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說課稿(精選3篇)
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泉水》是魯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是用愛心串起來的課文,它們潛移默化地熏陶孩子,不但接受別人的幫助,也要學會關愛別人。
《泉水》一課以擬人化的手法、兒童化的口吻描寫了泉水從沖出石縫到匯入大海一路經過的地方及發生的故事。共有四幅場景:山腰的水池、山間的平地、山坡的果園、靜靜的山谷。無論是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著,灑下一路愛心。課文用詞準確,語句生動形象,字里行間中讓讀者感受泉水的熱情與助人為樂。
二、說學情
二年級下學期的小學生學生依然很喜歡童話色彩的文章,《泉水》一課生動地賦予了泉水生命,伴隨泉水一路的快樂之旅,小學生很容易親近文本,與作者對話,心中涌起像清泉那樣大方、寬容、幫助別人的渴望。朗讀能幫助學生走進文本,但課前經過充分的學情調查發現,學生在第一課時正確、流利地用普通話朗讀,把泉水的幾句話讀出自己的感受還有些困難,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生字成為部分學生讀正確的攔路虎,另一方面是是因為朗讀方法不科學所致。
三、說學法
我從學情出發設計教學環節,把該學段字詞句的教學重點貫穿聽說讀寫之中,適時補充資料聯通課內外閱讀、情景鼓勵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恰如其分的評價語言順學而導、指導識字學詞和朗讀并及時提煉學習方法,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效。
從導入入手,我設計了聽歌曲、看圖片激趣的方式,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課文,與泉水交朋友。
本課需認7個生字,我們采用適合學生認真規律的隨文識字的形式,熟字換偏旁、加一加、探尋漢字演變、圖文對照等多重方法識字,突出第一學段識字教學重點。
本文結構清晰,語言優美,在朗讀指導方面,我們從學情出發,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指導學生讀正確,做到普通話讀準每個字音,吐字清楚,聲音響亮,盡可能沒有錯字、別字、添字、漏字,不重復,不唱讀;能讀出句逗和段落之間的停頓,語氣比較連貫,節奏自然,讀流利;重點語句朗讀時通過輕重變化把自己的感情傳達出來。最終實現入情入境地讀,自然而然地背誦。
寫字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地全面參與學習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輕松的在不同程度的得到發展,是我追求的目標。
四、說教法
本課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6個生字,觀察“股、腰、脆”三個字的結構特點,并能對照字貼寫好。
2.在讀正確的基礎上,用“讀出輕重變化”和“邊讀句子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讀流利。
3.知道泉水流經的地方,了解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感受泉水樂于助人的熱情,背誦泉水的話。
4.仿照“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的句子樣式說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對于閱讀教學是這樣表述的:閱讀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和組織不同對象、多種形式的對話活動,讓學生實實在在在經歷對話的過程,在對話的場景中,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本課教學在對話中主要完成三大教學任務:多種方法隨文識字,落實第一學段字詞句的教學重點;有梯度地教給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語句通過掌握“輕重變化”和“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讀出自己的感受;掌握漢字書寫規律,把握結構特點,寫好主筆,課上學寫“月”字旁的三個字。
五、教學流程
(一)查閱資料,導入新課:
欣賞歌曲《泉水叮咚響》,看圖片,直觀認識泉水,感知泉水的清澈、活潑。進而板書課題。
(二)隨文識字學習第一自然段,引入課文:
通過“你看到了多少泉水?”這個問題,學習生字“股”,進而學習“一股清泉”這個短語,由字到詞,由詞讀句子,指導學生讀出輕重變化,感受到了泉水的力量很大。
(三)學習朗讀方法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通過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接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交流:泉水都流到哪些地方了?分別遇見了誰呢?理清文章脈絡。
(四)邊讀邊想,品讀泉水流經山腰時的語言:
四個場景,四個自然段,內容不同,結構卻很相似。因此教學中,我設計精講第一個場景——山腰的水池,通過圖片理解感悟——隨文識字學詞朗讀——想象畫面背誦,引領孩子學習課文中句子的表達藝術,理解泉水為山里的姐姐提供泉水,熱情幫助,不求回報,與山里的姐姐交上了好朋友。
圖文對照學習“塔”字,探尋漢子文化學習“罐”字。想象山里的姐姐用瓦罐打水回去要干什么的場景和畫面,品味泉水是如何和山里的姐姐交上朋友的語言。通過“我的水很多”和“我的水很多很多”的對比,體會泉水的熱情與大方。
(五)默讀課文,用想象畫面的方法讀泉水其他三個場景說的三句話,隨文識“脆”字。
讀四個場景時,通過泉水熱情的話語感受泉水的助人為樂、關愛別人。因此教學的關鍵就在于抓住泉水的四次發言,感受泉水對誰都是熱情的口吻,體會泉水語言的魅力,并試著積累下來。品讀“很很”重復的詞語表達形式,了解到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
(六)積累運用,仿照課文說話:
品讀之后,男女生比賽背泉水的話,積累語言。
大膽地想一想:泉水還能流到哪里去?又會看見誰呢?泉水又會說什么呢?說話。
泉水流到了,它看見了,泉水說:“_________。”
(七)課堂小結,提煉方法,檢查識字:
1.齊讀六、七自然段,感受泉水流向大海的歡樂。
2.小結讀書方法:注意了輕重的變化,還想象著畫面來讀。
3.課件出示生詞,學生齊讀。
(八)指導發現結構特點,靜心寫字:
1.觀察“股、腰、脆”這三個字結構上的共同點。
指導:月字在旁細又長,右邊主筆要找準。自己在書上把這三個字各寫一遍。
2.展示字,生評價。不滿意的再寫一個。
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以上是本課設計的思想和思路,希望在我的課堂上逐一落實,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習得方法,靈活運用。
