊讀課文。

  (3)現在,你們覺得當一只小蟲子美妙嗎?

  4、交流第5、6自然段。

  (1)“特別有意思”中的“特別”可以用什么詞來代替?(非常)從哪里看出“我的小伙伴特別有意思”呢?(指名說)

  (2)自讀第5、6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講了“我”會遇上誰?會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3)課件展示“屎殼郎、螳螂、天牛”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小昆蟲。

  (4)在與這些小昆蟲相遇的過程中,小蟲子要做好什么準備?

  (不要撞到屎殼郎;碰上螳螂時要跳著逃走;天牛的脾氣不太好,不要招惹她。)

  (5)讀了這兩段話,你可以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小心、樂觀、講禮貌)

  5、交流第7自然段。

  (1)齊讀第7自然段。

  (2)小蟲子快樂的時候會做什么呢?

  (3)“草地里的歌聲”是誰發出來的?

  三、勇于表達,交流感興趣的部分

  1、教師示范。

  我最喜歡第6自然段,你看小蟲子知道怎樣避免被撞倒,怎樣避免被螳螂吃掉,還非常有禮貌呢!小作者的想象真豐富!

  2、小組內同學互相交流。

  3、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

  4、師生評議。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漢字“尿、凈、屎、幸、使、勁”。

  2、學生自讀生字,給生字組詞。

  3、觀察這些生字,說一說在書寫這些生字時要注意什么。

  4、跟隨“電腦小博士”書空。

  5、在書中田字格里描紅、臨摹、書寫,教師提醒書寫習慣: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

公開課說課稿 篇7

  1、教材分析:

  《王二小》是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篇課文。是小學課本中第一篇講述英雄事跡的文章。全文以“王二小”為中心講述了他怎樣將敵人成功的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并將敵人消滅的故事。幫助八路軍消滅了敵人,自己卻犧牲了。學習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昨天”,讓他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因該熱愛、珍惜。課文共五個自然段,三幅插圖,圖文緊密結合。

  2、學情分析:

  王二小的年齡與學生的年齡相仿,因此故事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共鳴。當學生朗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會受到感染,在指導學生有聲有色的朗讀中,一定會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但是,學生為一年級,這是剛剛接觸到的第一篇寫英雄人物的課文,六、七歲的孩子對60多年前的中國戰場上日寇對中國人民的殘暴與中國人民的拋頭顱撒熱血的抗敵英雄氣概根本不了解,這給教學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理解字詞的含義,領悟小英雄的行為,表達出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過程與方法:在情境中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理解內容,在交流中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好品質,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4、教學重點

  (1)學習重點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二小的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5、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詞語,體會二小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6、教法與學法

  教師的教學,應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結合教材及教學對象的特點,先讓學生觀察畫面,找有關句段,進行圖文對照來學習。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本課應分為兩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在教學本課時時,我根據兒童活潑,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結合教材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法、體驗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讀中感悟法等來主導學生。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法、發現法、朗讀感悟法、探索法等方式來學習,不但識了字,讀懂了文,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觀察、思考、想想等學習能力。

  二、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綜合新課程教學要求和教材、學生等特點,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1、情境導新2、初步感知3、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4、再讀課文,升華情感5、課后延伸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

  多媒體出示動畫故事,導學生入情境,學生視覺、聽覺、思維、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喚起了學生注意力的指向性,從而導入新課。

  第二環節:初讀感知

  讓學生打開課本第23課,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王二小做了一件什么事?

  接著,師生交流,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指導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從而激發學生想繼續學習的欲望。

  第三環節: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充滿童趣,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充分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能激發朗讀興趣,促進朗讀能力。

  學習課文第一段,我抓住“放哨”一詞,通過這一個詞語的理解開闊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學生了解了王二小放牛的真正目的。接著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通過讀,體會一邊……一邊……的含義,并練習說話,培養了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段的教學,我抓住“掃蕩”一次,幫助學生體會敵人的兇殘,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敵人的憎恨,讀出感情。

