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的優秀說課稿范文(精選4篇)
四個太陽的優秀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四個太陽》是魯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每篇文章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智慧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智慧給生活增添了許多瑰麗的色彩。而本文的作者憑借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里畫出了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的心愿。這樣的課文有景、有境、有情。在寫法上采用并列的型式,讀來瑯瑯上口,其間運用形象的擬人化的手法,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從訓練的角度看,本文是對學生進行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熟記語言、創造語言訓練的好教材。
2.教學要求: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他們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但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點。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掛”“街”“熟”等13個生字,會寫“團”“園”“因”等6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以同桌議讀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匯,獲得言語美感。
(3)、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是什么。
3、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關系到培養讀寫能力和發展智力的一種發展性閱讀。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因為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閱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準確把握所蘊含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多彩的季節”的含義。
二、說教法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情景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運用:課文圖片、音樂視頻、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創設課文情境,采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的引領下,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朗讀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課前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種太陽》視頻
生:自己所畫的不同顏色的太陽圖片
六、說教學過程
1、初讀課文,引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首先播放《種太陽》以此打開同學們想象的大門,太陽不僅可以種出希望,也可以通過顏色帶去我們美好的祝福,也可以表達我們良好的心愿。由此引出四個太陽,在此教師展示本課圖片,讓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什么顏色的太陽各是什么季節的?”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讀完課文之后,讓同學們來粘貼自己喜歡的太陽。
2、精讀課文、體會想象美。
讓同學們自主選擇閱讀,說一說你喜歡什么季節的哪個太陽?為什么喜歡?在課文里面找出答案,看看哪些句子或詞語最能說明你的理由,最好能背下來。先說給同桌聽然后舉手發言,讓學生們自己讀書自由討論。
3、匯報交流,感悟課文。
在這個活動中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生看圖描述自己喜歡的季節,教師跟隨點撥。
比如學生提到喜歡夏天,一同感悟綠色的太陽。先讓學生說說喜歡的理由,再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炎熱夏天烈日當空時的感受。聽老師范讀體會綠色的太陽帶來的清涼,隨機提問:“高山、田野、街道、校園到處一片清涼。”本句話中清涼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別的詞?比如“涼快、涼爽、清爽”等。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來品味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精妙!
如果學生提到喜歡秋天,一同感悟金黃的太陽。讓學生說出喜歡金黃的太陽的理由,大家一起來體會金黃的意思。比如“金黃的落葉”“金黃的鴨梨”等等。體會秋天的豐收,體會邀請的含義,怎樣叫邀請?你會有禮貌的邀請嗎?等等。
如果學生提到喜歡冬天,一同感悟紅紅的太陽。此環節著重讓同學們體會作者的愛心,寒冷的冬天來臨了,北風呼呼地刮著,讓學生想象冬天的情景并說說此時此刻的感受,體會凍僵是什么感覺?凍僵時最盼望什么?再用圖片展示紅紅的太陽給大地送來的溫暖。
如果學生提到喜歡春天,一同感悟彩色的太陽。此環節讓同學們描述一下春天是什么樣子?也就是回想我們還學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詞?比如萬紫千紅、柳綠花紅、泉水丁冬、萬物復蘇、冰雪融化等等。通過這些詞語孩子們體會了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難點,也復習了描寫了春天的詞語。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同學們讀課文的熱情。
4、升華情感,表達心愿
孩子們的年齡正是充滿想像的時候,當同學們對課文有了全面理解之后,我就啟發同學們說“我畫了……送給……”說一句話,培養鍛練孩子們說話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孩子說,“我畫了一個長翅膀的太陽,它能到處飛翔,讓盲人也能看見。”還有一個孩子說,“我畫了一個黑色的太陽,把它送給正在澆地的農民伯伯,讓黑太陽給農民伯伯帶去雨水。”
5、回顧課文,背誦課文
讓同學們看圖,大家一起背課文,這是以形象思維(看圖)來刺激理性思維(背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孩子們大腦的發育,鍛練思維能力。
6、最后寫字指導,指導學生坐姿、觀察字的結構,注意筆順等等。
7、作業布置
(1)把你的心愿說給爸爸媽媽聽;
(2)畫出你心中的太陽。
四個太陽的優秀說課稿范文 篇2
一、說教材
《四個太陽》這一課是一篇有景、有情的好課文。作者憑借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里畫出了四個不同的太陽。作者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四季的變化,同時描繪了美麗的四季、美麗的自然、美麗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文章語言簡潔、生動、優美,充滿了兒童情趣,是對學生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好課文。
二、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他們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但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點。
根據本單元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凍僵”、“邀請”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積累詞匯,獲得語言的美感。
3、情感態度目標: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凍僵”、“邀請”等詞語的意思。正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的引領下,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朗讀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課文內容。
