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精選4篇)
初二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讓愛在心中蕩漾——教學設計》,我的說課共分五個部分: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
一、說教材
《好雪片片》是高教版職中語文教材“基礎板塊”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活動重點是“認識專業樹立信心”《好雪片片》一文,記述了一個外表污穢、境況凄涼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作者從他身上真正感覺到“人明凈的善意”,從而揭示了一個道理“無論境況如何,都不能失掉一個人的好品質,都要學會給他人溫暖”
我所執教的是服裝營銷班他們普遍文化課基礎較差,思想單純幼稚一些同學喝酒抽煙打架玩游戲樣樣占全,把無知當瀟灑,對學習沒有興趣,他們彷徨茫然,缺少對人生、對社會的獨立思考但是他們個性活潑、外向、好動,短期競爭意識比較強,比較愿意接受動態的知識所以,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力求深入學生內心,以情動人,幫他們樹立自信,提高思想素質,使他們熱愛生活,關注社會
綜合以上情況,我制定如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朗讀欣賞方法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與“我”的形象
。ǘ、能力目標:
1、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2、在情境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思考能力
。ㄈ、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體察他人的善意,發現身邊的美;也學會善意的對待他人,為別人送去一片溫暖
教學重點
通過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體會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學習流浪老人保持善良本性,為他人送去溫暖的優良品質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節好的語文課是教與學相互融合,結合教材與學生的特點,我綜合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采用多媒體、網絡圖片、視頻等手段來輔助教學
2、分組PK教學法將時尚元素引入課堂,賦予學生以競爭機制,短期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
3、交互式教學法教師指導與學生學習相交互,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交互,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善于歸納和總結學生的觀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4、情景創設法引入心理暗示效應,創設現場情景,在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
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運用討論學習法、整體感知法、圈點閱讀法來自主學習
三、說過程
教學過程可概括為1個點、2個結合、3個環節、4種能力
。ㄒ唬1個點:以誘發同學“善意”為出發點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共鳴,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流浪者“圖片,拋出問題:“同學們,當你們在街頭碰到他們,你會怎辦?”請選擇
A:厭惡他們,立刻閃開
B:沒感覺,各走各的
C:害怕他們,放慢腳步,想躲開
D:同情他們,想去看看他們有什么需要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通過以上圖片的再現,問題的設疑讓學生關注到在我們身邊,還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缺吃少穿,流浪街頭,從而誘發他們的“善意”,同時激發他們探究課文的興趣
。ǘ2個結合:游戲與教學相結合、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1)游戲與教學相結合
為了讓學生能整體感知和探究課文,結合他們的短期競爭意識還比較強,特別是給“對方”找茬,他們更是興奮的特點我在課堂中引入了PK賽
課前,我把全班隨機分成6組,每組6—7人,選出組長以備課堂進行PK賽PK賽的規則:每次或每環節PK勝出的小組長到老師處進行抽牌,老師處有五張牌,分別是2、3、4、大鬼、小鬼2、3、4分別代表分數,大鬼代表4分的雙倍,小鬼代表2分的負分分數累計,算最后得分,得分最多為贏家
PK賽分為朗讀PK和問題PK
朗讀PK:把文章分成6部分,每組同學分別進行朗讀PK;沒朗讀任務時要跟隨“對方”默讀,發現問題就要記下,呆會給他們“找茬”完成后選出最好的組,現場抽牌隨后拋出問題:“你覺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樣的人?談談你的感覺”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好的朗讀能傳遞許多言外之意,好的朗讀能喚起讀者、聽者的共鳴通過這種PK式朗讀,讓學生最大程度地投入了這篇課文,提高他們整體感知的質量和“朗讀”能力,還可以有效防止他們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因此,回答隨后的問題時,場面熱烈,學生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問題PK:根據文章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3組問題:
1、本文寫了流浪老人哪兩件事?采用了哪種描寫方法?突出了老人的什么特點?在文中把描寫流浪老人外形與生活情形的句子畫出來,并說明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2、文章寫“我”與老人的事是通過那些事表現出來的?“我”的感受如何?找出這部分中描寫老人動作、語言的句子并說明這樣寫的作用
3、“我”和其他人對老人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并說說“我”是個什么樣的人?
