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精選16篇)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2 School Life的Reading第一課時。對于這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以school lives為話題,以學習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and in an American school為載體,以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British school and an American school為任務。為了使學生對這一話題更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教學模式設置情境,有效地將單詞、句子和情景相結合,達到語言點的靈活運用和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學目標:能聽懂,會說,會讀,會拼寫單詞mixed,subject,sew,tasty,hero,close,taste and article。能根據關鍵詞和上下語境猜測課文大意。
重難點:本課是Reading的第一課時,主要為了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即通過閱讀理解文章主題,通過設計一些如true or false questions,answer questions,fill in the blanks,line the words等練習題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由于新課程標準要求大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大意就成了本課的重點。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相關內容,這就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直觀情境教學法:本課將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置語境,使學生體驗語言的真實、自然,從而培養學生組織和表達語言的能力。
2.任務型教學法: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3.活動式教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跟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將書本知識融入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的吸收、內化所學知識。
4.循序漸進,達到目標教學法: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學生缺乏語言環境。要掌握本課內容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將重點難點分解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為學生搭建一個坡度合適的臺階,幫助他們一步步實現目標。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學法:為了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必須建立體現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評價理念和評價體系。因此,教師應引進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評價體系,多角度及時準確地評價學生,使他們感受成功,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說學法
1.“發現———探究———創新”學習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引導學生自己去設計活動,得出結論。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2.合作學習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參與的機會,充分展現個性和創造性。
3.主體歸位促創新學習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標更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擺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把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努力為學生提供繽紛的舞臺,成功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嘗試。
4.注重過程,教給方法學習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比直接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接收、處理、保存、運用英語信息的過程,即“輸入———轉換———輸出”的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Step 1 Warming—up
First 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同時屏幕上出現我們平時上課、課間活動及用餐時的照片,這些照片都與同學們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很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也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產生了隨意注意。
Step 2 Lead in
利用多媒體呈現本課涉及的一些學校生活:Reading Week,driving lesson,Home Economics class,lunchtime,Buddy Club and softball game,要求學生6人一組,互相討論合作描述圖片內容。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安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而且體現“直觀情景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將課文中出現的第一幅圖片投影在屏幕上,同時提出兩個問題:Who wrote the first passage?What activity does the school have every year?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第一段錄音。
。2)布置學生自己朗讀課文,根據上下語境理解文章主題,完成教師設置在屏幕上的“true or false” questions。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采取搶答式,小組間進行競爭。
設計意圖:這兩部分的教學安排體現了“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3)用同樣的.方式學習課文第二段的內容。
(4)跟錄音朗讀課文,老師在旁指導并糾正語音。
。5)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要求學生分段細讀課文,互相合作探討找出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和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句子,并嘗試根據上下語境理解其意思,完成教師設置在屏幕上的fill in the blanks and line the words練習題。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安排體現了“合作學習法”和“發現———探究———創新學習法”,符合新課標所提倡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交流、合作、實踐、探究等方式培養其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
。6)在大部分同學能正確把握課文主題和生詞意思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合上書本再次聽錄音,并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Q1 Which subject is John’s favourite?
Q2 What can John cook now?
Q3 What can John do during the Reading Week?
Q4 What did Jim do in school last year?
Q5 How does Nancy go to school every day?What does she think of it?
Q6 What do the students do in the Buddy Club?
Q7 Why does Nancy say Julie is her hero?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如果學生脫離書本并不能很好表達出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時,教師則有必要對課文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講解,直到學生完全弄懂為止。
Step 4 Activity
將學生分成6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要求他們充分發揮個性和創造性,在life in a British school和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兩個主題中任選一個,用自己的語言去改編課文,然后每組推選一位同學上臺展現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結束學習,使他們自始至終保持積極的態度,高效率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Step 5 Homework
。1)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改寫課文內容,向好朋友介紹一下美國和英國的學校生活。
。2)要求學生多渠道地調查一下世界各地的學校生活,可以上網查詢,可以向親朋好友打聽,也可以翻看報紙雜志等。
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效果應及時地給予適度的評價,主要采用激勵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競爭的形式,對于優勝組則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充分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水平,更注重過程性評價。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積極以新課標為指導,以活動為方式,變課堂為生活,運用直觀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等使學生以生活為課堂,逐步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方法。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思路,有何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不吝賜教。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2
。ㄒ唬┙滩牡牡匚患白饔
本課是初一新教材第5單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內容圍繞著描述人現在的活動展開,讓學生學會談論人人們正在干什么。本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能通過交換對不同人物活動的描述,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
。ǘ┙虒W目標
1、知識目標: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atching.
What is he doing? He is doing homework.
Is she reading? No,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2、能力目標:
(1)、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來描述人物的外貌,并根據描述畫出人像。
。2)、能概括人物的外貌特征并根據人物特征推理出某一人物。
3、情感目標:
通過描述同學、教師或自己的偶像的外貌,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學會交換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愛好,增進情誼。
。ㄈ┙虒W重點及難點
1、掌握并運用描述人物活動和地點的詞匯:
watching, doing, eating cleaning, playing, reading, swimming, shopping, pool, school, mall, library
2、掌握并運用簡單的英語交際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atching.
What is he doing? He is doing homework.
