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
小班社會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說教材
《我是好幫手》是主題“冬季幻想曲”中社會領域的內容。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動手參與家務的意識較弱,而這些不經意的小事正是我們的教育契機,因此安排了這樣的學習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幼兒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機會,提供大量的動手實踐的機會,這也是社會活動的根本所在。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不僅滿足了平時想做而不能做到的愿望,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不斷感知、不斷調整、不斷總結經驗,最終獲得成功。當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會充滿自豪感,會加倍珍惜。
我將本次的活動目標定為:
1、給幼兒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
2、在操作的過程中能不斷感知,不斷調整,不斷地總結經驗,最終獲得成功;
3、在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充滿自豪感,知道珍惜勞動成果。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做以下準備:
1、幼兒做家務事的各種圖片。
2、積木、衣服、碎紙條及垃圾袋裝在大簍子里。
3、活動前通過調查知道一些幼兒的“特殊”技能,并約好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表演。
4、教學掛圖。
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難點是:能認真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知道愛惜勞動成果。
二、說教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采用情景教學、觀察、討論及操作等多種方法,通過故事的形式導入,給幼兒創造喜愛做事的情景,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從而學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過程:
故事導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勤勞的小姑》,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
二、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會幫助大人做哪些事。
師:在家里,你是像小姑一樣,還是像大姑一樣呢?
師:那你們會做哪些事情呢?
師:結合掛圖,幼兒回答。
師:教師依據回答逐一指出掛圖上的相應圖片。
師:除了圖上講的這些,你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師:請約好的那幾位幼兒進行表演,比如擦皮鞋、晾衣服等。
二、“家務事小能手”大比拼。
師:你們會做的事情可真多,現在我們進行一個比賽,看誰是做事的小能手。
師:將幼兒分成六組,每組六人,教師下令后,六人同時做三件事情。
1、將簍子里的衣服折好放桌子上。
2、將積木整理整齊放簍子旁。
3、將簍子里的碎紙裝進垃圾袋里扔出去。
師:做得又快又好的小朋友進入第二輪比賽,最后選出前三名,(在比賽間隙,教師點評幼兒好的或者不妥的地方,并且教幼兒最佳的做事方法,如折衣服時要攤平,先將袖子折進去,最后將衣擺往上折。)
三、教育幼兒愛惜勞動成果。
師:我們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看著整齊清潔的家心里真高興。如果有人翻亂了我們的衣服,弄臟了我們辛苦拖過的地板,你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我們要愛惜勞動成果,不論是自己做的,還是別人做的,都要保持,生活在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里,會讓大家覺得很舒服。
小班社會說課稿范文 篇2
一、說教材
1、地位及作用:我們生活的環境污染嚴重,目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生態意識,重視自己生活的環境,使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本節課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現實需要,有利于兒童長遠發展,符合幼兒的興趣,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
2、教學目標: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上:通過看圖,理解圖畫內容,培養幼兒說完整話,激發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
能力上:積極參與圖畫的討論,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情感上:通過觀看圖片、表演內容等活動,感受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3、教學重點: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環境意識
二、說學情
學前班學生的年齡小,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淡薄。理解與思考的技能相對也較弱,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確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目的。
在教材的組織與安排上,我實現了兩個突破:(1)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了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有感可發,如魚得水,如鳥歸林,實現教學的主體化,優質化。(2)給學生判斷評價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方法:
我采用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等方法,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在這些活動中被點燃,孩子們在無形中就懂得了要愛護環境,這是教育的初衷。
四、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我們的校園美麗嗎?說說哪些地方美麗,為社么?從而引出愛護環境的話題。
2、激趣活動,突破重點。
(1)多媒體演示:美麗的大自然和受污染的環境,讓學生比較,說出自己的感受。
(2)看圖辨析,培養幼兒的判斷能力。素質教育要求體現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和主人,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充分顯示自主性和獨立性,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幼兒看《幼兒用書》7頁的幾幅圖,讓他們自己去辨析,然后逐一讓幼兒說說這個行為是不是正確,并說出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判斷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對愛護環境的行為的認識雖然稚嫩,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發自他們的內心,因為這種認識來源于他們的親身體驗,真實的事例給這些稚嫩的心靈直接的觸動,避免了簡單的說教。
