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范文(通用2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巨人的花園》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一篇文章,和《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一起構成童話單元,作為單元起始篇目,學好本課是學習本單元的基礎。
2.教材內容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文章通過巨人和花園諸多變化,揭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的道理。
3.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課程目標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基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四年級小學生特點,設定教學目標如下:
①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理解課文的生字新詞。
②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品讀感悟文章內涵,
③在對比閱讀中,初步明白“做人不能自私自利,快樂要與大家分享”的道理。
4.教學重難點
童話主要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基于文體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童話特點,感受童話魅力。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小學生個性化行為,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小學生自讀、自悟,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小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本課教學擬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
三、說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簡潔優美,情節夸張有致,契合四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指導小學生小學生采用誦讀感悟、想象、小組合作等學習方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形式多樣的誦讀,讓小學生明白反復誦讀,不斷揣摩,才可以領略文章內涵;運用想象、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實現文本、小學生以及小學生之間的多元互動,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投影展示一組與課文內容相關圖片,讓小學生猜測圖片的意思。
(用直觀具體的圖片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學習主動性,激起孩子們對文本的閱讀期待。)
2.教師板書課題,小學生初讀課文,驗證自己猜測是否正確。
(二)傾聽故事,再現情節。
1.播放音畫結合的朗讀課件,再現課文情節,校正字詞讀音。
(情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小天地”,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好一定情境,使小學生進入角色,就能喚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2.投影展示重點字詞。
(本環節的設置實現了教學目標1)
(三)想象畫面,品讀感悟。
1.男女生輪讀巨人砌墻和拆墻后、孩子進入和被趕出后花園里的不同景象,其他小學生閉目想象畫面,感受花園的變化。
(此環節指導小學生運用誦讀法和想象法讀書,引導小學生在情境中解讀文本,實現教學目標2。)
2.讓小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花園變化的句子,分析變化原因。
3.指名分讀巨人醒悟前后的語言。課件展示巨人語言,小組合作討論“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兩個問題,激發小學生探求的欲望,通過小組合作,激發小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此環節體現課標精神,落實了教學目標2,突破了教學重點。)
(四)感悟主旨,升華情感。
投影展示問題:花園景物和巨人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文章想說明什么道理?
小學生討論解決
(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落實教學目標3,突破教學難點。)
四年級下冊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范文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園》講述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便在花園的周圍筑起了圍墻,將孩子們拒之門外。從此,花園里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后來,在一個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拆除了圍墻,與孩子們共同生活,感到無比的幸福。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文與學詞結合,通過對比朗讀感受本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學會多元交流,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童話中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寫細細品味。
難點:在悟讀中初步體會本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二、促進發展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根據課文特點,我將圍繞“對比”展開教學。我將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讓學生通過對比思考,引導學生深入感悟來實施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扶放結合,滲透學習方法。
三、培養能力說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滲透了讀中悟,悟中讀的學法。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形式多樣的誦讀,讓學生領略文章內涵;運用想象、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實現文本、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多元互動,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
四、循序漸進說程序
第一環節:精彩回顧,繼續學文。
上課伊始,我這樣問學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對這篇童話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咱們來玩個跟童話有關的小游戲——看圖片,猜猜看,它們來自于哪篇童話?”我會在屏幕上出示幾位童話主人公,很自然地導入課文的學習。
第二環節: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一)花園變化前后的對比讀
1、提示說話,接觸對比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想巨人的花園原來是什么樣的,后來又是怎樣的?并在相關的語句下畫上記號。稍后,適時請學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關的語句。
2、對比朗讀,感受對比
以對比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先讀讀描寫花園漂亮的語句,再讀讀因為巨人的行為而變得寒冷、荒涼的語句和花園后來又富有春意的語句,最后再讀讀描寫花園變成了冬天的語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
1、巨人的性格
(1)我這樣引導學生:“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可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同樣一個花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
(2)“當巨人面對孩子們一次又一次進入他的花園,態度是怎么樣的?”我讓學生再次認真讀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3)當學生交流完后,我適時出示相關語句:“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喂!你趕快滾出去!”在研讀巨人斥責孩子們這三句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請你們讀一讀這三句話,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2、孩子們的性格
讓學生試著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并隨機理解重點句: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讓學生通過想象補白:小男孩會對巨人說些什么?讓學生在想象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對比讀
1、讓學生再次朗讀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無情的句子。
2、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點句:“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讀,然后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三環節:巧設練筆,升華情感
設計有創造性的小練筆:“巨人趕走了小孩,你覺得他趕走的僅僅是小孩嗎?還有什么?你想對他說些什么?”讓學生在練筆中,再次升華學生的情感。
第四環節:廣泛閱讀,超越文本
結合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收集更多的童話故事讀一讀,并開展一次講童話、演童話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