Is she reading? No,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四)教法設計
對本課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幾種教法:
1.聽錄音。
聽音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在聽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點解釋,個別操練。
在每一堂教學中,學生總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句型、短語、句子或某一語法現象。如本課出現的一般過去時的用法等都需要教師個別解釋甚至創設語言情境進行操練和舉例,以掃除自由交際過程中的"攔路虎",為語言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3.指導學生展開情景對話。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要想辦法使人人開口,使人人都有成功感。通過對話逐步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部操練第三部分問答游戲時,猜中的同學老師給予鼓勵,激勵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
4.學生獨立操作。
首先要求學生根據師生示范獨立對話,隨后叫幾組分別站起來表演。這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舉措。
5. 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填表和動詞填空的練習,以檢查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還采用了幻燈片,對順利開展教學活動起到了很好的 輔助作用。
。ㄎ澹⿲W法指導: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如下學法:
1.養成聽的習慣。
學生要經常聽錄音,聽教師講英語,聽同學們講英語,這對學好英語大有好處。
2.科學儲備大量知識。
學生不掌握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進行很好的語言交流。所以學生必須了解語言規律,掌握豐富的詞匯,熟知語法規則,會熟練表達由各個話題而展開的交際內容。要學會在實踐中學,在應用中學,這樣學來的知識記憶深刻、靈活度大。
3.及時鞏固,反復記憶。
凡教師在課堂上所講到的語言難點,學生應及時整理,再次認識并積極使用。對前面已學過的課文,學生要有安排地經常復習,否則常常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
4.積極操練,重在口頭。
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活動,要大膽開口,創造性地說自己想說的話。課后和其他同學及時進行英語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將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和語言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脫口說英語的目的。
(六)教學設計
在上新課之前先復習動詞的ing形式,和上節課的重點句型。通過對重點句型的變形導入新課。安排猜謎游戲幫助學生鞏固新知之新知識。然后翻開課本學習2c,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識。接下來再講2a和2b,之后是3a和3b.講解4時,難度再次加大,因為需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解圖片。于是我利用教材所給的圖片和問題進行引導,先讓學生觀察圖片,在就圖片回答問題。問題有答案之后,要求他們講述圖片,這個難度就大大降低了。最后我在就學生的講述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補充。下課前布置作業,結束課堂。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我有意識的降低教學難度,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本課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任務性教學為主,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煉,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由于缺少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足,敬請各位專家老師不吝賜教,謝謝大家!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3
外語組:
Lesson 37
(一)教材分析:
這幾天不知為什么,手邊的東西總是四處亂丟。一天大約二分之一的業余時間基本上都在找東西。因此每天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Where is my pen?” “Where is my book?”(我的書在哪里)等等,通常同事們都是用there be 句型 方位介詞做回答。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于初一人教版第十單元37課,標題為 Where is it? 由此可見,初中人教版的對話編排幾乎都是從生活中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能掌握生活中基本的常識交流。發展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本節課側重于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與應用。無論是情景對話實際應用還是考試練習,它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ǘ┙虒W目標:
知識目標: 熟練應用介詞 on, in, under, behind, near.及there be 句型。
能力目標: 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文化差異。
德育目標: 樂于為別人提供幫助。
。ㄈ┙虒W組織:
為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將全班分為兩組。一組命名為熱愛體育運動的NBA,另一組為擅長文藝活動的OSCAR。
(四)學法指導: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單詞—句子—情景對話—情景短劇—實際應用,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情景興趣教學。多以問答形式出現。
如何使用英語,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習得語言。在用中學,學中用。學會自己自主推測發現歸納提高,提高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寓素質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五)教學步驟:
1. 提問,問出主題。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問題,其共性是簡單直接明了。前三個問題都是復習了九單元有關家庭的話題。第四個問題依據地點從小到大的原則問出了很多關于”Where is it?”,并用介詞作簡單回答。在復習時,教師是位”強化記憶者“。我采取快速地口頭提問,要求學生迅速反應。這種復習方法在于培養學生在無法預先準備的真實情況下運用英語的能力。(現場演示第四)
2. 分析討論。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要求學生了解文化差異,了解英漢之間的文化差異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針對這一目標,我設計了第二個環節。提供一張圖片,讓學生盡可能地用到介詞。并提出問題:中英文在表示方位時有何區別與聯系?各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總結,陳述意見。
3. 反復操練。(a)從兩組隨意抽取兩人。一人根據錄音聽力畫圖,一人根據圖片作文字描述。(出現there be 句型)
(b) 把圖片擦掉,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參加比賽。根據記憶重述圖片。(強調there be 句型)
。╟)小組互相就圖片內容展開知識競答。題目自擬。
(d)各組總結性發言。(提出there be 句型的小組加雙倍的分值)
補充說明:教師做示范。所有內容與介詞有關,引導學生用到there be 句型。
4. 編寫短劇。 根據已有圖片提示。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盡可能使用介詞及there be 句型。小組內討論展開。教師作為評分者。評分標準為:1.介詞使用率高 2. 想象豐富,幽默詼諧。3. 結尾出人意料。
5. 擴展練習。 以上所學內容著重于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與應用。在介詞中,in,on 的用法很多。小組收集有關in on 的其他用法。并分析以下句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著手解決問題。
(a) The window is ____ the wall. The map is _____ the wall.
(b) The apple is _____ the tree. The bird is ____the tree.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4
。ㄒ唬┙滩姆治觯
這幾天不知為什么,手邊的東西總是四處亂丟。一天大約二分之一的業余時間基本上都在找東西。因此每天使用頻率的一句話:”Where is my pen?” “Where is my book?”(我的書在哪里)等等,通常同事們都是用there be句型+方位介詞做回答。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于初一人教版第十單元37課,標題為Where is it?由此可見,初中人教版的對話編排幾乎都是從生活中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能掌握生活中基本的常識交流。發展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本節課側重于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與應用。無論是情景對話實際應用還是考試練習,它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ǘ┙虒W目標:
知識目標:熟練應用介詞on, in, under, behind, near.及there be句型。
能力目標: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文化差異。
德育目標:樂于為別人提供幫助。
。ㄈ┙虒W組織:
為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將全班分為兩組。一組命名為熱愛體育運動的NBA,另一組為擅長文藝活動的OSCAR。
(四)學法指導: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單詞—句子—情景對話—情景短劇—實際應用,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情景興趣教學。多以問答形式出現。
如何使用英語,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習得語言。在用中學,學中用。學會自己自主推測發現歸納提高,提高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寓素質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ㄎ澹┙虒W步驟:
1.提問,問出主題。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問題,其共性是簡單直接明了。前三個問題都是復習了九單元有關家庭的話題。第四個問題依據地點從小到大的原則問出了很多關于”Where is it?”,并用介詞作簡單回答。在復習時,教師是位”強化記憶者“。我采取快速地口頭提問,要求學生迅速反應。這種復習方法在于培養學生在無法預先準備的真實情況下運用英語的能力。(現場演示第四)
2.分析討論。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要求學生了解文化差異,了解英漢之間的文化差異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針對這一目標,我設計了第二個環節。提供一張圖片,讓學生盡可能地用到介詞。并提出問題:中英文在表示方位時有何區別與聯系?各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總結,陳述意見。
3.反復操練。(a)從兩組隨意抽取兩人。一人根據錄音聽力畫圖,一人根據圖片作文字描述。(出現there be句型)
(b)把圖片擦掉,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參加比賽。根據記憶重述圖片。(強調there be句型)
。╟)小組互相就圖片內容展開知識競答。題目自擬。
(d)各組總結性發言。(提出there be句型的小組加雙倍的分值)
補充說明:教師做示范。所有內容與介詞有關,引導學生用到there be句型。
4.編寫短劇。根據已有圖片提示。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盡可能使用介詞及there be句型。小組內討論展開。教師作為評分者。評分標準為:1.介詞使用率高2.想象豐富,幽默詼諧。3.結尾出人意料。
5.擴展練習。以上所學內容著重于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與應用。在介詞中,in,on的用法很多。小組收集有關in on的其他用法。并分析以下句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著手解決問題。
(a) The window is ____ the wall. The map is _____ the wall.
(b) The apple is _____ the tree. The bird is ____the tree.
There is an apple ____ the radio. I heard the news ____the radio.
(d) There ____ a book and two boxes on the desk. There ___ two boxes and a book on the desk.