操控:請六組的組長出來抽題,抽到相同題目的兩組進行PK,同學們按照題目要求,制作成“閱讀卡片”,老師現場實物投影同學習作,從語言表達是否全面,書寫是否工整等方面評比,勝出者抽牌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學生之間有機會合作探究,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信息,促進學會多方位互動,綜合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老師在閱讀方法上進行點撥,利用圈點法來獲取關鍵的信息此外,這次PK以抽簽方式進行,增大同學合作討論的興趣,這也有助于小組討論的開展
整個PK賽,以游戲帶動課堂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凸顯了教學目標
。2)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語文課堂植根于現實生活,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把語文課堂與生活“鏈接”起來我設計了以下兩個活動:
活動一:同學表演自編情景劇《購買上帝的男孩》
主題: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帶著關愛的目光來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你會發現許多感動我們心靈的東西(引出下面活動)
活動二:播放學生的攝影作品,請優秀作品的攝影者,現場給我們說一說相片背后的故事
主題:我們的學生習慣被老師、家長批評,他們都在一些質疑、冷漠的眼光下成長,讓他們慢慢也習慣地用一些質疑的、冷漠的眼光來審視他人,所以他們容易忽略身邊生活中一些小小的“善意”這個活動讓學生明白“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心存善良,心存感恩,便懂得關愛別人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通過這種活動方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達到了高潮,使學生更深刻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情景表演中,提高學生普通話口頭表達能力,鍛煉了他們的勇氣與自我反應能力,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滿足和成就感
(三)3個環節:整體感知、課文探究、課堂延伸
從感知到探究到延伸,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下,我帶著同學們回想本課的主要內容,再一次讓學生感受流浪老人與“我”的善良,從而誘發他們的“善意”
小結:流浪老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境況凄涼,但仍真誠地關心、祝愿每一個向他買獎券的人,用他“明凈的善意”帶給別人“四處流動”的溫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顆善良而敏銳的心感受并回報了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會了我們該如何體察他人的善意,又該怎樣善意的對待他人“人的好本質,不會被任何境況所淹沒”,讓我們的身邊時時飄落起美麗動人的片片“好雪”吧讓“愛”在我們心中蕩漾……(播放《你的笑顏》背景音樂)
(四)4種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
整節課通過朗讀PK,分組討論,情景表演,圖片解說等,綜合訓練了同學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文的精華體現這節課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這個詞語式的板書,力求重點突出,做到簡明扼要,讓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與主要知識
人物形象特點表現手法
流浪老人外表骯臟、境況凄涼外貌、動作、語言描寫
善良
“我”善良、敏銳動作、心理描寫
五、說教學反思
教師心得:這節課基本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既有知識學習,又有實踐活動;既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又有師生的合作探究既突出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也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不足之處:最后一個活動的時間安排稍有些倉促,如果時間的分配再完善一些或許會更好
努力方向:作為教師我會積極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勤于思考,找到最適合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和實踐活動
附:
購買上帝的男孩(情景。
演員人數:6人
道具:四張桌子、一元硬幣、一瓶“上帝之吻”牌飲料
場上有三家商鋪:愛心雜貨店、甜心面包店、稱心服裝店(用A4紙寫上店名,貼在桌子上,各派一個同學充當店主)
劇情:
1小男孩:(手捏著1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2甜心面包店店主:沒有沒有,快走快走。ò阉麛f出了店門)
1小男孩:(手捏著一塊錢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3稱心服裝店店主:別添亂,快滾。ò阉麛f出了店門)
1小男孩:(手捏著1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4愛心雜貨店店主:(六十多歲的老者,滿頭銀發,慈眉善目,他熱情地笑瞇瞇地接待了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干嘛?
1小男孩:我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叔叔帕特魯把我撫養大的叔叔是個建筑工人,前不久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我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4愛心雜貨店店主:(老者眼圈濕潤了)你有多少錢?
1小男孩:一塊錢
4愛心雜貨店店主:孩子,眼下上帝的價格正好是1元(邊說邊接過硬幣,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
1小男孩:(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里,開心地叫嚷著繞場一圈離場)我把上帝買回來啦,我把上帝買回來啦,叔叔很快就會好啦!
場景轉換(一個月后,小男孩和叔叔在醫院服務臺辦出院手續,用A4紙寫上“醫院服務臺”貼在桌子上)
5叔叔:護士,我要辦出院手續,請問我的醫療費是多少?
