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歸來的說課稿(通用3篇)
大雁歸來的說課稿 篇1
說教學目標:
1、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積累關于大雁的一些科學常識。
2、品讀課文,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主旨。
說教學重難點:
1、體會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
2、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幾個難句。
說教學步驟:
一、導入
每當蕭瑟的秋季,仰視寥廓的萬里霜天,時常可見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飛行的鴻雁,它們常常組成整齊的行列,劃過天空,在藍天留下美麗的詩行。今天我們學習《大雁歸來》,看看這篇文章能為我們增添哪些有關大雁的知識。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大雁的生活習性。
2、大雁的生活習性,在文章中又寫到了哪些內容?
三月,大雁歸來;
大雁的覓食;
大雁的集會。
3、跳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作者筆下的大雁是怎樣的大雁?
南飛的大雁冬季的大雁歸來的大雁孤獨的大雁春天覓食過程中鳴叫的大雁四月夜間群居的大雁向大地灑下野性詩歌的大雁
4、再一次跳讀課文,找到滲透在字里行間的表明作者對大雁的喜愛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5、請你把文中具體描寫大雁的句子連綴成文,來讀一讀,感受畫面,感受美。
三、課文探究
1、作者用如此優美的語言來描寫大雁的歸來,他想告訴大地上的我們什么呢?
2、在同學們討論發言之后,介紹《沙鄉年鑒》的相關內容。
在這部作品中,奧爾多·利奧波德描述了自己在遠離現代生活的簡陋鄉舍中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在美國大陸各地的游歷經歷。在此過程中,他也持續思索著人類與他們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間的關系,試圖重新喚起人們對自然應保有的愛與尊重。
四、課文拓展
1、請回顧學過的詩歌,積累有關寫“雁”的詩句。
2、一行大雁乘風而起,那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看配樂圖片,介紹畫面(注意說明的順序)。
3、展示、評價。
五、課后作業
1、請從課后“讀讀寫寫”中任選五個詞語,寫一段話。語言要生動,字數在150左右。
2、完成練習冊的相關練習。
大雁歸來的說課稿 篇2
一、說目標
本課我確定的目標是:
1、默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概括課文對大雁做了哪些描寫,了解作者筆下大雁的個性特點。
2、品讀課文,揣摩文中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感受作品濃郁的抒情色彩。
3、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激發學生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
確定以上目標基于三個方面的理解。
1、基于對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明確指出:欣賞文學作品,應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閱讀說明文時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篩選主要信息,讀懂文章闡述的事理。
2、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大雁歸來》所在的單元都是闡釋事理的說明文,編排本單元的目的是體現求真、嚴謹的科學精神,通過大雁歸來,這些自然現象理解所蘊含的科學道理。
3、基于對學情的理解,八年級學生已經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通過默讀篩選信息來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夠通過品讀具體的句子來談自己的感受,能夠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這一學段在前面幾篇課文中學生掌握了學習說明的方法,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基于以上三點,我確定了以上三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本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創設情境法、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深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通過問題引導法讓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繼而我采用點撥法,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閱讀體會,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古人說過“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我設計讓學生采用默讀法來篩選主要信息。用品讀法讓學生領悟作者的抒情筆法,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準備用六個教學環節來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努力變教為導。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動物,喜歡的原因,以此引入大雁是老師喜歡的動物,從而引入課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平等的對話,建立與學生平等的學習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第二環節:默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學生在默讀中,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篩選信息的方法,來把握文意。本單元的單元目標要求篩選主要信息,此環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讀懂文章闡述的事理,為后面的品讀環節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品讀課文,感受濃郁的抒情色彩。通過前面的默讀,學生對課文的大意有所了解,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抒情句子的品讀,揣摩作者的情感,領悟濃郁的抒情色彩,從而感受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它們命運的關注,為學生學習本文的主旨奠定基礎。
第四環節:合作探究,領悟主旨。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合作、探究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和作用。新課標指出要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本環節重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過對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應該保護動物,愛護環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正確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第五環節:課堂延伸:請你為保護動物擬一條宣傳標語。語文課程標準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此環節通過寫宣傳標語,讓學生在寫的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通過學生展示寫的內容結束全課,以此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第六環節:布置課外作業觀察你所喜愛的一種小動物,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一下它的習性,表達自己的感情。將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學生在通過觀察后,培養學生學習作者求真、嚴謹的科學精神,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說課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指導!