6.知識升華。(a)NBA組對現場一位教師進行描述,OASER組進行猜測。依次進行。
。╞)假如你是一位動物園導游,你能否現場示范?你可能欠缺什么方面的內容?
7.作業:第六部分的b部分。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5
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from the . I have taught English for over ten years and I like my students. Today, I will talk about 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Go for it Junior English Book .There are 6 periods to finish this unit. I will talk about the first period with the following parts..
I.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unit 9 as well as about the past events.
By using the Simple PasT Tense,which is essential in junior English,students will
talk about their past.This topic is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and places they have
visited on their vacations.So it helps bring back their memories and learning
motivations.
II. Students’ characteristic
Although the Junior 1 has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almost a year and are having
some basic knowledge. Because of living in China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tudents are learning English impassively and irregularly. But The junior 1 has showned themselves very creative,capable and of plasticity as they’re doing so well in what they’re interested in such as games and CAI.
III.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Knowledge objectives
a.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ad, to spell , to understand the vocabulary correctly.
b. To help th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2.Ability objectives.
a.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b.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uning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 .
3.Emotion objectives
a. To train the Ss to cooperate well in groups and in pairs.
b. To be interested in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IV. Teaching Key Points
1. Key vocabulary
New York City camp summer camp museum
2. Key structures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I went to…
V. Teaching Difficulty
Learn the key structures
VI. Teaching Methods
1. Task-based method
That’s to say I’ll let the students finish 1 listening task and make short dialogues along with the actions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s.
2. Communication method
I’ll set up a dream and ask students to pretent themselves as reporters. This way, the students can say freely and needn’t to worry about making mistakes.
VII. Learning Methods
1. Listening—speaking method
2. Communicative strategy
We all know that the best ways to learn English well are to imitate,to practice,to listen,to speak and to communicate more constantly.
VIII. Teaching Aids
In this lesson, the CAI, cassette, a tape recorder will be used.
X. Teaching Procedure
I’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part. It consists of 5 steps.
Step 1 Warm – up and review
1. Make a free talk between T-S.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And what did your best friend do yesterday?
2. Write down the past tenses of the verbs that I show in CAI.
Purpose: this step is in order to review what the students have learnt in Unit 9.That way, I can lead them into the new lesson smoothly. I think It’s usual but pratical.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 lead—in: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Did you dream last night? What did you dream? Where did I go on vacation in my dream?
b. CAI shows many pictures of my dream,which are also the activities in 1a .
c. Ask students to read and spell the new phrases.
d. Do 1a. Match the activities with the pictures (a—g).
e. Play a guessing game: I will show some jigsaws of each picture and have the students to guess. I will praise the student who answers more quickly.
Purpose: I put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into a dream in order to prompt them to find it very interesting to learn English.. By CAI, students can match the vocabulary with the real things directly and master them easily.
Step 3 Listening practice
a. Tell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people (1—5) in the picture.
b. Play the recorder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c. Play the recorder again, students imitate the conversation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Pay attention to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Purpose: this is a basic and necessary step, which develops the students’ skills of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tep 4 Pairwork
a. T—S: where did Tina go on vacation?
She went to the mountains.
b. 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pairs as we 1c. Then they will come to the platform and click on the number to choose a picture and act it out randomly
Purpose: “Task-based”teaching method is used here to develop the students’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 This step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o consolidate the key structure and It can develop students’ skill of speaking and sense of language.
Step5 Production
Have students pretent to be reporters to interview anyone they want to ask about their vacation.
Purpose: After learning 1a—1c, it’s time to extend what they learnt just now and give the students a free space to show their abilities. With the real situations, students will feel easy and successful during this part. By way of communication, th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how to use the key structure better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firmly.
Part XI Homework
Do a survey and write a report about the classmates’ vocation.
Purpose: I think homework is so important that the students can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they can in class or after class.I set this step in order to practice students’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Blackboard Design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6
尊敬的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要研說的是牛津版初中英語8B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我將從教學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資源開發這七個方面進行研說。
首先是教學分析。
分為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讓我們先來看看教材地位和作用。Unit4屬于8B的第二模塊“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權利和責任),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Welcome to the unit”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以“A charity show”為中心話題展開教學內容。它不僅是第四單元的話題導入,也為后面的教學環節做好熱身準備。通過本課時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如何組織一場慈善演出,如何為需要幫助的捐款,籌集物資,以此來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1.知識目標:幫助學生學習和了解中國的一些慈善機構的名稱和他們的作用。2.技能目標:能夠為慈善義演設計一張海報。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心以及樂于助人的精神,激發學生對參與慈善活動的興趣。本課的重點是掌握“四會”單詞cat ,charity, fund-raising, advertise和詞組give out, raise money, charity show。難點是:讓學生熟悉不同的提建議方式并熟練運用。
第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大多數具備一定英語能力,也養成了一些學習習慣。學生們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已了解一些慈善機構的名稱和作用。而且,早在初一7A第五單元就涉及過為“希望工程”捐款的話題。另外,我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舉行慈善義賣的活動來為需要幫助的人籌款。這些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都為學生們學好這一課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慈善”這個話題畢竟離我們的初中生有點遙遠,有些學生會覺得陌生。所以,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創設適當的情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多樣的教學任務,從而吸引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
第三,教學模式。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任務型教學和合作教學三種模式。情境教學體現在話題的導入和慈善機構的介紹;任務型教學體現在聽說練習中;合作教學體現在學生討論和海報的制作。這三個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第四,教學設計。
首先,我會呈現我校學生義賣活動的照片和播放一段我!癇ig Face”樂隊為某位身患重病的學生舉辦的募捐晚會是視頻,根據視頻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從而導入我們本課的話題“慈善義演”。接下來,我會以“如何組織一場慈善義演”為線索展開教學內容。告訴學生要成功地舉辦一次慈善義演需要做好以下準備:1.學習慈善機構名稱和作用;2.了解有哪些募集活動;3.如何成為一個好的主持人;4.為慈善演出提出建議5.制作一張宣傳海報。這些內容分別體現在“猜謎、討論、聽、說和活動”這五個教學環節,具體步驟如下:
Step1:Guessing game:
1.呈現四個中國慈善機構的描述,讓學生猜一猜它們的名稱。
2.向學生介紹一些國際性的慈善組織。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的`方式介紹慈善機構,可以增加這個環節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補充國際性的慈善組織是為了第五單元的教學埋下伏筆。
Step2: Discussion:
1.呈現在四川雅安地震中失去家園人們的圖片,然后提出問題:What can we do for the poeple?/ How can we do it?學生兩人為一組進行討論。
2.呈現書上61頁A部分的四張圖片,并幫助學生進一步描述,完成相關的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討論,自然過渡到書上61頁A部分的教學內容“Fund-raising activities for charity”了解慈善募集活動,并且課文中出現的一些四會單詞和詞組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呈現。
Step3:Speak-up:
1.向學生介紹幾種提建議的句型,并結合A部分的慈善募集活動反復操練。
2.在班級學生中進行一個調查,內容是“If you have pocket money, which charity do you support? & Why?”
