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說課稿(通用6篇)
節約用水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評委,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青島版八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節約用水算水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節約用水算水價》是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內容。是前三節的延伸與深化,也是VB接觸的第一個語句IF語句,在本單元中十分重要。IF語句的分支結構對學生來說,并不難理解,語句基本就是英語語意本身,它能根據條件的成立與否,做出不同的選擇,實現智能化處理。
二、說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教材要求,我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了解流程圖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一般編程過程。
(2)了解變量、數據類型,能定義實型變量和整形變量。
(3)學會對變量進行賦值。
2、技能目標:
(1)學會使用IF條件選擇語句,解決簡單的問題。
(2)學會使用算術運算符進行四則運算代碼設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代碼編寫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完成程序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重點:“計算”按鈕的代碼設計。
2、難點:靈活運用IF語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說學情分析:
剛開始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會很高;但程序設計本身枯燥、難懂。很多學生中途就打退堂鼓、甚至想放棄學習,有畏難的情緒。
遇到問題張嘴就是具體語句,不知道先分析解決問題的步驟;
程序學習喜歡背具體的程序,比較機械,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5
五、說教法和學法:
因為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發展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我在教學中,不僅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通過創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等部分,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體會、思考,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并特別留意他們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積極探究。同時,教師適時地通過大屏幕對典型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和指導,對常見的錯誤做出糾正,及時反饋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其次,針對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水平的差異,我用“分組教學”的方法,“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發現真理。”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教學習慣。讓處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同學組成小組,使小組內和小組間的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和思考,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和提高。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以及尊重他人、欣賞他人的素質。
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啟發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學法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習慣引導,適時選擇合適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1、新課的引入
以生活(社會)中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課題。
2、新課的教學
讓學生意識到現實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程序設計的例子,從而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觀。
七、說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很多老師都認為VB教學枯燥乏味,但我認為只要跟實際問題相聯系,學生就愿意學,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因為新知識的出現不是突然的,無端的,所創設的問題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縮短了知識與應用之間的距離,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他們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愿意學習(具有學習的動力)、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通過與同伴、教師的合作與交流,通過不斷地反思,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
八、說資源
VB知識學無止境,由于課堂時間所限,我還給學生特提供了一些VB入門學習的網站,讓學生課外參考練習。
節約用水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調查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培養學生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數據測量、收集、整理,計算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漏水體積,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在經歷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強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重要性,強化節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水龍頭單位時間漏水量的測算,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聯系生活實際的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所測量的數據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應用。
教學準備:
1.調查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查找有關宣傳節約用水的資料。
2.學生分組測量一個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滴水量。
3.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出課題
1.視頻,創設情境。
課前:播放優美的水聲。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預設:水)
教師:老師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有關“水”的報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寶貴的水資源)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教師:看完這篇報道,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1: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
預設2: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少,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教師:是啊,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離不開它。但在實際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隨處可見。
教師:課前我請同學們調查了周圍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下面我們一起來“曬一曬”吧!(預設:洗車,水龍頭沒關等)
教師:剛才同學們舉的一些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很習以為常的小事,因為有些人意識不到水的珍貴。但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許多人在備受干旱的煎熬。現在,讓我們走近他們,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播放我國西南地區干旱圖片)
3.觀看圖片,思考討論揭示活動主題。
教師追問:看完這些圖片,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水資源是一種有限的而且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要節約用水。(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水聲引入本課內容,并在課堂上連續呈現干旱地區缺水的生活場景圖,使學生體會到,生活在水資源匱乏地區的人們的艱辛,從而使學生心靈深處發出要“節約用水”的呼喊。有了這種感情積淀,下面的數學活動也就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二、組織活動,交流體驗
1.活動一:確定研究課題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碰到這樣情況:水龍頭壞了或沒有關緊,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出示相關圖片)
教師過渡:別小看水龍頭流下的這一滴滴小水珠,時間長了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昨天同學們已經調查過了,我們新世紀小學有多少個水龍頭?(100個)如果每個龍頭都漏水的話,大家猜一猜這樣一天下來要浪費多少升水?(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大家猜的都不一樣,這樣漏一天,究竟會浪費多少升水呢?我們可以從1個水龍頭一分鐘的漏水量開始研究。
2.確定研究方案。
教師:同學們之前已經做了調查,請說說你所調查的漏水的水龍頭情況?