(3)說一說,議一議。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評議,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4)聯系生活實際。活動中我針對目前幼兒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如個別幼兒在墻上桌子上亂寫亂畫。不愛惜自己的書包。不愛惜自己生活的環境,瓜皮、果殼、包裝盒、紙屑到處亂扔等現象對學生提出問題。這樣一來既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孩子的心理,又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這個活動,幼兒能懂得怎樣愛護環境,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角色表演,深化主題。
這一環節中,首先我來扮演亂扔垃圾的,讓學生說服教育我,進行示范表演,這樣的活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了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接著請學生代表來演。這樣,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就要聯系生活實際,想辦法說服他人,達到了發散幼兒思維的作用,同時既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又培養了合作精神。設計依據是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詞匯貧乏,幼兒在游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達到深化主題的目的。
4、前后照應,緊扣課題。環境就是我們大家共同生活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護它。現在全社會都在保護環境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環境保護日。
5、歸納總結,實踐作業。教師小結后,讓學生回家后在父母的幫助下設計制作一些愛護環境的標志,提示其他人也愛護環境。目的'是把所學所得落到實處。
小班社會說課稿范文 篇3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下)主題三《熱鬧的馬路》中的一節社會社會科學課:會唱歌的車。本主題活動著手幼兒熟悉...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下)主題三《熱鬧的馬路》中的一節社會社會科學課:會唱歌的車。本主題活動著手幼兒熟悉的環境——大馬路,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關,尤其是馬路的各種各樣的車,更是深受幼兒的喜愛。因此本主題是圍繞大馬路展開的,讓幼兒在熟悉的活動中進行各項活動,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的事物,培養幼兒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我選擇這節課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豐富幼兒的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知識,鍛煉孩子的聽力及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孩子認識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灑水車等特種車,并知道它們的用途,記住110、119、120三個特殊的號碼。
在活動前,首先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在接送孩子的途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車,并著重觀察一下特種車,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師生共同準備各種玩具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的圖片或模型,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的接觸所學內容。教師準備節奏歡快的背景音樂、馬路上各種車輛的聲音,特種車的警笛聲的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的頭飾若干。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結構特點,結合小班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能力,為了更大的擴展幼兒的知識范圍,我對本課做了如下設計:首先,教師帶領幼兒做“開火車”的小游戲,很多幼兒在游戲中會發出火車鳴笛等一些類似的聲音,借此,教師趁機播放馬路上各種各樣特種車的警笛聲的錄音,并做出緊張的表情和表示這些車用途的肢體語言,音樂停游戲結束后,將幼兒帶至散落放滿各種各樣玩具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圖片及模型的教學區,讓幼兒指認剛才在音樂中都聽到了哪些車在唱歌?著重引導孩子觀察特種車,教師在孩子身邊模仿其動作,使孩子對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從聲音到外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然后出示掛圖或模型,將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內容上來,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在哪里見過他們?它們怎樣唱歌?唱歌時會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它們要在馬路上唱歌?在這里要告訴幼兒,只有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才能在馬路上唱歌,因為警車是警察叔叔抓壞人用的,如果車開慢了,追不上壞人,壞人跑了就會做壞事的;消防車是用來救火的,如果消防車開慢了,火越燒越大,后果是非常嚴重的,而救護車是用來搶救病人的,更不能開慢了,所以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都有非常重大的任務,它們唱歌是為了告訴大家:我有任務,很緊急,快讓開,請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在孩子較清晰的理解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可深入引導幼兒:什么情況下這些車輛會在馬路上出現呢?又是誰通過什么樣的方式給他們這么重大的任務呢?出示110、119、120電話號碼,讓幼兒知道110是警車電話,119是火警電話,120是救護車電話,同時要告訴幼兒這些電話不能隨便打。
活動延伸:通過游戲《會唱歌的車》,讓幼兒每人戴一個頭飾扮各種特種車,教師結合課件或圖片講述某種車去完成一件事,扮演特種車的幼兒就模仿叫聲去執行任務。如:教師說:“兔子家失火了,請速救火。”由扮演小兔子的幼兒拿起火警電話119的圖片,扮119的幼兒就模仿發出消防車的警笛聲救火,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各種特種車與執行的任務一定要一致。
生活活動:在日常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馬路上的設施、車輛及人們的活動,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身安全。
環境創設:在美工區張貼汽車圖片展覽及汽車模型展覽區。110、119、120等特種車掛圖及撥打的電話號碼標志。
家長參與:請家長隨機的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使幼兒具有初步的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