3.在學生發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我會結合書上61頁A和B部分的內容讓學生以兩人為一組編寫對話并表演給大家。
設計意圖:通過口頭表達這個練習,一方面讓學生能熟練掌握提建議的句型,另一方面結合慈善機構和募集活動的內容編寫對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Step4: Listening & Acting:
1.呈現漫畫中兩位主人公Hobo和Eddie,讓學生猜猜他們在干什么?從而引出單詞“host”和“microphone”
2.播放Hobo和Eddie的對話,讓學生根據對話內容回答相關問題。
3.要求學生朗讀對話并分角色表演。
設計意圖:這個教學環節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模仿能力。在聽說的共同作用下,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動”起來,而且這個任務對于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也能輕松完成。
Step5:Activity:
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為他們支持的慈善機構制作一張慈善義演的宣傳海報,并向全班同學展現。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活動,加強了同學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把本課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另外,這個環節又為本單元的Main Task寫作課提前做好鋪墊。
第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我是根據教學步驟設計的,以慈善義演為線索展開,由淺到難,層層遞進。
第六,課堂評價。
關于課堂評價,我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評價學生。其中制作海報的環節中還包括了學生間的互評,評一評哪組的海報最完美。另外,我還增加了一個課后評價(回家作業)。
第七,資源開發。
我主要從兩方面進行開發。
1.教材資源的開發,單看課本的教材內容,其實很簡單,為了豐富教學內容,我在具體的教學步驟中進行了開發和拓展。
2.主體資源開發體現在學生的互幫互助上。比如在教學活動中,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協助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完成相關任務,從而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棵完整的知識樹,也是我整個說課的內容和思路。希望我的這棵智慧樹能幫助學生擁有一顆慈善的心。最后,我將以已故巨星邁克.杰克遜的公益歌曲“Heal the world”來結束我的本次說課。謝謝大家!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7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第二冊"Unit 6 Holidays",整個說課我將分四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
一、說教材
本單元主要圍繞"談論節日里所做的事情"這一話題展開教學。這一單元的內容體現了濃郁的東西方文化特點,是一個學生十分感興趣的話題。這里涉及了十個東西方節日,和三個四會句型及一個三會句型。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了New Years Day,Spring Festival,May Day,Childrens Day,National Day五個節日,及三個四會句型和一個三會句型作為第一教時的教學內容。在這些節日里,只有Spring Festival是學生沒接觸過的,其余四個節日學生都或多或少接觸過了,因此我將節日中人們的活動及四個句型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處理。在句型的操練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東西方文化的特點。
二、說教法
1.英語學習的目的重在更好地運用語言于實際的交流之中,單調地重復課文內容或機械地操練吸引不了我們的學生。為達到交流的目的,我采用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在課堂上我盡量創設真實或比較真實的語言交流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語言交流,從而習得語言。
2.結合本課的句型特點和重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選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在不斷參與競爭、團結合作的互動環節中滲透"你才是學習的主人"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使學生學到的是學習的方法,提高的是學習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詞不離句,句不離境
在英語教學中提倡習得。"習得"是指由于處于某種語言環境而隨意地學得此語言的潛意識過程;而"學習"往往是指有意識的學習過程。我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境,注重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自然而然習得語言。
上課伊始,我通過和學生的自由對話引出課題,接著播放了"Happy New Year"這首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來營造一個節日的情境。讓學生在歌聲及動畫中理解和學會第一個節日New Years Day.其他節日我也通過圖片和動畫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在和學生的談論中讓他們理解和掌握單詞的音、形、義。
在句型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和學生聊天的情境,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下和學生就節日進行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引出新句型,這些句型大都是學生已經掌握的,在這一課中只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句型來進行有關節日的詢問。在談論New Years Day時由我引出句型。接下來的幾個節日,我出示圖片,讓學生進行談論。還為學生設計了一個猜節日的游戲,讓他們在詢問同學和老師的真實情境中熟練地掌握這些句型。
。ǘ┤蝿赵O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突破難點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在本課的難點突破上,我采用多個任務層層推進,逐步突破難點。在這一課中,對于學生來說節日中人們的活動及如何詢問是難點。我首先通過唱歌及和學生討論有關新年的活動為任務引出句型;接著通過學生問我有關春節的時間及活動的任務,讓學生嘗試使用新句型;然后通過調查剩余三個節日的活動,讓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熟練掌握;最后我設計了一個猜節日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所學的句型和短語。這四個任務形式各異,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前一個任務是后一個任務的基礎,在難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讓學生不知不覺突破了難點。
。ㄈ┳⒅貙W生學習策略的培養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
在單詞教學中,我通過音標的出示,指導學生如何根據語音規律來認讀和記憶單詞。
在句型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和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在New Years Day 的教學中,我通過詢問學生,無形中給學生示范了這一學習的方法,接著讓學生采用這種方法來學習Spring Festival,最后在其余三個節日的教學中,我為學生設計了探究式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詢問和思考,學會主動去獲得信息,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教學完句型后,我還設計了一個猜節日的游戲活動,通過這個游戲活動,不僅為了讓學生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還為了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來解釋英語的方法。平時學生在解釋一些模糊的知識時,總習慣借助母語,有時這會給英語學習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解釋英語的方法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
。ㄋ模┞牎⒄f、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現在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注重學生聽說讀能力的培養,這使學生進入中學后很不適應中學的英語教學。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應更多地注重學生寫的能力的培養。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寫的練習:一個是在新句型出示后,讓學生在調查節日的過程中完成表格,讓學生對句型的掌握落實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還有一個是在教學的最后,我設計了寫一篇關于自己最喜歡的節日的小作文。這個任務看似比較難,學生平時很少進行這種寫的訓練。但其實在本課的句型和節日都學習完后,學生已有了積累,我再通過部分單詞的提示,相信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8
介紹教材
首先我上的是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而《Travelling》這一節,是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含2個部分:
一是了解國外城市的旅游勝地和一些受歡迎的景點;
二是熟悉人們在不同景點從事的各種活動。
學習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應該達到一下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與旅游相關的一些交際用語,并掌握重要語言點。
能力目標: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能力。
情感目標:促進學生對大自然以及人文地理的熱愛。
學情分析
重難點剛才已經說到,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通過小學和七年級對于英語的學習,學生們已經對國外文化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比如一些常用習語以及一些在公共場合的.交際用語,但是學生們對于國外的人文地理知識還不是很了解,因此我把本節課教學重點設置為學生通過閱讀對話等方式,在掌握重要短語和句子結構同時,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教學難點設置為通過小組討論,了解國外城市的景點,并通過討論熟悉人們在不同景點從事的各種活動。
教學方法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說一下我的教學方法,我用的“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通過自學質疑、小組討論、展示評價和鞏固深化四個階段的逐步進行,讓學生在收獲快樂的同時獲得新知。在教學中教師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學生扮演學習的活動者,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并運用投影儀,幻燈片,Flas*和圖片等教學輔助設備來加強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簡單地說下我的教學思路:
Step one:lead in
1.Show a picture
T: Look! This is a beautiful picture, right? (Ask questions)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season do you think it is?