大雁歸來的說課稿 篇3
說教學目標
1、把握內容,了解大雁知識。
2、品味語言,感受愛鳥情懷。
3、激發感情,珍愛野生動物。
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感知課文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著重理解作者對大雁傾注的感情。
3、感受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
說教學方法
濃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間充滿愛鳥之情。作者對大雁的遷徙飛翔由衷欽敬,為大雁擔驚受怕,為遍體創傷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傷哀痛,為大雁歸來而欣喜歡樂,對大雁的種種鳴叫聲由衷喜愛。學習本文抒情的語言,重在朗讀,體會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學習使用最得體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情感。
說教學時間
1課時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國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者利奧波德把大雁看作與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品賞他的科學文藝散文《大雁歸來》。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
教師出示學生學習的內容。【精品教案】
1、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大雁哪些個性特點?
明確:文章描寫了3月大雁的歸來,覓食前后的鳴叫,孤雁,4月間群居沼澤時的鳴叫,即歸來、覓食、集會。
大雁是具有靈性的候鳥,是報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聯合觀念。
2、讀完本文后你獲得了有關大雁的哪些知識?
明確:①來的季節是3月春天。
②飛行的路線是筆直的。
③3月的大雁一觸到水就叫,喧嚷。
④11月份的大雁一聲不吭。
⑤愛尋食玉米粒。
⑥常以六只或六的倍數列隊飛。
⑦4月的夜間,大雁會一陣陣喧鬧。
預設學生行為:學生自主學習,并做好圈點標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局部探究
本文是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結合,請同學們選擇這三點中的一點,進行研讀。
1、探究知識性。
明確:飛行路線之直,雁隊的數字分析等知識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詣的發現,為人們聞所未聞。
2、品味形象性。
明確:本文多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筆下,躍然紙上,聲情并茂。
如:春雁歸來時的熱情低語,向水洼池塘問好,覓食前后鳴叫,似乎先有場辯論,返回后還會論述食物的價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澤集會、發言,激烈地辯論,深沉地總結,稀疏地談論,形象的描寫,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另外,襯托手法的運用也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襯托大雁的堅定不移,烏鴉襯托大雁飛行路線筆直。
3、感受抒情性。
體會下列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⑴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品析:飛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了冬日的嚴寒,香蒲乃至萬物迎來春天,欣欣向榮,生動形象。
⑵在我們的農場,可以根據兩個數字來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種的松樹和停留的大雁。
品析:這表現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珍視之情。
⑶這些孤雁是傷心的單身……它們是喪失了親人的幸存者。
品析:作者為孤雁而感傷,為它們失去親人而悲哀傷痛,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槍殺大雁者的反感乃到憤恨。
⑷每年3月,它們都要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實現這個基本的信念做賭注。
品析:大雁用生命實現聯合的信念,而人類卻遙不可及,表現了作者對大雁贊揚、欽佩、崇敬之情。
⑸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3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品析:遷徙中的大雁,它們的鳴叫,是帶著野性的詩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作者覺得大雁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大雁是人類的朋友,他喜歡大雁。
預設學生行為:學生分小組討論,賞析,談感受。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品味精美語言的能力,并感悟作者的愛鳥情懷。
四、總結拓展
與一般的動物觀察者不同,本文作者對鳥兒有一份詩人的情懷。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遷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詩意的,它們像人一樣組成一個家庭,有著人一樣的親情,團圓的時候,它們歡呼著旅行,喧鬧著覓食、集會;孤獨的時候,它們憂郁地鳴叫,徒勞地尋找著失去的親屬。它們的到來,宣告了春天的回歸,它們的鳴叫則使天空回響著野性的詩歌。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描寫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世界因了它們的存在才有了如許的生機和情趣,我們與它們和諧共處,這才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的最恰當的定位。
課后搜集我國境內驟減的動物種類及其資料,并寫一篇調查報告,分析其急劇減少以至滅絕的原因。
預設學生行為:學生思考、討論,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全面掌握文章內容;培養學生查找、搜集資料的能力。
五、作業設計
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保護動物,愛護環境。
可參考【寫作訓練】
預設學生行為: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六、板書設計
大雁歸來
利奧波德
遷徙:秋去春來
群居:家庭聚會
聯合:萬年全球
意志堅定、團結友愛、聯合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