  第三、四段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圖文結合,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王二小是怎樣給敵人帶路的,順從是什么樣子呀?王二小為什么要裝著順從的樣子呢?埋伏圈是什么意思呀?在理解這幾個詞語的方法上,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多看圖、多讀文、多想象,體會王二小的機智。接下來通過質疑和反復讀的方式,幫學生學習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異同之處,體會語言的精妙。

  在引導學生體會王二小的勇敢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時,首先質疑:這時候發生了什么情況?我讓學生先聽槍聲,再讀課文,接著看圖,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共同的參與和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從而更深刻的體會出王二小的勇敢和不怕犧牲。接下來,我用輕緩、悲痛的語氣激發學生對敵人的憎恨和對王二小的不舍。這一環節書上沒有配插圖,我自制了相關插圖,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敵人的無比憎恨。

  最后一段教學,我用感情豐富的語言(小小年紀的王二小就這樣犧牲了,八路軍叔叔們含著眼淚,高喊著:“沖啊! 為王二小報仇!”消滅了全部敵人。)讓學生體會八路軍消滅了敵人為二小報仇的故事結果,抓住對“沖”字的理解:為什么說八路軍沖下來,不用跑呢?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關鍵詞 “沖下來”,還體會到戰士們對敵人的滿腔仇恨之情,并能通過朗讀表達這份情感。使學生體會到八路軍叔叔的心情,為進一步指導朗讀做了鋪墊。

  第四環節:再讀課文,升華情感

  首先,配上哀傷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樂,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師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完我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和讓學生談感受,再一次體會了對敵人的憎恨和對二小的不舍之情。

  第二個升華情感的方法是:讓學生看這王二小的墓碑,通過歌曲的渲染,從而激蕩情感。我設計了一個先讓學生體會出對王二小的不舍,再出示王二小的墓碑,

  讓學生說說站在王二小的墳墓前面,想對王二小說什么?進行思想教育,也引出了下一個升華情感的中心字:小英雄王二小。通過幾句充滿激情、調動人情感的句子,從而使課堂達到高潮。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值得珍惜。

  第五環節:課后延伸,實踐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幸福嗎?你可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許許多多像王二小這樣的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幸福的生活。請同學們課后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讀一讀,講一講。

  三、說板書設計

  我安排的板書設計是:抓住重點詞語,圖文結合,符合低年級的年齡特征,且清晰明了。

公開課說課稿 篇8

  ,

  為了更好地完成我園扶助園的教學幫扶工作,我們一行六人利用半天的時間實地考察了兩所幼兒園,通過次行,我對兩園有了初步印象,可以看出兩園的幼兒對客人老師都有了敬意,他們都有渴望愛和探索知識的神情。一所園的幼兒偏少,活動室的結構不適宜幼兒的學習需要,另一所園幼兒人數偏多,教學模式小學化,針對兩園的具體情況,我將主題活動“心跳咚咚咚”的設計作如下安排:

  在教學目標上,我主要讓幼兒感知三拍節奏規律的前提下,運動言語、肢體動作表現心跳運動,通過活動及講解使幼兒懂得保護心臟的重要意義,為了順利完成這一系列活動,我將準備一張貼有心型圖片的節奏圖和心臟模型,并通過觀察法、講述法的教學方法,使幼兒能充分地運用感知覺來積極主動地學習,為了進一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我將設計一個特別的指揮棒,通過手、腳、嘴、衣服的動作來表現三拍音樂節奏,充分體現綱要的教學要運用多種形式來生動活潑地展開,在操作游戲環節中,我特準備了一段輕松的音樂,此處既體現了教學活動的動靜結合,又讓幼兒在愉快的心情下順利完成作品。

  在活動過程中,我將活動分成開始、中間、結束三部分進行。因為是借班教學,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主要是與幼兒交流情感,在師生熟悉了之后,我才自然地引入主題。在活動的中間部分是主題的重難點的學習過程,將分為動、靜兩方面開展。動的方面是三拍的節奏訓練,為了讓幼兒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將通過指揮棒的變化來加強幼兒重復練習的效果。靜的方面:通過讓

  幼兒在觀察心臟模型的形式,啟發幼兒討論心臟所處位置及大小功能,通過探究,比較法讓幼兒懂得了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要好好保護它,次環節我將營造互動的教學環境,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學習,掌握知識。