2.Guessing Game:
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of interesting places I’ve visited before, please guess what places they are. (Students do the guessing game)
3. A Braining Storm
Showing the pictures.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Step Two:Presentation
1. Show the pictures of other six places of interest on the Page 25.
--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pronunciation.
--Lead them to read the names of places and countries.
2. Test your memory
Show the pictures randomly, students say the names loudly.
1. Group game
(1) Four students a group, practice the following dialogue one by one.
I would like to visit … What about you?
(2) First practice, and then ask some groups to act it out.
2. Match
1.match the places with the countries.
2.Students say more sentences about the places using the word “symbol”
3. Do Exercises
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the places we’ve learnt.
Step Three:Dialogue-making
1. Things to do when traveling
2. Pair Work
(1) T: Till now, we’ve learnt so many places and things to do. Could you please use both of them to make a dialogue like this?
(2) Students practice making dialogues in pairs using different places and things to do to replace the underlined parts.
(3) Students act the dialogue out before the whole class.
Step Four: Comic Strip
T: It’s spring now. Traveling is really great fun. All of us like traveling, so does our friend Eddie. He also wants to go on a trip.
1.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does Eddie want to go?
2. Students read the dialogue by themselves, answer more questions
3. Show Time
First the students practice in pair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Step Five: Discussion
-- Do you think “A heavy bag is suitable for traveling”?
-- What things do we need to take with us when we go on a trip?
(Students first discuss in pairs,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You can choose any tourist attraction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 partners.Students first practice in pairs, and then act the dialogue out.
Step Six: Homework
1.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2. Collect some postcards or photos of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3. Look fo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m on the Internet.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on your note book.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9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第三冊第50課,本課為口語閱讀課,整個說課我將分三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茫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ǘ┙虒W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ㄈ┲攸c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采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采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了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了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后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達到了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2、導入與指導: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后問學生:看了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發了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欲 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認為采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3、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后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后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后對于這篇關于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4、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后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
。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了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5、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后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并能向他人學習。最后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后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6、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后,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了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10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90%的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通過課下的反饋了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0
Lesson 37
。ㄒ唬┙滩姆治觯
這幾天不知為什么,手邊的東西總是四處亂丟。一天大約二分之一的業余時間基本上都在找東西。因此每天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Where is my pen?” “Where is my book?”(我的書在哪里)等等,通常同事們都是用there be 句型+方位介詞做回答。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于初一人教版第十單元37課,標題為 Where is it? 由此可見,初中人教版的對話編排幾乎都是從生活中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能掌握生活中基本的常識交流。發展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本節課側重于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與應用。無論是情景對話實際應用還是考試練習,它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ǘ┙虒W目標:
知識目標: 熟練應用介詞 on, in, under, behind, near.及there be 句型。
能力目標: 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及創造能力。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文化差異。
德育目標: 樂于為別人提供幫助。
(三)教學組織:
為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將全班分為兩組。一組命名為熱愛體育運動的NBA,另一組為擅長文藝活動的OSCAR。
。ㄋ模⿲W法指導: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單詞—句子—情景對話—情景短劇—實際應用,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情景興趣教學。多以問答形式出現。
如何使用英語,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習得語言。在用中學,學中用。學會自己自主推測發現歸納提高,提高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寓素質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五)教學步驟:
1. 提問,問出主題。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問題,其共性是簡單直接明了。前三個問題都是復習了九單元有關家庭的話題。第四個問題依據地點從小到大的原則問出了很多關于”Where is it?”,并用介詞作簡單回答。在復習時,教師是位”強化記憶者“。我采取快速地口頭提問,要求學生迅速反應。這種復習方法在于培養學生在無法預先準備的真實情況下運用英語的能力。(現場演示第四)
2. 分析討論。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要求學生了解文化差異,了解英漢之間的文化差異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針對這一目標,我設計了第二個環節。提供一張圖片,讓學生盡可能地用到介詞。并提出問題:中英文在表示方位時有何區別與聯系?各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總結,陳述意見。
3. 反復操練。(a)從兩組隨意抽取兩人。一人根據錄音聽力畫圖,一人根據圖片作文字描述。(出現there be 句型)
(b) 把圖片擦掉,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參加比賽。根據記憶重述圖片。(強調there be 句型)
。╟)小組互相就圖片內容展開知識競答。題目自擬。
。╠)各組總結性發言。(提出there be 句型的小組加雙倍的分值)
補充說明:教師做示范。所有內容與介詞有關,引導學生用到there be 句型。
4. 編寫短劇。 根據已有圖片提示。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盡可能使用介詞及there be 句型。小組內討論展開。教師作為評分者。評分標準為:1.介詞使用率高 2. 想象豐富,幽默詼諧。3. 結尾出人意料。
5. 擴展練習。 以上所學內容著重于對方位介詞的理解與應用。在介詞中,in,on 的用法很多。小組收集有關in on 的其他用法。并分析以下句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著手解決問題。
(a) The window is ____ the wall. The map is _____ the wall.
(b) The apple is _____ the tree. The bird is ____the tree.
© There is an apple ____ the radio. I heard the news ____the radio.
(d) There ____ a book and two boxes on the desk. There ___ two boxes and a book on the desk.
6. 知識升華。(a)NBA 組對現場一位教師進行描述,OASER 組進行猜測。依次進行。
。╞)假如你是一位動物園導游,你能否現場示范?你可能欠缺什么方面的內容?
7. 作業:第六部分的b部分。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9B Unit 4 Reading,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這單元是9B的最后一個單元。以Great people為話題展開學習,該話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討論興趣。在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學生已初步學習了一些有關偉人的知識。Reading 是一個單元的核心部分,它承載著眾多的教學任務。我將reading部分分作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為閱讀課,第二課時為語言知識學習課和練習鞏固課。根據教材的安排及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真正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我詳細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基于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To grasp som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2、To understand English idoms.
能力目標: 1、To guess general meaning from keywords and context.
2、To skim text for overall meaning and scan for details.
情感目標:To learn spirit from great people.
3、教學重點與難點:
To identify true or false statements based on the reading passage.