教師:大家調查的地點不一樣,看來水龍頭的漏水情況也不一樣。大家認為我們可以用學過的哪個數據來代表學校的水龍頭漏水量?(預設: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教師:那我們選一個統計量來進行計算。
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一個水龍頭一分鐘的平均漏水量約為0.05升,那么,一個水龍頭一天又將漏水多少升呢?100個水龍頭呢?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的要求,完成1號學習卡的任務。
3.建立直觀印象。
教師:一個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為72升,你知道72升水有多少嗎?我們的礦泉水桶的容積為18升,一天漏水的體積相當于多少桶礦泉水的體積?
教師:我們把同學們的統計表制成了折線統計表,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預設:漏水量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確定研究課題──得出結論” 實驗研究的全過程。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一所學校的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使學生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三、聯系實際,體驗生活
教師:同學們,單單我們一個學校的一個水龍頭一天漏水72升,一年就是26噸水啊!按照這個比率計算,全國大約有30萬所學校使用自來水,這么多學校全年大約要浪費多少噸水?
教師: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關于水的信息(如果1個人1年用30 t水,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如果制造1噸紙需用450噸水,這些水可以造多少噸紙?如果水電廠平均每20噸水可發1度電,這些水可以發多少度電?一噸水的水價按2.5元計算,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如果建一所希望小學所需資金約30萬元,這些費用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學?(同學們自己選一個問題計算,各小組匯報結果。)
教師: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填寫答案。)
教師:談談你看到計算結果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經歷觀察、計算、統計等學習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等形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通過對計算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沖擊,進一步激發學生重視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四、聯系實際,提出建議
教師:同學們,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老師相信大家也會節約用水的!接下來,對于節約用水,同學們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方法要和大家分享的?(學生自由發言)
在學生討論后,教師出示幾個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的例子,供學生參考。
【設計意圖】結合計算結果,聯系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進行討論,探討有效的節約用水方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水資源。
五、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生命之水源遠流長,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課后反思:
地球總水量、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百分之幾等),了解水資源的寶貴,并了解我國缺水現狀以及水的用途。其次是了解各自家中、學校的生活用水情況,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并提出相應的節水措施。
課中,我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和探究,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組圖片,令學生感悟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礎上介紹有關地球及我國水資源現狀相關的資料與數據,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觸動。
節約用水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是中班的一節社會活動。通過幼兒觀察交流分享,觀察討論,關注生活討論節水方法和師幼表演等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二)教學目標:《綱要》強調: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向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國家水資源的現狀,激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2、懂得節約用水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3、從身邊小事做起,討論節約用水方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實現目標的有力保證,為了達到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下觀察記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行為,并與家長一起商討一些節水的好辦法,制作節約的標志與宣傳畫。
2、物質材料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節水的標志、節水小天使的標志牌。
(四)說重難點活動重點:使幼兒樹立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意識。
活動難點:知道節約用水的幾種方法,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難點?通過幼兒觀察、討論、總結節水方法來完成。
二、說教法
《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社會教育活動不是教師告訴幼兒“你該怎樣”,而是幼兒要“怎樣”,教師只是對幼兒的選擇和行動起引導和幫助作用。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談話法:幫助幼兒提煉原有的社會知識經驗,使之系統化、明確化。
2、討論法。有利于幼兒自由發表意見和感受。
3、情景教學法:由教師展示一些缺水和浪費水的情景,讓幼兒對其中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讓幼兒理解節水的重要性。
其次還采用觀察法,記錄法,角色扮演等方法。
三、說學法
《綱要》的社會領域中提出:必須使幼兒動手、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觀察、體驗、表現等,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發展社會性。
主要學法有:
(1)討論法:讓幼兒相互討論節水的方法;
(2)觀察法;通過對課件圖片的觀察,讓幼兒的心靈有所觸動,樹立節水的意識;
(3)合作式的學習方法:與家長一起制作節水宣傳畫與節水標志。
四、說活動
程序《綱要》的社會領域中提出:社會教育活動要有“整體性”的觀念。教師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機地融合在教育活動中。
(一)觀察交流分享,導入活動。
1、出示一些臟物和干枯的花,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觀察討論,激發情感——觀察多媒體課件,看看說說,了解水的珍貴,激發珍惜水的愿望。
(三)關注生活、積累方法。
1、幼兒分組討論在幼兒園和我們的生活中節水的方法。老師歸納進行記錄,強化節水意識。
2、播放貼近幼兒生活的節水圖片。
小結:節約用水,可以從身邊的小事著手,從節約一滴水開始,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五、師幼互動,進一步激發節約用水的責任心
通過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圖片引起大家的共鳴。
六、師幼的共同感覺和活動的可見成果展示
請小朋友來當節水宣傳員,并拿著節水標志牌去向客人老師做宣傳。
七、設計亮點
我個人認為在活動設計上有以下亮點:通過觀看缺水的圖片,讓幼兒的心靈有所震撼,從而激發幼兒節水的愿望是第一個亮點;第二個亮點是通過歌曲表演及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節水宣傳畫與節水標志,向班級宣傳,向在座的各位客人老師宣傳,呼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節約用水說課稿 篇4
活動目標:
養幼兒有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盆干枯的花,1盆水,抹布,錄音機
(活動前教師關掉水閘)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游戲結束后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幾個問題,總結活動區的活動。
1、請一名幼兒回答她在美工區都做了些什么?在幼兒坐下時,教師提問:“請等一下,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請把你的`手舉起來,小朋友們,你們發現了什么沒有?”(幼兒回答:“手臟了,都是顏色——”)老師:“那好,待會兒,我們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2、老師:“前幾天下了場雨,把我們班的玻璃都弄臟了,濺上了些泥點,待會兒,我想請位小朋友想個辦法,能不能把玻璃變得像原來一樣清潔呢?”
