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的優秀說課稿模板(通用4篇)
小班語言的優秀說課稿模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班學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活動特色。幾個環節開始本節課的說課。
一、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并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幼兒接受!段⑿Α肥且黄錆M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并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 、說重點 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愿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說教學準備
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五、說教法、學法
一 說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采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范,引導幼兒理解
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
3、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
4、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
二、說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采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鑒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于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我的設計意圖】是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展示自己的機會。
六、說教學程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了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一、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么?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并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 【設計意圖】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出主題。既能啟發幼兒積極地仔細地聽,其實也是思維活動的開始。
二 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提問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有那些角色;
(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教師分別提問:
。1)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纯葱游飩冊跒樽约旱呐笥褌冏鍪裁?(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
(3)看看小蝸牛怎么了?(不開心)猜猜它為什么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
。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么?(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并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 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對故
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
(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
。2)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么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設計意圖】讓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感受進一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脈絡,解決難點。
三、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的:
(1)為爸爸媽媽做什么;
。2)為小朋友做什么;
(3)為老師做什么。
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 【設計意圖】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并使幼兒有了行動的愿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七、說活動特色
1、生活教育的理念;顒觾热莸倪x擇貼近幼兒的生活,故事所表達的精神對道德意識還往往處于自我中心的當今的獨生子女具有較強的心靈震動。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想象。
3、討論交流法的運用。“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彼杂變赫Z言的發展在于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采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教師講述故事到懸念處,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使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擇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小班語言的優秀說課稿模板 篇2
一、 說教材
。ㄒ唬 教材分析《誰松的土》這個故事選自省教材小班語言中的一節,《試試看真好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蝴蝶、蜜蜂、啄木鳥、蚯蚓等小動物,故事講述了春天到來小桃樹在尋找幫自己松土的小動物過程中與小動物們發生的一系列對話。幼兒雖然對故事中的小動物非常熟悉,但是對于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性并不是很了解。故事情節簡單,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ǘ┙虒W目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知識、技能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知識上:理解故事內容,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2、 技能上:樂于參與講故事,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通過學習故事,學會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ㄈ 學重、難點由于孩子們對于動物生活習性方面了解和接觸的較少,因此在活動中我把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 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到講述故事中;根據故事,我準備了故事掛圖,使故事更形象,便于孩子理解,并準備了蚯蚓實物,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自己動手觸摸蚯蚓,加深對蚯蚓的了解。
ii、 知識上的準備通過問答,了解了故事中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通過討論知道在生活中要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ㄋ模 說學情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本班孩子雖然活潑,但是有時不能大膽的自我表述。但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詞匯貧乏,幼兒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給幼兒提供說話和表現的機會。
(五) 說教法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表演法、操作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ii、 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可愛的動物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 觀察法:出示蚯蚓實物讓孩子們觀察,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也是孩子們加深了對蚯蚓的了解。