To extract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
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及相關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從細節分析課文,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其情感等方面整體發展。
2、采用小組學習法,擴大教學范圍。
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也可以自由組合,讓他們在互動中啟發思維。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來,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
3、運用操練法,拓寬學習渠道。
把大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過程中拓寬學習渠道。
三、學法指導:
這一節是閱讀課,九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但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所下降。針對以上學情,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和深層閱讀,幫助學生運用自主學習法來把握課文整體,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小組活動,讓每個人,尤其是那些薄弱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能動手完成一些基礎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重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討論讓他們主動去涉取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 Skim the text, answer questions:
1. Why is Neil Armstrong famous?
2. Are there any aliens on the moon?
3. What award did he get?
二 Para 1-3: Before he walked on the moon
Name
Neil Armstrong
Date of birth
on________________
Place of birth
in_________________
Experiences
at 6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49 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moved to California 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19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Para3:Read and complete the passage:
In 1962, he ____ _______ ____become an astronaut.
In 1966, he and David R. Scott _________ ___ join two spacecraf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space. But when the spacecraft began spinning ____ _____ ________, Mission Control thought it was _____ 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_, so they _______ Armstrong ____ cut the flight short, and he succeeded.
四 Para4-5: Walking on the moon
Read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1. When did Armstrong land on the moon?
2. Who did he come to the moon with?
3. What are the famous words?
4. How long did they walk on the moon?
5. What did they collect for further research?
6. What did the whole world do when Apollo 11 returned?
五 Retell the two paragraphs with the help of the six questions above:
六 Para6-7:Reports about aliens on the moon
Read and judge T or F:
1. It is said that Armstrong and Aldrin saw alien spacecraft.
2. The alien spacecraft is very small.
3. When Armstrong was on the moon, the aliens were very friendly.
七 Para8:Award for Armstrong
1.What is the Medal of Freedom for a US citizen?
2. What did Armstrong do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八 Read the passage together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right words:
Neil Armstrong took his first f_______ at six and received his pilot’s ________(執照) at 16. In 1949, Neil j_______ the navy and worked as a p_______. He was s_________ to be an astronaut in 1962. Four years later, he m__________ to join two spacecraft together in space. On 20th July 1969, he _______(著陸) Apollo 11 on the moon with Aldrin __________(成功).Neil said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________’. Armstrong got the highest a_____ that a US c________ can receive. He is the pride of the world.
九 Retell the text
Name: Neil Armstrong
Date of birth: 5th August 1930
Place of birth: Ohio, the USA
Major event: at 6: was interested in flying
at 16: got his student pilot’s licence
In 1949: joined the navy
In 1962: became an astronaut
In 1966: joined 2 spacecraf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space.
On 20th July 1969: walked on the moon
Famous word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Award: Medal of Freedom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our pride — make us realize...
Homework: 1.Recite the text.
2.Finish some additional exercises.
以上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語說課稿:9B Unit 4 Reading,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2
課題:Unit 13 Lesson50 Standing Room Only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第三冊第50課,本課為口語閱讀課,整個說課我將分三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茫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ǘ┙虒W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ㄈ┲攸c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采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采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了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了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后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達到了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2、導入與指導: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后問學生:看了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發了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認為采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3、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后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后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后對于這篇關于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4.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后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了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5、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后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并能向他人學習。最后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后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6、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后,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了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10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90%的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通過課下的反饋了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3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i will talk about my teaching idea from 6 aspects
firstly ,let me talk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about vacation plans. it is from the unit 3 of pep english < go for it> the first semester of grade 8 .this is an interesting topic for students. so all the activities in this unit are helpful to rai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his section including two periods. i will finish part 1, part 2 and grammar focus in this period .students will learn some words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know how to make vacation plans. their integrating skills will be improved .the target language is the basic for ss to learn the other contents of this unit.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learn this lesson well.
the teaching aim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junior school english syllabus' provision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as follows:
knowledge object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future plans.and learn some key vocabulary: camping, visiting and so on . use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in the daily life .
ability object :to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ability of making future plans.
moral object:students know the truth "you can’t work efficiently if you don’t have a good rest.""making a good vacation plan can make your trip happy."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i think the key points are helping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key vocabulary, understand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different forms of “b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difficult points are helping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talk about the future activities
secondly ,i will talk about the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s have learnt english for more than one year. they know some english, but some of them didn’t learn it well. especially, most of them are afraid to speak english. for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have known the pattern “be doing”. half of them can use “be” correctly. half of them can change a verb to “verb+ing” correctly. but they don’t know to use the pattern “be doing” as future. and this is what i teach in this lesson.
thirdly ,i will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as we all know,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middle school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o in this lesson i’ll mainly us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audio-visual” teaching method and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at is to say, i’ll let the s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ll give the ss some tasks and arrange six kinds of activities: watching cai, writing some activities, listening, make conversations, listening practice and group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the students will pass "observation-imitation-practice" to study language,study english language by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 multi-media computer, tape recorder, ppt and school things will be needed.
fourthly ,the important part is teaching procedure .according the theory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 will present my teaching procedure in 5 steps.
step 1. lead in
this step revises the present continue tens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she/he doing? "in pairs.
step 2. presentation
show fiv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these pictures show the students’ activities for the next vacation. i will point at the picture and say"what is she doing for vacation? she is camping." then write “camping” on the bb. ask them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then learn and explain the word “babysit”.
task 1: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four groups. ask each group to discuss to write the other three activities on the bb and add more using the “ing” form of verbs. have a competition. the group which writes the most correctly and shows the most activities is the winner.this task introduces the key vocabulary and ss start to touch 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the competition can raise ss’ learning interest.
step 3. practice
task 2:show three pictures and three activities on the screen. ask ss to listen to the tape to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activities. after they do them correctly, give them some praise. this task gives students listening practice in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spoken conversation.
task 3: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o talk about the five pictures. ask ss to use the different forms of verb “be” correctly.then some pairs act them out to check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forms of verb “be”.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ask 4:ask ss to open thei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4. look at part 2a, explain the chart and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hart and what to do.then play the tape for three tim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udents only listen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general meaning of the conversations.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ss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ivity in each conversation and write them in the chart. for the third time the ss pay attention to the time that the activities in each conversation are done and write them down in the chart.ask some ss to write their answers on the bb and check them.this task provides guided listen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step 4. summary
first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grammar focus to the students. one reads the questions, and the other reads the answers. this can check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trains their reading ability.
by ask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sum up the grammar point,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can also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e future activities.this task guides the ss to study english by thinking hard and conclusion. after that they can have a rational knowled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task 5: ask the ss to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ell the students that if they don’t have a good rest, they can’t study efficiently and making a good vacation plan can make their trip happy. so they must arrange their vacation carefully. write down their group mates’ answers in the chart in your book.
this task provides the ss a chance to use english freely. they can say the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thought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of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it trains the ss’ speaking ability. also, it guides the ss to study english by communication. another, i change the parts’ order of the text book, because this part can be delayed to the end of the class. after class, they can continue to talk about it.
step 5. 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talk about what you and your classmates are doing for your next vacation. the homework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rain their writing ability.
finally ,i will write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 on the blackboard ,students can know what they learnt in this class clearly.
that’s all. thank you!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4
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的關于初中的說課稿范文《What does he look like》,歡迎借鑒!