3、這時,保育員老師搬上一盆打蔫兒的花,問:“小朋友你們看,放了幾天假,咱們班這盆花怎么變成這樣了,葉子都——(顏色怎樣,請幼兒上來摸土的感覺)”幼兒:“好象生病了,快死了。”老師:“那我們快幫幫它,把它救活吧!”
4、老師請三個小朋友分別去完成那三個任務,想個辦法把問題解決(引導幼兒去用水解決,并發現水沒有了。)
二、說一說,聽一聽
1、教師首先表現出很著急(表情、動作),引導啟發幼兒,想想為什么水沒有了?可能是流干了!
2、教師問保育員老師:“您知道為什么沒有水了嗎?”保:“哦,關于這件事呀!早晨來園時我看到水管滴答、滴答地漏,足足漏滿了1盆,而且小水滴還跟我說了許多話呢!”教師:“說的是什么呢?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呀?”(想——)保:“那好,現在就請小朋友聽一聽我和小水滴之間的一些對話吧!”(出示1盆水、放錄音)
3、教師:“哦,原來是這樣呀!”
提問:
(1)為什么沒有水了?
(2)這盆水是從哪來的?
(3)你們看小水滴這么的生氣、傷心,我們怎么才能讓小水滴不傷心,不生氣呢?
(啟發幼兒做錯事后應該怎樣,并表示不再浪費水了,要節約用水)
三、做一做,試一試
1、啟發幼兒用滴漏的那盆水把剛才沒水無法做的事做完,談一談感受,強化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討論:
(1)在平時如何做節約用水的好孩子
(2)我們班小朋友都懂得要節約用水了,那么我想請你們回家后想個好辦法,讓全國的小朋友都像你們一樣做節約用水的好孩子。
3、打開水閘,老師:“剛才我們也向小水滴道歉,并且保證以后要節約用水,不再浪費了,小水滴應該不會傷心了,是不是已經原諒我們了呢?現在我們去盥洗室找一找水吧!”
節約用水說課稿 篇5
目標:
1.了解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2.萌發節約用水的環保意識,懂得節約用水要從我做起。
準備:
一杯清水、一杯白開水、一杯鹽水;水不同用途的照片;缺水地區和沙漠景象相關視頻及圖片、兒歌《關好水龍頭》音頻、幼兒浪費水的圖片或視頻、水污染圖片、全球水資源分布圖、節水宣傳海報及視頻。
玩法:
1.了解水的用處。這是什么?它能干什么呢?除了人們需要水,誰還需要它?你還在哪里看到過水。
2.了解水資源短缺的危害。你喜歡水嗎?如果沒有水,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3.討論保護水資源的方法。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我們節約用水呢?