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朗讀、感悟相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復習鞏固生字
1、游戲鞏固生字
由于第一次合作上課,上的是第二課時,一方面缺乏默契有一定的距離感,所以剛開始時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接受我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一開始與孩子們玩了個“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既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又可以鞏固生字,接著讓孩子們進行開火車讀字并組詞也是為了鞏固本課的生字。
第二步: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因為上節課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所以我讓學生回憶一下,小男孩畫了四個什么樣的太陽?他把這四個太陽分別送給了誰?利用我手中的圖片張貼每個季節對應的太陽圖片,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第三步:誦讀課文,說演結合,體會想象美
1、讓學生自讀全篇課文,然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太陽再美美地讀一遍,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喜歡的理由。
2、以學定教,學生匯報交流自己喜歡哪一個自然段就先指導學生研讀好哪一個自然段。
A、感悟綠色的太陽
我先讓學生說說喜歡的理由,看一組圖片,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小男孩的善良,畫綠太陽表達的愿望,指導學生朗讀。
B、感悟金黃的太陽
學生說出喜歡金黃的太陽的理由后,我讓學生說說你秋天來到大地發生了什么變化?(樹葉黃了,果子熟了,莊稼成熟……)從文中找出描寫秋天的那句話讀給大家聽。(播放秋天豐收的景象,讓學生感受到喜悅)讓學生理解“邀請”的含義并練習用邀請說話,繼而感受到男孩畫金黃的太陽給秋天所表達的愿望,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C、感悟紅紅的太陽
讓學生談談喜歡紅紅的太陽的理由,然后(課件播放雪花飛舞,北風呼呼)讓學生感受,從而容易理解大家的愿望。(課件再播放紅紅的太陽出現給大地送來的溫暖)進一步體會男孩的愛心善良,給冬天畫個紅太陽送來溫暖的美好愿望,進而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D、感悟彩色的太陽
讓學生先談談喜歡彩色的太陽的理由,我運用課件,出示一幅幅美麗的春天畫面讓學生可以輕松理解多彩的含義,把學生帶進萬紫千紅的春天,走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理解課文內容。
第四步:在領悟課文的基礎上移情,積累語言
在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聆聽聲音,感情朗讀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這時他們已經是學習的主人,這時順勢結合板書總結四季為什么畫不同的太陽的原因,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認為畫太陽的孩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出“有愛心,善良”這樣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目標自然達到。
第五步:拓展延伸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因此在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練習想象并說說自己準備畫個什么樣的太陽送給誰。可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又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第六步:全課小結布置作業
把自己心中的太陽畫下來,把自己的心愿寫上去,背誦課文。
四個太陽的優秀說課稿范文 篇3
一、說教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作者憑借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立畫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得與美好的心愿。這樣的課文有景,有情,有境。在寫法上才有并列的形式,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其間運用形象擬人的手法,充滿了兒童情趣,從訓練角度來看本文是對學生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熟記語言,創造訓練語言的好課文。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掛,街”等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溫暖,凍僵”等詞語。
(2)過程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集中精讀,賞讀中積累詞匯,獲得語感美。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作者畫太陽體會作者美好的心愿。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太陽的含義。
二、說教法:
情景教學法:理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與美麗的畫面中進入課文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課文。
朗讀教學法:“讀”時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語言訓練法:學以致用,不管如何學最終是要回到自我表達,這樣才能使文本變成自己的知識,為以后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說學法
與教學相應,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索,感悟,朗讀。
四、說教學流程:
1、組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我上第二課時,當然少了新鮮感。學生很容易厭煩,所以剛開始時的組織教學就會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在剛進教室時就與學生做了一個有趣的游戲,我拍手或做其他的動作,要求學生和我做相反的動作,這樣他們會興趣大漲。有了這樣好的狀態,那么學習的動機就會極易被調動起來。
2、感受課文形象,領悟課文神韻
學生在萌生“激情”之后,緊接著就是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文學巨匠巴爾扎克說過:“作家必須看見他所要描寫的對象。”因此,在引導學生從進入“品讀”的過程中,我總是飽蘸著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形式,在學生面前再現課文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并在感受課文,領悟課文中,緊抓學生看,聽,說,讀的訓練,同時注意各部分的銜接過渡,力求毫無雕飾,自然流暢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先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聆聽,并提出要求,“看看自己可以聽到什么?”在聽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感受課文的感情還可訓練學生的聽話能力。隨后的教學中我沒有按照課文順序與四季順序來進行教學,而是在學生讀完課文后先說出自己讀懂了什么?并隨機設計問題“為什么他要畫不同的太陽送給不同的季節”然后順著學生的回答進行教學。如:學生回答“冬天畫了紅紅的太陽是讓冬天變得暖和。”