初中英語說課稿:《What does he look like》
1. 簡述什么是教師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師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再認識、再思考、再探索、再創造。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以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教學行為、教學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促進能力發展的一種批判性思維活動。
2.在學生數學學習評價中,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應體現哪些原則?
互動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3.課堂教學要素評價法中確定的評價要素有哪些?
課堂教學要素評價法中確定的評價要素有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行為、教學藝術、教學效果。
4.簡述發展性教師評價的主要思路。
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策略多樣化、評價標準個性化。
5. 數學學習評價的價值取向是什么?
數學學習評價應促進學生發展;數學學習評價要體現多元化;數學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差異。
6.反思型教師的優點有哪些?
①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持有“健康”的懷疑;
②有開放的心態易于接受新思想;
、劢洺逃虒W活動進行思考善于調整和改變策略與方法;.
、芙逃虒W中既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經常進行積極的反思。
7.小學數學考試命題如何體現“基礎性”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有些學校在考試命題時,出現了忽視基礎的傾向,這是很危險的。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基礎性是中小學教育最重要的最本質的屬性。從“人的發展”的角度,我們要多方位地、較全面地構筑“基礎”的框架:
1、知識與技能基礎。
2、過程與方法基礎。
3、能力基礎:具體的是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決不單單指語文學科)、團結協作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等6大能力基礎。
4、情感、態度、價值觀基礎。
8.簡述發展性學生評價的主要特征?
數學學習評價應促進學生發展;數學學習評價要體現多元化;數學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差異。
9.在新課程背景下要營造出“大氣”的課堂,三個“不要”指的是情節不要太多,環節不要太細,問題不要太碎。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5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初中英語說課稿《Unit 6 At a Farm》 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IV Unit 6 At a Farm.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sheep, lamb, goat, cow, horse, hen六個新詞..
二、說教材
本節課是單詞教學。它是在學生初步學習了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之后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新詞,感知句子What are they? They are….How many….為下節課的教學打下基礎。本課時容量大,但難度不大,并受到學生的喜愛.
三、說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
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針對學生實際,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聽、說、認、讀sheep, lamb, goat, cow, horse, hen等單詞。
(2)初步感知:“What are they? They are…. How many….How many……”等句子,學生能聽懂并理解其意思.。
2、能力目標:
(1) 能聽懂Let’s do中的指令并做出相應動作.,如Shear a sheep.
(2) 能區分農場的動物, 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認真模仿的良好習慣和主動競爭的竟識。
(2)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
學習新詞sheep, lamb, goat, cow, horse, hen, 能正確認讀.。
五、說教學難點
1.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樹立自信心。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新舊單詞卡片、錄音機、磁帶、流動小紅旗、寫句子的紙條、掛圖。
七、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模仿力強、表現欲旺盛等
生理和心理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主,以活動,合作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游戲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傳統的“授—受”的教學模式,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八、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
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 begun, half done. 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意、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
因此,在熱身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分角色演唱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這樣的導入能很快吸引住學生,同時還渲染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二)自由會話,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一個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是放松的,敢于說、敢于參與教學。教師要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我在這個環節與學生進行了朋友式的會話。It’s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 Hello !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 ? 不僅復習了舊知識,還渲染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三)呈現新知,合作互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緊張感,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外部動機,引
發他們一系列的自主活動,促進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的轉化。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Unit 6. At a Farm.”. I’ll divide you into four groups . Which one is best, they’ll get the flag, OK? Now, Let’s start.于是我提出問題Do you like animals.引入學習主題,并通過掛圖和音樂創設情景Let’s go to a farm. There are many animals自然引入新詞的學習。在呈現新知時,我尤其注意了小學生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的特點,通過對比,聽音,看動作等不同的方式引出新詞,給學生以深刻的第一印象。游戲所帶來的樂趣會使每一位參與者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游戲是兒童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用思考、情感、創造、游戲的光芒來照亮兒童的學習,那么學習對于兒童來說是可以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在操練時,我首先進行了一些機械的練習,如:“Listen, point and repeat. ”聽音、指詞、跟讀,“Look and Guess”看口形、猜單詞。同時,我更注意抓住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輔以全身反應法,如模仿動物的叫聲,或與之相關的動作(擠牛奶)等有趣的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學習生詞時感知句型,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詞”,重視對學生思維,觀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們在師生,生生,小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堂總結,及時評價。
通過對知識的小結,幫助學生將本課的信息進行加工、儲存,從而明確教學目標、重
點和難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以評價促發展,培養小組團隊精神,激勵學生大膽開口,積極活動,為小組爭得榮譽。最后做活動手冊,是一個常規練習,其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及時檢測學生對本課時掌握的程度。
九、教學總結
這節課不論是新知識的呈現,還是游戲的設計,都能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體驗感悟、游戲鞏固,是一定能圓滿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 篇16
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單元主要是談論話題“Things around the house”,其中Section A則圍繞學習“詢問物品的位置”這個本單元的重點而展開多種任務型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學會基本句型“Where’s/ Where’re ~~~? It’s/ They’re on/in/under~~~~.”和 “Yes/No”疑問句,進一步體會和學會運用“Where…? Yes/No”疑問句的用法;學會運用方位介詞“on/in/under”來表達物品的位置。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聽關鍵詞、推測詞意的學習策略,識別不同物品的位置。這樣既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居環境,熱愛自己的家,又能促使學生通過想象來設計自己理想中的房間和對好的生活習慣的重新認識。本單元與第五單元銜接緊密:由本單元“Is/Are …?”的學習過渡到第五單元“Do …?”一般疑問句的學習,最終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提高和形成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的能力,從而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根據布魯諾關于認識領域的教學目標理論以及新目標教材大綱要求,結合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目標:
(1)學習和掌握有關詢問物品位置的句型:
Where’s my backpack? It’s on/in/under/behind/next to the chair.
Are my books on the chair? Yes,they are.No,they aren’t.
Is it on/in/under ……? Yes,it is.No,it isn’t.
