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品店》說課稿(精選2篇)
《小小食品店》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小小食品店》,是湘教版一年級上冊的第二十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理念四個方面來說說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欣賞各種食物,使他們感受到食物的造型、色彩之美,大膽發(fā)揮想象的創(chuàng)作。
一、教材分析《小小食品店》這一課針對兒童心理特點,以兒童喜歡的食品為題材貼近學生生活,通過模擬商店經營這一游戲,提高學生對形、色的鑒賞能力,拓展學生的想象和表現空間,把美術和生活有機聯(lián)系,增強學習美術的信心。
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食品的色彩和造型的特點,提高對美食的興趣與欣賞水平。
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大膽的用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社會生活,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大膽想象,通過不同的表現方法,畫出各種有趣的食品。
難點:食品的造型和創(chuàng)新,體驗社會生活。
四、教學準備收集有美食圖片,水彩筆等工具,播放視頻
五、教學過程
(一)觀看食品店圖,認識食品的名稱,導入新課。(3分鐘)
(我會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上一堂神奇的課,你們的`小眼睛看黑板,老師帶領你們一起認識食物。我會出示趣味性的卡通人物【店老板】以提問方式和小朋友們一起互動。)
(二)揭示課題。(3分鐘)
(我會把今天的課題小小食品店貼在黑板上,老師今天和小朋友一起來開食品店。)
(我會問:看了這么多好吃的食物,請個小朋友說一說喜歡吃什么,看誰的小手舉得最好?)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理念:通過觀看認識各種食品圖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欣賞食物創(chuàng)新圖片。(5分鐘)
(我會說: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很多神奇的食品,現在讓我們去看。
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她可愛嗎?,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更可愛的食物)
【我的設計理念:提高學生對食物造型的認識,大膽想象創(chuàng)新。】
(四)認識生活中食品的安全知識。(6分鐘)
(認識食品標志,提問:小朋友猜猜他是誰呢?)
[設計理念:以學生的現實活動和社會實踐為基礎,把美術和生活有機聯(lián)系,認識食品安全。]
(五)食品創(chuàng)新培養(yǎng)鑒賞能力,播放趣味食品。(5分鐘)
(提高學生對形、色的造型欣賞。)
(六)擴展對百科食物的認識。(3分鐘)
(帶領學生認識新的食物,激發(fā)對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設計理念:拓展學生的想象和表現空間,體會手能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和創(chuàng)作熱情。]
學生作業(yè):(現在老師的食品店要進貨了,請小朋友們來幫忙,用你們神奇的小手畫一畫那些可愛的食品們。)(5分鐘)
(七)要求:
1、用鉛筆,水彩筆,蠟筆作畫。
2、畫一畫自己喜歡的食品,發(fā)揮想象力。
3、展示學生作品,生生互評。
小結:把生活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手真實地表現出來。
希望小朋友們以后要更加關心生活、了解生活、做一個生活上的有心人。
《小小食品店》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小小食品店》這一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湘版)中的第二十課。本課針對兒童心理特點,以兒童喜歡的食品為題材,既貼近學生生活,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有。本課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陶泥或橡皮泥等可塑性材料,通過揉、搓、捏、壓、印等基礎技法進行多種“食品”造型,拓展學生的想象和表現空間,體會手能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將童稚娛樂活動融于美術學習活動中,做到了在玩中學、寓教于樂,因而學習任務易于達成。
二、說教學目標
由于這一冊是新課標實驗教材,根據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主張合作與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我為《小小食品店》這一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通過模擬商店經營這一游戲,提高學生對形、色的鑒賞能力。在動手制作、經營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往來,體驗生活的樂趣。
三、說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情感產生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我在教學中采用游戲方式,游戲分四組,自由組合,擺上陶泥或橡皮泥,起好店名,每組設店長、營銷員、設計師等職,并給每組發(fā)十張簽有本組店名的紅花卡片,以備購買其他組食品。(要求此十張紅花卡片必須全部用以購買其他組食品。)
(二)抓住中心,逐步拓展。
老師以食品制作大師的身份出場,展示各款食品,讓學生談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形狀、顏色、味道)。然后,我抓住學生看過令人垂涎欲滴的豐富食品后躍躍欲試的創(chuàng)作熱情,放手讓學生嘗試制作,使他們在玩中發(fā)現問題。針對問題老師加以引導,并示范制作的基本技法:揉、搓、捏、壓、印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和技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課堂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在《小小食品店》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考慮到學生參與的“面”與“度”,采用讓學生自己感受,再小組討論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夠動手、動腦、動嘴,相信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個性能得到張揚,能力也能得到極大提高。
(三)回歸主題,情感升華。
激發(fā)興趣與拓展活動結束后,同學們應該作好自己開店前的準備,用各種方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各種食品的制作上,并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加工裝飾以達到美化效果,體現出自己食品的特色。學生的情感也在教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得到升華。
(四)交流評價。
各組店員互相交流,欣賞各自的食品。同時完成十張紅花卡片的采購任務。要求說出購買的理由,然后清點各組紅花,比一比哪組紅花最多,授予“最佳食品店”獎。
(五)余音繚繞,快樂結束。
為了能讓美術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準備通過頒獎和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形式,讓本堂課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這樣既是為了使美術教學與生活融合,也是為了讓學生能記住這堂生機盎然的美術課,對美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本堂課的教學,從游戲開始到記者招待會結束;從教師的適時點撥到學生的自主參與;從圍繞中心到拓展延伸,無一不體現了“趣”字,這是我對這堂課設計的重心所在,更是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時代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