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泉水》是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很美,無論是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泉水潺潺地流淌著,灑下一路愛心。
【說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喜歡童話色彩的文章,本篇文章就是,它賦予了泉水生命的色彩。因此,我結合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聽歌激趣的導入方式和情景鼓勵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外延伸時,我能運用以往的舊知識(泉水流進小溪里,溪水流進江河里,江水河水都要流進海洋里),從而起到溫故知新的教學效果。
【說教法學法】
這篇課文很美,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著,灑下一路愛心。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材的潛在優勢,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自讀自悟,讓學生的心跟著清泉流淌,心中不斷地涌起像清泉那樣去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渴望,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本課安排為兩課時。我說講的內容為第二課時。以歌曲《泉水丁冬響》為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泉水丁丁冬冬地從上山流下,一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遇見了誰?他是怎么說的?還告訴了我們泉水的哪些特點?”開始安排學生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能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并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邊讀邊記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積累詞語,欣賞好詞佳句,達到背誦課文,并受到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的教育。
【說教學程序】
一、欣賞歌曲,引入課文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開課時播放歌曲《泉水丁冬響》,讓學生進入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再帶著懸念去學習課文。
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在學過第一自然段后,因為2-5自然段結構相同,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小組學習的環節,并出示學習指導,讓孩子們明確學習目的,自主地完成課文2~5自然段的學習。
三、師生合作,學會伸展
在學校課文6、7自然段時,我采取師生合作的學法,讓孩子們溫習以往的知識,知道文中的好多同伴都指誰?他們怎樣互相問候的,又怎樣互相約定的?輕松地完成全課文的學習。
五、說教學體會
教學本課,我最得意的一個設計就是“沖”字的教學,在聽完音樂后,我說:“多么美妙的音樂啊!它告訴我們泉水丁丁冬冬地流著,唱歌的小姑娘要問它要到哪里去。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看看課文告訴我們泉水都流過了哪里?首先我們讀第一自然段,課文中哪個字是寫泉水流的?”
生:找出“沖”。
師:“我把它改為—流出來—可不可以?”
生:“可以,但沒有沖好,沖字寫出了泉水流得很急。”
另一個得意之處就是利用板書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說課稿 篇3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6課《泉水》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泉水》這篇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泉水從沖出石縫到匯入大海一路經過的地方及發生的故事。這篇課文很美,無論是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著,灑下一路愛心。讀這篇課文的時候,聲音要輕快些,讓我們的心跟著那泉水流淌。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因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l 知識目標:
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詞,指導書寫“股、鵑”兩個生字。
l 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讀1、2自然段,讀中理解“天然水塔”等詞語。
l 情感目標:
帶上不同的想象有感情朗讀1、2自然段。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難點是:帶上不同的想象有感情朗讀1、2自然段。
二、說學情
學生已經會用各種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都能達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只有少數同學能做到。二年級學生稚嫩而富有童心童趣,在老師的悉心引導下,通過有效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他們純凈的心靈就能感受到事物的美好。
三、 說教法
泉水很美,課文寫泉水的語言更美,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之處。根據新課標中“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這些基本理念,我采用了“朗讀感悟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來完成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如果沒有第一課時扎扎實實的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怎么能有第二課時孩子們深入理解文本呢?