(2)學習和掌握有關家具類的單詞:table, bed, dresser, bookcase ,sofa ,chair ,drawer , plant , bag
(3) 學會三個方位介詞的用法:on ,in , under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判辨能力、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他們積極主動參預課堂活動和相關的課外活動,并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樂于探索和勤于動手的學習態度。
德育目標:促使學生了解和關心自己和他人的家居環境,熱愛自己的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提高的社會交際意識。
學習策略:通過work in pairs and work in groups ,聽對話貼圖,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交際策略等。
確立各目標的依據:根據英語新課標規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
教學重難點
教學突破:
通過使用方位介詞“on/in/under”表達物品的位置及學習“Where……”和“Yes/No”疑問句的用法,使學生學會區別特殊疑問句和一般疑問句。
確立重難點的依據:
新課程標準對七年級學生的要求,及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二、學情分析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學習自覺性的起點,是智慧靈感的源泉。本課的對象是剛進初中不久的七年級新生,有部分學生小學并沒有學過英語,他們對英語有著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有利因素,注重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保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各種教學活動,積極采用新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來激活他們的思維能力,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一堂課的主人。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級英語教學是整個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讓學生邁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七年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心理上,他們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這一心理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理上,他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抓住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應用能力。
三、教法設計
要想上好一節生動有趣的英語課,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以及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是關鍵所在。新課程標準也要求:英語課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學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小組競賽法、交際法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興趣吸引人,以情感培育人,以評價激勵人、以活動促進人。通過多媒體、實物、體態以及圖片等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情境,讓每一個學生參與聽、說、讀、猜、表演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習與游戲有機結合,使學生陶醉在輕松、活潑、有趣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循序漸進地、積極主動地去感知、體驗和參與合作,形成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通過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和鞏固知識,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1、情景教學法
“學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而“語言都發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因此,英語教學應當將其置于情景中,從情景教起。情景教學法強調語言在情景中的應用,使學生身臨其境,展示具體生動的形象給學生,使教學在生動活潑的情景中進行。最終讓學生通過感知具體形象,達到抽象思維的目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變被動的跟隨為積極主動自覺學習行為。在本課教學里,我主要打算用情景法來貫穿。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象、聲音、文字于一體,使教學內容更生動、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考慮運用多種電教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變難為易。
3、 交際法
學習英語,目的在于用英語進行交際。英語要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作為交際工具來學,做到學用統一。在英語教學中,要使語言形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而使口語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要達到這一要求 ,使學生能運用外語進行交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設法結合生活實際,創造交際活動情境,精心設計一些真實的情景,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提供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交流中獲得信息,習得英語。在教學中,我遵循這一原則,設計一些比較真實的情景。
4、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直接講解教學內容,而是把教學內容分解到精心設計的一系列任務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這種方法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所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都是通過一個個任務來進行,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四、教學手段
主要以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樣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學法指導
教務于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方法,發展他們的能力,讓他們通過思考,將有關知識重新提煉總結。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通過教法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應該在學法中體現,這樣才達到教與學培養能力的目的。鑒于所學單詞及句型特點及學生現有知識水平,我準備引導學生采用聽、看、讀、猜、想、說的方法來學習本課。通過聽、看,達到有所思,有所得,幫助不同階層的學生掌握學習重點;采用多表揚、勤鼓勵的評價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積極性,在知識上均有所提高。
六、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Step1. Revision
1. duty report
2. 復習unit 2所學過的物品名稱,為新課學習作鋪墊。
Step2.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游戲法教學單詞
任務一:家具名稱大搜索
活動目的:讓學生通過游戲掌握有關家具類的單詞。
活動過程:(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課本P19 的圖畫中尋找家具,規定時間內找得最多并能準確說出家具名稱的小組獲勝。
(2)在屏幕上用閃現的方式展示家具的圖片,學生邊看邊說,在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這些新詞。
語言知識:What’s this ? It’s ------.
2、 直觀法教學介詞
(1)老師拿出鉛筆和鉛筆盒,通過不斷變換鉛筆在鉛筆盒的位置,形象直觀地引出三個介詞: on, in, under
(2)學生拿出自己的鉛筆和鉛筆盒,跟著老師邊說邊做動作,通過實踐來體會這三個介詞的用法。這一過程用chant 的形式來進行,這樣既強化了記憶,又避免了機械的死記硬背。
Step 3. 師生互動,學習探究
1.創設情景聽對話,使學生學會運用聽關鍵詞和推測詞意的能力。
情景一、Jimmy 是個粗心大意的男孩,他總是把東西亂放。請你幫他把需要的東西找出來。做1B的練習。
情景二、Sally幫忙收拾了房子,結果Jimmy又找不到他的東西了。請你再幫他把東西找出來。做2A和2B的練習。
2.展示出幾組圖片,引出本課重點句型:
Where is /are-----? It’s / They’re--------.
學生兩人一組通過看圖說話的形式來鞏固和加深對重點句型的理解。
3. 投影出1B的圖片,引出本課另一重點句型:
Is the baseball/Are the books -----?
Yes, it is. / No, it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學生兩人一組,其中一人憑記憶猜猜物品都放在什么位置,另一人打開書本檢查正誤,從而自然而然地操練這一重點句型。
Step4.合作交流,鞏固提高
任務一:猜猜看
活動目的:通過猜物品的位置所在來鞏固前面所學過的重點句型。
活動過程:投影出一所空房子的圖片以及各種家具的圖片。教師提問:Where is/are-----?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選派代表來猜:Is it /Are they-----?
猜對最多的小組獲勝。
語言知識:Where is/are-----? Is it /Are they on/in/under-----?
Yes, it is. / No, it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任務二:尋寶大行動
活動目的:通過創設貼近生活的語言情景,學生自由選擇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活動過程:學生課前把自己最喜歡的一件東西收藏起來。以小組為單位,詢問其他組員把寶物放在什么地方。規定時間內找到寶物最多者獲勝。
語言知識:Where is/are-----? Is it /Are they on/in/under-----?
Yes, it is. / No, it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任務三:找差別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判辨能力,并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房間干凈整潔。
活動過程:學生看兩幅相似的圖片,圖片中有一些相同的物品,但所放的地點卻不一樣。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詢問有關物品所在的位置。學生記錄下兩幅圖片中物品位置的不同,并在班上匯報自己小組得出的結果。
Step5. Homework
設計自己理想中的房間,把它畫出來,并在旁邊加注英文說明。
這個作業的設計既促進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使課堂的知識得到了延伸,也使每位學生都得到了體驗成功的喜悅心情。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這一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一目了然,充分揭示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和操練。
確立教學程序各環節設計的理論依據:
通過復習舊知,引入新知,再利用所學的知識,由師生操練轉向生生操練,由單向操練轉向自由操練,由模仿提高到運用,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加強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個體差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充當了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組織者,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新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整節課的設計以任務型的學習模式為主,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完成各項任務,開放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充分激活了學生的英語思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語言的積累,為今后實現真正的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結
綜觀整節課的設計思路,是以任務型語言教學作為核心,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通過聽、說、讀、寫等活動,讓學生用所學語言去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發展和運用自己所學語言。整個過程立足于學生本身,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