  在活動結束環節上,我有意地讓幼兒將所學進一步鞏固和拓展,為此我特設了一個操作活動——我的心會跳舞。次環節我主要是運用操作法發展幼兒得手工能力,在簡單交代操作過程后,我將用一段三拍的音樂來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之后我將參與活動中,與幼兒一起剪紙作品,分別貼在節奏圖上,最后以唱節奏的形式完成整個活動,以上活動的流程大致是:快樂導語、請你跟我這樣做——節奏訓練;學習三拍節奏——探究空間:心臟是怎樣的——操作游戲:我的心會跳舞。

  綜上所述:次活動我以音樂、健康為主展開,同時又整合了語言、計算、美術等領域,活動用不同形式的游戲貫穿,真正體現“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理念。

公開課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8個,認識二類字10個,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學習和理解詞語。

  2.初步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小蟲子樂觀的生活態度,快樂和自信的生活理念。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小蟲子真不錯。

  【教學難點】

  學習小蟲子樂觀、向上、快樂的生活方式。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都認識哪些昆蟲?(課件出示:蝴蝶、蜻蜓、螞蟻、天牛等圖片)

  2.板書課題《我是一只小蟲子》,齊讀課題。

  3.當一只小蟲子好還是不好呢?我們來看看一只小蟲子是怎么認為的吧!

  (二)借助拼音,練讀課文

  1.(課件出示)

  自學要求:借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讀第一遍時,在生字下面做“△”記號。讀第二遍時,生字重點拼讀。讀第三遍時,在難讀的句子下面畫“——”線。讀第四遍時,標上自然段序號。

  (1)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由練讀課文。

  (2)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學生生字字音的拼讀掌握情況。(課件出示)

  用各種方式指導讀生字。注意讀準以下讀音:“屎、使、撞、嬸”是翹舌音,“勁、昏、免、貪、嬸”是前鼻音,“凈、幸、晃”是后鼻音。

  2.檢查難讀的句子。

  師:同學們,你認為有沒有難讀的句子?(學生自由發言)指導讀。(課件出示)

  (1)一不留神,我們會蹦進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頭昏腦,其實,那深水只是狗狗撒的一泡尿。

  (2)早上醒來,我在搖搖晃晃的草葉兒上伸懶腰,用一顆露珠把臉洗得好干凈,把細長的觸須也擦得亮亮的。

  3.請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讀。

  (3)播放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4)讓學生再讀全文,大體了解一只蟲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討論如何識記字形呢?

  (課件出示)“屁屎尿使股凈幸勁”田字格課件。

  2.教給學生識記方法:

  ①用熟字換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記,比如:“股”與“沒”。“屁屎尿”都是“尸”部,不同的是下面分別是“比、米、水”再聯系實物區分記憶。

  ②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記,比如:“使”字要注意右邊是個“吏”;“勁”字右邊是“力”,不是“頁”。

  ③感到有困難的地方用記號標出,比如:“幸”字上邊是“土”,不是“士”。

  3.在習字本上進行描紅練習。

  4.當堂默寫。指名學生上臺默寫生字,集體糾正。

  (四)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讀一讀,寫一寫(課件出示)

  屁股一泡尿使勁干凈幸運屎殼郎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復習舊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不少昆蟲:屎殼郎、天牛、螳螂,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看看它們生活的到底快樂不快樂呢?

  2.復習生字新詞,指名讀。

  (二)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A.學習第一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1、2自然段,了解做小蟲子不好的地方。

  1.(自由讀文)自由朗讀文章的第1、2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提出一種說法,當一只小蟲子不好。)

  當一只小蟲子到底哪兒不好呢?從文中找出來。

  學生根據問題,讀文找答案。

  (1)出示:“我們蹦蹦跳跳的時候,一定要看準地方,不然屁股會被蒼耳會刺痛的。”

  被蒼耳刺到以后,小蟲子是什么反應?(很痛,可能會鮮血直流。)

  “蹦蹦跳跳”就是“不停地蹦跳的意思”,結構相似的詞語還有什么?