我先讓學生觀看冬天的圖片,聽冬天呼嘯的北風,這樣孩子們很快的進入情景,感受到的冬天的寒冷。我有隨機問道“你們站在操場上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活動方便嗎?”在學生回答之后,我出示“凍僵”一詞,自然而然學生就理解了這個詞語。然后又讓學生觀看冬天出現紅太陽的場景,學生自然感覺到溫暖,也就理解了為什么冬天畫了紅紅的太陽,同時也在音樂中感受到了歡樂喜悅的情緒,這又為朗讀做好鋪墊。在此后的銜接上我出示一個夏天的圖片,上面畫有紅紅的太陽,我問學生“現在這個紅太陽你還喜歡嗎?”答案不用多說,之后便進入夏天部分的教學,我按照“觀看情境——聯系想象——朗讀感悟”的方法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接著進行秋天與春天的教學,這部分我主要讓學生感悟語言,訓練語言。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我準備了大量的關于春秋兩季的圖片,美麗圖片自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看了圖片之后會有話可說,這一有意識的讓學生抒發情感的語言訓練,學生自會深刻地領悟“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秋天是個金黃的季節”,教學難點也被輕松突破。最后結合圖畫抓住“邀請,多彩,香甜”等詞進行朗讀教學。使觀察,想象,朗讀相結合,進而落實教學重點。
3、在領悟課文的基礎上移情
在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聆聽聲音,感情朗讀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這是他們已經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我順勢總結四季為什么畫不同的太陽的原因,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認為畫太陽的孩子的孩子是一個什么養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出“有愛心,善良”這樣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情感目標自然達到。
4、在表達情感的語言中訓練抒情
學生感受加深了,情感自然會被調動起來,這是趁熱打鐵播放音樂《種太陽》在學生快要產生疲勞的時候音樂會讓他們為之一振,當然聽的過程中要求他們注意歌詞,在音樂聲中學生情感是很容易被激發的,隨后一句“你想畫什么樣的太陽送給誰?”這時候語言成了學生抒發感情的最好渠道,各種奇思妙想便會涌動而出,這樣既訓練了說話又真正變文本為自己所用。
四個太陽的優秀說課稿范文 篇4
一、說教材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本文作者憑借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里畫出了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課文有景,有境,有情。在寫法上采用并列的形式,讀來瑯瑯上口,其間運用擬人化手法,充滿兒童情趣。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他們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但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點。
結合《新語文課程標準》、本單元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因”、“為”等6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是什么。
教學重點:識字教學、朗讀教學。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愿。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美麗的畫面的引領下,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朗讀的欲望。
以讀代講:“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朗讀、感悟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四、說教學流程
(一)歌曲激趣,樂已起
富有趣味的開課,就像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梁。本課一開始,我播放一首小朋友喜歡的歌曲《種太陽》,讓他們的心靈開始活躍起來,一下子把孩子吸引進課堂,再順勢揭示課題,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后的疑問,“天上只有一個太陽,怎么可能有四個太陽呢?”“這四個太陽有什么作用呢?”這些疑問好像一塊塊磁鐵,吸住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初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樂始濃
在這一環節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讀,教師提出自讀要求:一是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二是自學生字,看看自己能發現什么;三是想一想,小男孩畫了四個什么樣的太陽?分別送給了誰?
1、游戲闖關,認讀生字。
眾所周知,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響到讀和寫特別是閱讀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強弱。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他們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但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點。于是我設計了幫喜羊羊摘蘋果、幸運大轉輪等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2、生字書寫指導。
指導書寫“為”。通過課件演示,學生觀察“為”字的書寫順序是點、撇、橫折鉤、點,讓學生說說有什么要提醒老師注意的。再利用課件指導學生正確書寫。
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在學生交流第三個自學要求時,教師相機貼出“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并在相應圖上寫上春夏秋冬,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三)讀文感悟,樂正濃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描寫的四個栩栩如生的太陽形象。在學習文本過程中,我用圖畫、音樂等多種形式,抓住關鍵詞句,從學生實際出發,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想像、品味,讓課堂彌漫濃濃的快樂氛圍。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先出示了一幅炎熱的夏天圖,看到了火紅的太陽,聽著樹上的蟬無休止的鳴叫,然后問道:你感受到了什么?在這么熱的天里,你最想干什么?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很好的.感悟了夏天的炎熱,接著,出示了一個綠綠的太陽,頓時,孩子們就感悟到“綠綠的太陽”給大地帶來的清涼;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想象秋姑娘會給人們帶來哪些禮物。再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感受秋天香甜可口的水果、金色的落葉;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創設情境“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吹著,人們最渴望什么?”;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形象又直觀地感受“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個別讀、小組讀、男女配合讀、配樂師生配合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并結合圖畫和一些關鍵詞指導學生朗讀,使觀察、想象與朗讀有機結合,落實了教學重點。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感受,教學難點也輕松突破。
(四)回歸小結,拓展思維。
回到課前的質疑,小結提升拓展,如果讓你畫太陽,會畫個什么樣的太陽,送給誰,表達心里的什么愿望。最后在《種太陽》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五、說板書
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了,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又能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用較為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