根據新課標對二年級閱讀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以讀悟文法”“角色體驗法”來理解課文,培養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六個板塊。
第一板塊:歌曲導入,引出課題;并附帶生字“泉”的寫字指導
[課件播放音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開課時播放歌曲《泉水丁冬響》,讓學生進入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的導入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課題。
我讓學生跟我一起書寫課題(泉水),泉水的泉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所以邊板書邊指導,(泉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白,撇、豎、橫折、注意書寫時,左豎和右豎要向里收,顯得整個字圓潤靈活;橫、橫;下面是水,先寫豎鉤,然后注意,左邊是一筆“橫撇”,右邊是兩筆,“先撇后捺”)
第二板塊:初讀全文,識記生字
這個板塊中,我采用了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由讀、指名朗讀等多種朗讀形式。
首先是教師范讀。二年級學生模仿性強,教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既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又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朗讀情感。[我示范朗讀]
接下來,學生的讀這一環節中,我采用了分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并出示讀書提示:“把字音讀準確”目的是讓學生學有目標。
讀后進行字詞過關。第一關:出示一類字和二類字的單字,“我認識這些生字寶寶了!”通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的形式,來檢查生字自學情況,并交流記住這些生字的方法;第二關:出示一類字和二類字的詞語,“我會讀”采取學生自由讀、小老師領讀、齊讀的方式檢查讀,使字詞教學扎實有效。這樣設計體現了由字到詞,循序漸進的訓練。
同時,為了遵循“低年級的一堂課要滲透識字寫字教學”這一理念,我進行了寫字指導,要寫的字里面左右結構的字較多,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我把重點放在總結“月”字作“旁”以及月在左下時的變化規律上。結合第四課的“骨”字,將“骨、鵑、股、腰、脆”五個字出示,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然后重點指導“股”和“鵑”兩個字的書寫,邊書寫邊強調要注意的筆畫。(“股”左邊的“月”要寫得瘦瘦的,是瘦瘦的月亮,右邊是撇…;“鵑”書寫時,注意,左上角的口要寫得小小的,扁扁的,以給下面的月留出足夠的空間,月的第一筆變成了豎,右邊是一只小鳥在這里受委屈了,變成了鳥字邊,要把鳥寫得瘦一些。)
第二次讀課文是在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課件出示讀書要求]要求把句子讀通順連貫,讀正確流利。之后指名7個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朗讀、評價。
字詞關闖過以后,大部分學生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開始進入第三板塊——
第三板塊: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于永正老師要求學生讀書做記號,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跡。我也要求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問題“泉水流到哪些地方?泉水具有哪四個明顯的特點?”并用鉛筆畫出有關的句子或詞語。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符合新課標對二年級學生“學會默讀”的要求,還教給了學生良好的讀書方法。
] 之后,學生匯報交流。學生看課件提示來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泉水都流到了哪些地方呢?預設——學生會說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板書:水池]此時我會表揚學生真會讀書,會抓住關鍵的詞語來學習。學生會接著說泉水流過山間的平地,[板書:平地]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園里,[板書:果園]泉水穿過靜靜的山谷,{板書:山谷}然后指名學生來說泉水的四個特點,泉水很多很多,泉水很清很清,泉水很甜很甜,泉水很美很美,[板書:多、清、甜、美]
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后,進入
第四板塊——品讀1、2自然段,感情朗讀。
我用一句話來過渡:“丁冬,丁冬,聽著泉水美妙的聲音,你們想知道泉水是怎么來的嗎?請你們來讀讀第一自然段。”“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十分珍視孩子們的獨特體驗,努力營造開放課堂。
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充分地讀之后,我先提出問題“泉水是怎樣流出來的?”抓住“沖”字,通過變換詞語,反復朗讀,來感悟泉水來時的迫不及待,來感悟作者用詞的妙處,因為新課標指出:“抓住重點詞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章內容”。
在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先讓學生想象泉水和山里姐姐說話時的心情和樣子。因為新課標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學生可能會說“泉水激動地說,熱情地說”等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泉水說的話。“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之后我運用‘角色體驗法”,教師做山里的姐姐,學生當泉水,來對話朗讀,進一步感悟泉水的熱情。在引導學生用角色體驗法入情入境朗讀的同時,我給予不同形式的評價,讓被表揚的同學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所在,讓其他同學,學有所依,處處體現實效性課堂。
然后,讓學生對一二自然段中不明白的地方進行質疑。對于不常見到的瓦罐和天然水塔,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解疑。
這個環節的最后,我用課件出示一首由1、2自然段變成的優美的小詩,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第五板塊:說詞語積累
一股清泉 歡快的泉水
燦爛的陽光 火紅的杜鵑花
美麗的身影 明亮的鏡子
靜靜的山谷 清脆的歌聲
這些都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明白:加上修飾部分可使描寫的事物更具體、形象、生動。
第六板塊:說作業布置
u 默寫生字詞語。
u 練習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六、說板書設計
6、泉水
水池——平地——果園——山谷
多 清 甜 美
好的板書是課文最精華的體現。在這堂課中,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這個詞語式的板書,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課堂總會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就像一股山里來的泉水,愿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讓我這股泉水更加清澈!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