  (打打鬧鬧吵吵嚷嚷高高興興等)

  指導朗讀:指導感情朗讀,讀出被蒼耳刺痛的痛苦。

  (2)“一不留神,我們會蹦進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頭昏腦,其實,那深水只是狗狗撒的一泡尿。”

  (課件出示)看看小蟲子的樣子,被淹后是什么感覺?(昏頭昏腦)誰來模仿下小蟲子的動作?想想他們什么心情?(很沮喪,很難過。)

  理解“昏頭昏腦”。(形容頭腦迷糊,神志不清。)

  指導讀好這句話,讀出小蟲子被一泡狗尿,淹得昏頭昏腦的沮喪之情。

  (3)“孩子們都覺得毛絨絨的小鳥好可愛,但是,我們小蟲子沒有誰會喜歡小鳥。”

  他們看到小鳥,心里會想些什么?(快跑,小鳥會吃掉我們的。)

  (4)你覺得小蟲子還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可能還會被大一些的動物一腳踩死,被其他的大些昆蟲吃掉。)

  B.學習文章第3-7自然段,了解做小蟲子好的地方。

  (自由讀文)自由朗讀文章思考小蟲子的生活好在哪里?

  1.學習3、4自然段。

  (1)早上醒來,我在搖搖晃晃的草葉兒上伸懶腰,用一顆露珠把臉洗得好干凈,把細長的觸須也擦得亮亮的。

  小蟲子感覺怎么樣?(一切太美妙了,都是那么的方便,免費的.旅店。)

  (2)如果能小心地跳到狗狗的身上,我們就可以到好遠的地方去旅行。這可是免費的特快列車呀!

  你覺得小蟲子在奔跑的狗狗身上,會是什么感覺?

  (真是太妙了!)

  小蟲子會說些什么?(我的免費的特快列車呀!風景太美了!)

  指導朗讀:以舒緩、抒情的語氣朗讀描寫享受當小蟲子的句子,重讀“伸懶腰、一顆、好干凈、細長、亮亮得、旅行、免費”等詞語。

  2.學習5、6自然段。

  有蟲子的的小伙伴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1)(課件出示屎殼郎圖片)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別被屎殼螂撞傷,因為它們運食物的時候,從來不看路。

  這是什么蟲子?(屎殼郎)他在干什么?(推大便)小蟲子覺得屎殼郎有趣在哪里?(從來不看路)小蟲子是什么表情?(被撞傷的痛苦表情)

  (2)(課件出示螳螂圖片)

  “螳螂特別貪吃,它總希望能把我也吃掉,但真幸運,它不會像我一樣跳。”

  這是什么蟲子?(螳螂)為什么小蟲子舉得螳螂也覺得有趣呢?(特別貪吃)

  小蟲子在干什么呢?(在跳)螳螂能吃到小蟲子嗎?(不能)為什么?(螳螂不會跳)小蟲子現在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邊跳邊嘲笑螳螂,嘴里在說:“來呀,來呀,來吃我呀!”)誰來學一學?此時螳螂會怎樣?(想抓到小蟲子,卻抓不到,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

  (3)(課件出示天牛圖片)

  “有些蟲子的脾氣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說“天牛大嬸,早上好”,它總是想頂我一下。”

  這是什么蟲子?(天牛)你覺得天牛為什么會頂小蟲子?(有像牛一樣的角)你們知道天牛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嗎?

  朗讀指導:重讀“特別有意思,不看路、貪吃、幸運、脾氣、”等詞語,讀出小伙伴的有趣。

  3.學習第7自然段,了解故事結尾。

  出示:我喜歡當一只小蟲子。當我很快樂的時候,我會使勁兒叫哇叫,所以,如果你在夜晚聽見草地里的歌聲——你就一定能找到我!