4.學習兒歌《關好水龍頭》。聽一聽,學一學兒歌中的節水方法。
節約用水說課稿 篇6
一、說主題生成:
活動生成的原因:地球這一人類共同的家園正面臨著污染蔓延和生態平衡的變化的嚴峻形勢。這一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正如一句公益廣告詞所說:“您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做得更徹底。”因此我設計了這一親子活動,讓“節約用水”這一行動進入家庭,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環境教育從幼兒園走向社會。
二、說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雖然知道要節約用水,他們一邊說節約用水,一邊在洗手、喝水、上廁所等過程中浪費水,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感知、討論、動手合作設計節水流程圖等一系列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能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三、說教材
教材簡析:《節約用水》是一節大班社會親子活動。通過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錄相、設計節水流程圖、送標志等活動,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幼兒總結出節約用水的經驗并自愿去宣傳他人。
四、說目標
目標的依據是什么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各個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埃里克森認為:“如果父母能積極支持兒童從事的游戲和智力活動,兒童就會發展更多的自主性。”皮亞杰道德認知發理論認為:“要使兒童從自我中心實在論中解放出,最重要的途徑是與同伴發生相互作用。”
根據我班幼兒實際情況:
①幼兒雖然知道節約用,但是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浪費水的現象。
②已具有繪畫環保標志的經驗,但部分幼兒動手能力較差。
③家長非常支持本班的保教工作。
④幼兒特別喜歡看電視,發現電視中有自己會更加興奮。
因此我制定了三條目標:
1、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討論積累節約用水經驗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喜歡參與創造性的制作活動,培養節水意識。
3、感受與同伴、家長合作的快樂。
四、說準備
材料是為目標服務的,為了達到目標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它包括:
1、物質材料的準備:
①影像資料:電視、錄音機、攝像機、鋼琴曲磁帶。
②美術制作材料:水彩筆、蠟棒、剪刀、膠水、8k白紙、透明膠布若干。
③環境材料:環保圖片若干,節水標語,節水標志若干,家庭節水流程圖一幅,節水衛士標志若干,小星星標志若干。
2、教師素質的準備:
①心理準備:頭腦要清晰,心中做到有條理,充分考慮到在活動中可能要出現的情況,若出現該怎么辦,該說些什么。
②技能準備:由于這個活動要用攝像資料、節水流程圖,所以我必須做到:
a、錄像的錄制與播放。
b、簡筆畫的基本技能。如:花盆、衣服等的畫法和流程圖的制作。
3、幼兒的準備:
①知識經驗的積累:水有哪些作用?沒有水會發生什么情況?這些經驗在活動前要掌握。
②技能經驗的積累:會畫實物的簡筆畫,會制作環保標志。
4、家長準備:
通知家長活動的時間,向家長交待一些活動中必要的常規。
以上這些準備活動要充分,力求達到每個材料都必須能為《節約用水》的目標服務。
五、說重難
點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說說這個活動的重點:讓水勤勞起來,多做幾份家務,盡量減少凈水的使用。
而這個活動的難點是什么呢?就是怎樣才能做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來。
如何去突破重難點呢?幼兒做游戲→討論→總結節水經驗→在家長的指導下設計出流程圖。
六、說教法
我的這個活動采用了
①討論法:幼兒通過討論,自己積累節水經驗
②情景教學法:運用圖片、音樂、錄像等手段讓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③圖表法:理清思路,一目了然④表揚法:鼓勵幼兒
⑤對比法:將浪費水的現象與水的重要作用進行對比,使幼兒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七、說學法
采用①自主的學習方法,自己去分析、討論怎么樣去節約用水;
②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幼兒與家長合作制作節水流程圖,節水標志;
③創新式的學習方法,設計出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流程圖來。
八、說活動程序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水”的主題:
首先播放一段流水的聲音,請幼兒說出哪里有水,引出家中的自來水。
其次通過討論水有什么作用,從身邊的小環境中和周圍的大環境中去了解水的重要性。
㈡播放錄像引起興趣,總結出如果浪費水,地球就會遭殃。由水的作用引出問題:他們做得對嗎?幼兒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然后進行第二次討論:如果沒有水天池就會干的,花也會死的,地球就有會有人存在。
㈢第一次區域活動:
家長和幼兒共同制定節水流程圖,并展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鼓勵、獎賞有新意的流程圖。
㈣第二次區域活動:
提出問題:怎樣讓更多的人知道節約用水呢?引出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制作環保標志和節水標志去宣傳他人。
九、說延伸
這些標志做出來,怎么樣讓更多的人知道呢?就由小朋友來當義務節水宣傳員,拿著節水標志去到中班、小班張貼在水龍頭上方,并向小朋友們宣傳。
十、說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⑴家長工作和幼兒前期工作沒有做好,在活動中幼兒和家長的嘈雜聲較大,以致于聽不清教師的指令,無法了解幼兒介紹流程圖的情況。
⑵在制作流程圖中家長有包辦現象。
⑶在討論中,幼兒的知識面較狹窄,只發現生活中的小問題,而沒有考慮到生產建設等方面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