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精選8篇)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3-07-15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精選8篇)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鈉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本節知識是鈉單質性質的延伸和發展,鈉單質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轉變為鈉的化合物,所以鈉單質和鈉的化合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只有既了解了鈉單質的性質又了解了鈉的化合物性質,才會比較全面的了解鈉這種金屬。通過鈉單質及鈉的重要化合物的學習,既復習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又為學習其他幾種重要金屬化合物奠定基礎和提供理論模式。

  2、教學目標

  根據《化學課程標準》,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實驗,學生能了解兩者性質的差異、掌握二者的轉化關系及鑒別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學習,學生應初步掌握對比、推理、歸納的能力。

  2)、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實驗和探究。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的過程,學生更容易體會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動手合作的樂趣,在交流中養成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2)、通過學習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世界制堿工業、我國化學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增加學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及學生特點和已有知識,我確定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過氧化鈉的性質,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轉化。

  教學難點:Na2O2的性質。

  二、說學情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以及鈉單質的性質等知識,能夠對化學反應的得失電子情況及離子反應的本質做出正確的判斷。在能力上,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喜歡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可以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對比,歸納出實驗結論。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確定的“課程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有助于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性質,結合以上的學情,我確定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設疑激趣、實驗探究、分析對比、理論聯系實際等教學方法。以趣味實驗→產生疑問→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

  2、學法: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的學習方法和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教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生入境

  設計“滴水生火”趣味實驗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

  第二環節:知識探究、思維培養

  1.“滴水生火”實驗探究

  通過實驗首先讓學生觀察Na2O2的樣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質。緊接著設疑:水一般用來滅火,而我們的實驗卻是滴水生火?

  棉花為什么能夠燃燒?燃燒需要什么條件?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層層遞進,將學生對Na2O2和H2O反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接著從方程式的角度對反應進一步進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價氧元素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5分鐘)

  2.“吹氣生火”實驗探究

  結合上述對Na2O2與H2O反應的探討,又引入 “吹氣生火”實驗,學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與CO2反應的產物。同時我引導學生聯系人在呼吸時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實際,講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潛水艇里作為O2的,這樣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妙趣橫生的實驗探討中,學生帶著強烈的興趣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然后在多媒體上以表格的形式總結歸納Na2O與Na2O2性質。(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8分鐘)

  為了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得以應用和鞏固提升,我設置了如下兩個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鈉著火了怎么辦?

  【交流思考2】鈉單質放置在空氣中,最終變成了什么物質?

  以上兩個問題的設置,既是對鈉的氧化物知識的.復習和運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與NaHCO3知識的教學。(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4分鐘。)

  第三環節:Na2CO3與NaHCO3性質對比

  對于Na2CO3與NaHCO3兩者溶解性差異實驗及水溶液性質的檢驗。操作比較簡單,但有些差異比較細微,除了需要用眼仔細觀察外,還需要觸摸感受。所以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采用了分組討論,實驗探究的方法。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6分鐘)。

  Na2CO3與NaHCO3熱穩定性實驗探究。我設置的是演示實驗,通過一組對比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得出兩者熱穩定性的差異。

  實驗做完后,在多媒體上的表格中總結歸中Na2CO3與NaHCO3性質對比。(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8分鐘。)

  在完成Na2CO3與NaHCO3性質對比后。我又設置兩個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如何除去Na2CO3固體中的NaHCO3?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交流思考2】如何鑒別Na2CO3和NaHCO3?

  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完成以上兩個問題,我及時給予點評、總結。(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6分鐘。)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

  此時,教學活動已接近尾聲,我啟發學生回顧、再現知識,并把本節課的主干知識寫到黑板上,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3分鐘。)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本節課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所以板書主要簡明扼要的寫出Na2O與Na2O2,Na2CO3與NaHCO3的主要性質即可。(見附表)

  教學評價:

  本節課依據構建主義理論,我設置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兩個趣味實驗,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使學生很想知道什么物質具有這樣的性質,激發起學生強力的求知欲。營造了很好的課堂情趣。同時又依據知識特點,用實驗探究來完成對鈉的幾種化合物的認識,充分體現了化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主體意識。既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又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品德,除此外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學習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完成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上升,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板書設計