  這只小蟲子為什么喜歡當小蟲子?你覺得當蟲子好不好?說說你的理由。

  (當我很快樂的時候,我會使勁兒叫哇叫)

  (當小蟲子確實挺不錯,再怎么吵,也不會影響別人,聲音總是那么小。)

  朗讀指導:要用舒緩,輕松地語氣讀讀我熱愛當小蟲子的句子。重讀“使勁叫哇叫,草地里的歌聲”。

  (三)總結

  課文學到這里,大家覺得當一只小蟲子有意思嗎?那誰愿意說一說你是從哪幾個方面看出當蟲子的好呢?(指名回答)

  那么我們一起來贊美一下小蟲子吧!(生:小蟲子你真幽默!小蟲子你真樂觀、快樂!)

  (四)回歸課文,全班齊讀全文。

公開課說課稿(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上公開課《春筍》的隨想-(通用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8上公開課《春筍》的隨想昨天,一月十一日,我上完了全市的一節展示課《春筍》。面對禮堂里三百來個老師上課,這還是第一回。不過,心中倒很坦然,我沒多想什么,一切全力以赴。...

  • 公開課《秋水》教案(精選13篇)

    一、導入:我們中國的成語源遠流長,含義深刻。其中有兩個成語,一個是“望洋興嘆”,一個是“貽笑大方”。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嗎?(《莊子秋水》)有誰能說一說這兩個成語的意思?(望洋興嘆: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

  • 搭石公開課教案(通用3篇)

    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課是著名鄉土詩人劉章所作的一篇散文。走進這篇散文,迎面而來的是清新自然的鄉土氣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副副平凡而又耐人尋味的畫面:秋涼以后,...

  • 《生命奏鳴曲》公開課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理念】生命奏鳴曲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同學自讀自悟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教師要教育同學珍愛生命,努力釋放生命的光輝。【新課標解讀】生命奏鳴曲這一課,在本單元是一篇拓展閱讀課文。...

  • 《推敲》公開課的教案(通用12篇)

    第二課時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并能講出這個故事。2.會用“即使……也……”造句。3.了解事情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教學重點: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 公開課《過新年》教案范文(精選17篇)

    一、活動目標1、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2、能按1—6的數量選擇和學說相對應的祝福語。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4、通過禮物來對顏色感興趣。...

  • 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使同學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數據。2.使同學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示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 《夾竹桃》公開課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 學習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 學習作者對比、聯想的寫作方法。 4、 學習用“……無……不……”“……無不……”造句。...

  • 營銷公開課教案(通用2篇)

    一、教學目的、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有關微信營銷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論,掌握微信營銷的功能,重點掌握如何進行微信營銷,并通過具體事例了解微信營銷。二、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重點:學會運用微信開展營銷。...

  • 大班的公開課語言教案(精選2篇)

    【活動目標】1、樂意參與閱讀活動,對文字產生興趣。2、通過閱讀圖片和象形字卡,了解象形字的特征。3、能細致觀察并進行大膽地猜想與講述。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 公開課《金子》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材及學情分析:本課講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現雨后土地上張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

  • 公開課《特殊的葬禮》之后(通用14篇)

    作者:張月明轉貼自:揚中市聯合中心小學點擊數:132公開課《特殊的葬禮》之后作者:張月明 公開課在今天如期舉行了,為這節課我準備了好久,思想包袱也就背了好久。...

  • 《學棋》公開課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要求: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認識并掌握部首鳥。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事要專心致志,決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 風箏公開課教案(通用2篇)

    一、課題的導入〈一〉背一背。清·高鼎 《風箏》導入課題。鼓勵學生齊讀,大聲讀,提高課堂氣氛和活躍度。風 箏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yuán)〈二〉猜一猜。...

  • 《裝滿昆蟲的口袋》公開課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要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好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2、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 說課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黎城县| 内乡县| 兰州市| 东城区| 陕西省| 东安县| 青海省| 北海市| 会宁县| 枞阳县| 桐城市| 嵊泗县| 自贡市| 抚顺市| 永新县| 五指山市| 河北区| 九台市| 商河县| 安仁县| 个旧市| 中宁县| 乌鲁木齐县| 岢岚县| 全南县| 杭锦后旗| 文成县| 丰县| 伊川县| 鹿邑县| 鄄城县| 莒南县| 长岛县| 龙南县| 上犹县| 务川| 环江| 雷波县| 富顺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