6護士:十萬(屏幕打出:醫療費十萬)
5叔叔和小男孩:(差點嚇昏過去)天呀,這么多
6護士:別擔心,有個老者幫你把錢全付了那老者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退下來后,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時光那個醫療小組就是老者花重金聘來的
5叔叔和小男孩:(激動不已)謝謝,真是太謝謝了,我想當面感謝這位老者,
請問我怎么才能找到他呢?
6護士:不用找了,他已經出國旅游,他留了一封信給你(遞給叔叔一封信)
5叔叔和小男孩:(一起看信)年輕人,您能有邦迪這個侄兒,實在是太幸運了,為了救您,他拿一元到處購買上帝……感謝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遠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屏幕展示信的內容,配樂朗誦,背景音樂《愛的奉獻》隨之響起)
初二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 篇2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新課標認為:綜合性學習應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發展,語言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主動參與精神,特別要注重探索和參與過程,并且要提倡跨學科領域的學習。
根據以上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理念:主動參與、積極探究、感悟理解,互相合作、共同發展。
二、說教材
本節課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面的一個專題。實踐性、綜合性很強,通過探究學與學習,要使學生認識到鳥的美以及它與人類的關系,并且要學會保護鳥,全面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及本專題的地位我特定了以下教學目標要重難點。
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對鳥的種類、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生存狀態能有一些了解。
2、識記一些關與鳥的詩詞名句,學會欣賞關于鳥的歌曲。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美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動。
2、學會欣賞鳥的形態美動態美、靜態美、神態美、并能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從而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學會收集資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使學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國家的巨大的自然財富,也 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資源,應該積極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鳥資源,養成愛鳥的美德。
2、 為自己的生活環境能處處花香鳥語獻計出力。
重難點:
1、重 點:
、僮R記一些關與鳥的詩詞名句,學會欣賞關于鳥的歌曲
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動
2、難點:
①學會收集資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結論。
、谑箤W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國家的巨大的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資源,應該積極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鳥資源,養成愛鳥的美德。
四、說教法:
1、情景描繪法:
本節課一開時我就展示了一些圖片,讓學生從視角上認識到鳥的美。然后接美讓學生感知美、欣賞美、最終達到品味美、探討美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使學生學會表達美并且創造美。
2、自由研討法:
由于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體,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結合創新教育理論,我在課堂上提倡學生自由研討,允許下位置交流意見。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內與課外相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深化對本專題的感悟與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3、合作交流法:
課堂應該尊重個性,鼓勵創造。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努力搭建一個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中、輕松的學習中個性得到發展。并且,也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取長補知,學會如何與人交流,與其他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4、 媒體輔助、添色課堂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見過的鳥類并不是很多,那知,怎么體會到這些鳥的美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網絡資源,使學生對此形成直觀的感受。
五、說學法:
本節課的特點從內容上講,專題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專題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踐。它把看、聽、說、讀、寫打通,學科間打通,課內外打通,實現綜合教學。本專題意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學習探究,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培養其情感,學會學習。從學習方式上講,本專題課,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盡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引導他們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同時體驗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節課最主要的學習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課件1、2)
導語設計:我是一只小小鳥,曾經在枝頭快活的歌唱,曾經在高空自由的翱翔,曾經在風雨中迅猛地疾飛。我有漂亮的羽毛,動聽的歌喉,優美的動作,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曾以我為題材吟詩作賦。今天,我又走進了課堂,和同學生一起開一個鳥文化博覽會。
[說明]
、、此設計親切自然,一開始就和學生拉近的距離,便于后面的溝通與合作。
、凇⑼瑫r,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鳥》歌曲,創設了學生的情境,將學生一下子引進了課堂。
2、觀鳥獲得美感
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鳥的美麗之處,并且激發學生詠鳥的興趣。
3、準備博覽會——小組合作探究:
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為了給每個學生創造一個發展的空間,我設計了以下學習任務
① 朗誦關于鳥的詩歌
、 唱關于鳥的歌曲
、 自己動手畫鳥
、 講關于鳥的故事
、 收集關于鳥的成語
、 模仿鳥的語言和動作
、 為自己喜愛的鳥寫贊歌
⑧ 其它……
本課在設計中,注重過程與方法,不是簡單追求結論。根據本專題學科互通、課內外互通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初讀本單元課文的基礎上,課外廣泛收集鳥的資料和信息,以供課上補充、加工和整理。