(六) 說學法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情景表演法、討論談話法等學習方法。
i、 情景表演法:幼兒在表演中,邊玩邊聯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i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
。ㄆ撸 活動程序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通過圖片討論出故事情節。
2、完整講述故事、角色表演。
3、出示實物,幼兒進行觀察。
4、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的生活習性,進行自由表演。
a) 在情境和觀察掛圖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小桃樹遇到了誰?它是怎樣說的?小蝴蝶、小蜜蜂、啄木鳥都有怎樣的本領?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b) 完整講述故事并角色表演。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掌握重點:故事里是誰幫小桃樹松的土?在生活中你可以幫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是呢?幼兒自己說出答案。并有老師和幼兒共同進行角色表演,鍛煉語言表達力,增加活動趣味性。
c) 觀察實物,加深了解。
在這個環節中出示蚯蚓的實物,讓孩子進行觀察并觸摸蚯蚓,大膽的說出自己觀察和感受到的,鍛煉了孩子們思維和表達的同時,也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增加了對蚯蚓和它的生活習性的了解。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d)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的生活習性,進行自由表演。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延伸部分,通過了上一環節對蚯蚓的觀察,讓孩子用動作自由表演蚯蚓松土。并讓孩子們了解蚯蚓的再生功能。
小班語言的優秀說課稿模板 篇3
一、說教材
語言是人類交際和拓展生活的工具,是啟迪智慧和靈敏思維的法寶和武器,語言能力是人類智能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是未來許多能力得以發展,成熟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語言能力與人的思維能力有著最直接和一致的發展關系。因此,語言教育成為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對于成長中的幼兒來說,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也是需要學習的對象。語言使幼兒實現了與他人的溝通。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發展幼兒的智力。
《笨笨豬》講的是關于小動物的故事,小班幼兒對于小動物十分感興趣,因此這個故事幼兒很喜歡聽。并且這個故事不是單純的語言教育內容,里面隱含了社會教育的內容,體現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綜合性,具有很好的教育價值。故事里面的笨笨豬貪吃卻又有機智冷靜的一面,大老虎雖然狡猾卻也愚蠢,生動、鮮明的角色形象結合簡明有趣的故事清潔,幼兒自然懂得棉隊陌生人、危險情況要勇敢、冷靜,學習保護自己,體現了社會領域的內容。
二、說目標教育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指導作用!毒V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能夠進行簡單的看圖說話。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貪吃,學習小豬隨機應變的能力與智慧。
3、樂意參加角色表演,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三、說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圍繞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做了以下的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小豬、大老虎各一章,蘋果、大老虎圖片若干。
2、小豬、大老虎的手偶。
3、入場音樂。
四、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關系不再只是“授”與“學”的關系。為此在本次活動中我以熱情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幼兒方面主要通過視、聽、講結合法和討論法來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通過體驗法讓幼兒獲得成功的快樂,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得到發展為了體現教師與幼兒的交互主體性,我采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建構的方式,與幼兒共同學習成長。創設故事環境,利用游戲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具體教法有:
1、創設情境誘導法:具體的場景,能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能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到森林探險為情境展開活動,讓幼兒更直接、真實的進入到故事情境中,與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經歷故事清潔,讓幼兒獲得更加直接、真實的情感體驗。
2、看圖講述法:故事的前半部分多為敘述性內容,為了方便幼兒理解,我選用了掛圖,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信息講述自己的看法,在正式接觸故事內容之前對故事內容進行預先的推測,獲取更具體、直觀、形象的印象,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3、討論法: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為了培養幼兒的個性化的思維,我將故事分成兩部分進行學習。首先讓幼兒自己想象,從各種角度推測笨笨豬被抓后會發生什么,然后讓幼兒自由、交流討論解救笨笨豬的辦法,最后讓幼兒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體會之后再來幼兒學習故事,看看故事中的辦法。這樣既讓幼兒的事業更加開闊、想象更加豐富,也獲得了交流的機會,增加了知識面,學習聆聽別人的不同想法。
4、操作演示法:木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通過操作木偶讓幼兒更為清晰的理解故事,并且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
五、說過程
本次活動,我采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組織,以新《綱要》為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設計程序為:情境導入—情境體驗—故事講述—角色表演—活動延伸。下面我具體地來說一說:
一、創設去森林探險的情境,引入故事。
這一環節我以到森林探險為情境展開活動,提前讓幼兒感受到去大森林可能會有大老虎,要保持警惕的氣憤,讓幼兒在精神狀態上做好準備,也為后面進行的看圖講述打下基礎定好方向,流暢自然的進入下個環節,激發幼兒猜測故事情節的欲望。
二、逐一出示圖片,幼兒進行簡單的看圖說話。
1、出示圖一提問:
1、一天笨笨豬去散步,看見路上有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2、這時候誰來了?
2、出示圖二提問:
1、誰來了?它是怎么做的?
2、笨笨豬被大老虎抓住了,小朋友們快想想辦法救笨笨豬。
這一環節,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隱形話,以簡單的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另外我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為笨笨豬想逃跑的辦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熟悉故事內容。
三、教師邊演示手偶邊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在幼兒進行簡單的看圖講述后對故事的主角、背景和發生、發展過程、大概基調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我以操作演示法讓幼兒通過欣賞木偶表演學習第二部分,木偶形象直觀,色彩鮮艷,而且富有動感更能使語言和形象有機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感官,生動地形成語言表象,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笨笨豬被大大老虎抓住后是怎么說的?
2、笨笨豬是怎么變笨的?
3、聽了小豬的話,大老虎有沒有吃掉小豬?
4、為什么大老虎沒吃笨笨豬豬呢?