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播放輕音樂創設情境并巡回參與,以達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
4、鳥文化鳥文化博覽會正始開始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方面:
、佟 分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師適當給予鼓勵)
、凇 集體參與:為圖配詩句
、、 看視頻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鳥的動作
、堋 探討的作用
、、 探討人與鳥的關系
這五個方面環環相扣,緊密結合,既體現了合作交流這一學習方法同時又有學生的自主參與,特別是最后通過探討人與鳥的關系引出了保護鳥這一話題,進而讓學生發表意見,為愛鳥護鳥獻計獻策。最后,由學生自己總結愛鳥方案。
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又關注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養成愛鳥美德。
七、課作業布置
最后我設計了三道作業題:其中第一題是形為方面的,而第二題則涉及到了語文活動,既要動腦又要實踐,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第三題讓學生寫鳥,三道題側重點不同,全面、有效的鞏固了本節課所探究的內容。
① 愛護小鳥:做到不掏鳥窩,不捉鳥玩,不故意打傷小鳥,并且對傷害小鳥的行為進行勸阻。
、 在班級中開展愛鳥活動
、 把你與鳥之間的故事寫出來,讓大家評評。
初二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 篇3
《觀潮》是宋代詞人周密寫的一篇文言短文。作者以“潮”為線索,采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描寫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潮中水軍演習的壯觀場面、吳兒弄潮的高超技術和吳人觀潮的盛況,將寫景和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生動形象地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風景畫和風俗畫,把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織在一起,交相輝映、互相映襯,使讀者如身臨其境,受到美的陶冶。
針對課文的實際特點——畫面美和課文的類型——文言自讀課,依據知識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我提出了四大學習目標:
一、能力訓練:訓練閱讀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知識學習:認識了解錢江潮,掌握積累一些文言實詞的意義;
三、審美教育:學習欣賞體會大自然的美;
四、思想教育:學習“弄潮兒精神”——迎對風險敢于拼搏。
其中,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欣賞美并恰當地表達出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我設計制作了融聲音、影像、圖片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用真實可感的形象說話,以利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文、欣賞美。另外,初二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有一定的鑒賞分析美的能力,也有自己的個性。因此,在課堂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合作探討的學習方式,以啟發引導為主,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我采用我校推行的課堂教學模式——目標教學法展開教學,以目標導航定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有的放矢,力求學有所得。
我的主要教學流程如下:
總之,課堂教學要“美在其中,樂在其中”是我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是我對《觀潮》課堂教學的一孔之見,請多多指導!
初二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 篇4
《滿井游記》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本中第六單元的第四課,這是一個以寫景記游為主的古代散文單元,經過前三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能把握這種游記的特點。根據要求,通過這些文章要學習體會游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并學習文章的寫景方法!稘M井游記》作為一篇自讀的記游小品,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寫出了一個南方人眼中的“北國之春”,而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文中春色之美呢?根據以上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
首先,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作者寫景的特點,學習賞景技巧;
2、能力目標,重視誦讀,力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技巧,增強自身寫作能力;
3、德育目標,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其次,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學會初步的觀賞景物的方法。
第三,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由于這是一篇自讀篇目,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教學法,使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會語感,把握作品的藝術風格,通過聽朗讀,讓學生自己想象文章畫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破教學重點;比較閱讀法,通過與其他同類篇目的比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進一步體會作者個性化的寫景特點,完成教學難點的突破。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堂討論,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在學法上,力求讓學生掌握通過畫面想象,再現藝術形象,賞析寫景文章的學習方法,培養其自學能力。本堂課使用朗讀帶作為輔助手段,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再現情境。
那么以下是我的教學過程:
1、首先必須說明,這節課是我上的滿井游記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我將文章的字詞意思及文章的脈絡大體串了一遍,并且布置學生將其中的寫景第二段改寫為現代文。
2、回顧上節課、分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普遍問題(學生在賞析寫景文章時都只是照字面分析),從而導入新課,介紹賞析景物描寫的方法。
3、具體過程,介紹“四步賞景法”
、佟⒃佻F畫面,感受藝術形象
通過配樂朗誦,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展開合理的想象,感受藝術形象
②、動化畫面,感受情境氛圍
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由發言,說說對第二個步驟的了解,再由教師補充,加深他們的理解。讓學生描繪第二段中的早春郊游圖,感受如何將靜態的畫面動化起來。
、、品味修辭,把握景物特征
讓學生找出其中的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使他們能通過修辭把握景物的特征,使畫面更加生動、形象。
、、歸納景點,把握寫景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