5、你覺得大老虎和笨笨豬到底哪個聰明哪個笨?
6、教師小結:
我們的生活中也會有像大老虎一樣的壞人用各種辦法來騙我們,我們可不能像笨笨豬一樣貪吃,不然就要被騙了。但是,我們也要向笨笨豬學習,碰到壞人也要很勇敢,開動腦筋想辦法保護自己。
四、角色表演教師扮演大老虎,幼兒扮演笨笨豬,進行角色表演。
五、活動延伸把幼兒分成幾組,請個別幼兒扮演大老虎角繼續角色表演。
小班語言的優秀說課稿模板 篇4
一、說幼兒
小班上學期幼兒由于年齡關系以及認知水平有限,在語言表達上多數不完整,有的幼兒甚至只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詞或詞組來與別人進行交流,在語言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匱乏。尤其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本意,或交往方式不能被同伴認同。剛開學時我們就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朋友”的活動,對朋友這個字眼孩子們還是比較熟悉的,也很樂意做大家的好朋友。通過二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也懂得了一些粗淺地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再見等。但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絕別人時的禮貌用語,這也是我選擇這個活動的很大原因。對于小班孩子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對我班孩子交朋友方面肯定是有幫助的。
二、說活動教材:
《小鴨找朋友》這個簡單的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有重復性,有利于小班孩子的理解與學習。故事中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能和小鴨在池塘里玩,有的動物不能和小鴨在池塘里玩。重復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但是課程的提示中從另一個角度——學說拒絕別人的禮貌用語來理解故事,我覺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學的局限圈,是將語言與社會領域的有機結合,既可以在故事中發展語言,又可以在活動享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三、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及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了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分析:從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是主導目標也是能力目標,意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模仿小動物之間的簡單對話,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標中體現了這一點。第二條是認知目標,在這個故事中,有的動物會游泳,有的動物是不會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讓幼兒通過這個故事了解一些動物的習性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第三條目標是情感方面的,與以往的情感目標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婉言拒絕別人的藝術,拒絕別人時我們也要有禮貌,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藝術。
四、說活動的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分析:我們制定重難點時往往是從所定的目標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就成了本次活動的重心,通過生動的FLASH帶動幼兒的表達欲望。
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分析:在活動中出現的小動物有的會游泳,有的不會游泳,這也是每一個小動物的特有習性,讓孩子知道不會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則要淹死的。
五、教具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電腦、多媒體等自制動畫并對故事加以簡單的改編和加工,有利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加上幼兒表演用的小動物掛飾等材料,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增加興趣。這些材料可以在語言活動后,放在區角里讓幼兒進行操作。
六、說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利用幼兒的有意注意,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貫徹了直觀性、發展性、游戲性及鞏固性原則。同時運用了談話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幼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等方式,參與活動,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
七、說活動設計流程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活動流程: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活動。小班幼兒孩子年齡小,好奇心強,我從一只正在哭的小鴨子為契入口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第二個環節:感知理解故事內容。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在進行此環節時我做了如下處理。
。1)借助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小班的幼兒對動畫比較感興趣,我借助課件《小鴨找朋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打破了以往的那種滿堂灌的局面,使幼兒由被動狀態轉為主動接受者。
。2)不連貫講故事,留一些空間供幼兒思考。
我在進行活動時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突破了以往的那種完整講述故事的模式,便于幼兒理解。我把故事分成幾部分進行講解,在講解故事時留給幼兒充足的想象思考空間,比如故事的第一部分我是這樣這樣講解的,“一天,一只小鴨子去池塘里游泳,這時,一只小鳥飛來了,小鴨說:“小鳥,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說:“……”我沒有把答案直接呈現給幼兒而是啟發引導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想,小鳥會對小鴨說什么話。然后再把這段故事播放一遍,來驗證一下幼兒的猜想。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更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三個環節是分段欣賞并學會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這一環節主要是為第一個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目標服務的,
第四個環節是根據故事情節來創編游戲,感受禮貌交往的快樂。此環節主要讓幼兒以游戲的形式來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表演,讓幼兒體會到有好朋友一起玩時快樂的。
八、延伸活動
將各種小動物掛飾放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進行表演游戲,將所學到的禮貌用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不能答應別人時要有禮貌的拒絕,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