  鈉的重要化合物

  一、 Na2O與Na2O2

  1. 物理性質:色、態

  2. 化學性質

  Na2O2與H2O反應:2Na2O2+2H2O=2 NaOH+ O2↑

  Na2O2與CO2反應:2Na2O2+2 CO2=2 Na2CO3+ O2

  3. 用途:

  二、 Na2CO3與NaHCO3

  1. 物理性質:色、態、溶解性

  2. 化學性質:

  (1) 與酸反應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 熱穩定性 2NaHCO3=Na2CO3+H2O+CO2↑

  (3) 用途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對比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小燒杯、鐵架

  臺、鑷子,Na2O2、Na2CO3、NaH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課時安排 共1課時

  ●教學過程

  [設問]有人打電話119,意味著有什么事情發生?

  [學生]有火情發生。

  [設問]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用什么滅火呢? [學生]水、滅火器等。

  [講解]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是由于反應產生了比空氣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來點火,大家相信嗎?

  [演示實驗2-6]蘸有Na2O2的脫脂棉與水的反應。

  [補充實驗]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脫脂棉劇烈燃燒。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過氧化鈉]

  [教師]原來,是這種叫做過氧化鈉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于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教師]我們在初中已學過NaCl和NaOH,本節課我們來重點學習Na2O2、Na2CO3和NaHCO3。首先我們來學習Na2O2的性質。

  [板書]一、過氧化鈉

  [教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檢驗生成的氣體,并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講解]由剛才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和溶液變紅可推知,Na2O2與水反應后生成了相應的堿NaOH和O2,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2Na2O2+2H2O====4NaOH+O2↑

  [講解]Na2O2與CO2反應時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了Na2CO3。

  [與學生一起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補充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學生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講解]上述實驗說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投影思考題]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來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過渡]同樣是由鈉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2O,卻有著與Na2O2不同的性質。

  [板書]二、氧化鈉

  [講解]Na2O是一種白色固體,也能與H2O與CO2反應,分別生成NaOH和Na2CO3。

  [板書]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投影比較Na2O與Na2O2的性質]

  過氧化鈉 氧化鈉

  色態

  化學式

  與水反應式

  與CO2反應式

  穩定性

  [過渡]日常生活中,我們蒸饅頭要用發酵粉,大家知道發酵粉中含有哪些成分嗎?

  [展示Na2CO3、NaHCO3粉末]

  [講解]這就是發酵粉中所含的兩種物質。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它們的性質。

  [板書]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教師]請大家閱讀課本上有關內容,總結出Na2CO3與NaHCO3的物理性質。

  [學生活動,教師板書]

  [板書]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性質的比較。

  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①化學式

  ②俗名

  ③色態

  ④溶解性

  ⑤與酸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⑥與BaCl2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⑦穩定性

  ⑧用途

  [學生完成表中的①②③④]

  [設問]Na2CO3與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

  [講解]Na2CO3與Na2CO3·10H2O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Na2CO3·10H2O在空氣中易發生風化而變成粉末。

  [設問]檢驗某一種物質中是否含有CO ,用什么試劑?根據什么現象判斷?

  (用稀HCl,看是否有氣體放出)

  [教師]從初中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在Na2CO3中滴稀HCl,會有CO2氣體產生,那么,在

  NaHCO3中滴入稀鹽酸,現象又如何呢?

  [演示實驗2-7]

  鈉的化合物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完成表中內容⑤]

  [設問]在Na2CO3與NaHCO3的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現象是否一樣呢?

  [補充實驗]在Na2CO3與NaHCO3的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完成表中內容⑥。

  [講解]碳酸鹽的正鹽除Na+、K+、NH 外,多數是不溶于水的,而碳酸鹽中的酸式鹽卻都溶于水,鑒別Na2CO3與NaHCO3溶液時,我們即可據此用BaCl2或CaCl2做試劑來進行鑒別。

  [過渡]Na2CO3與NaHCO3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

  [演示實驗2-8]分別加熱Na2CO3與NaHCO3。

  [結論]NaHCO3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而Na2CO3加熱無明顯現象,鑒別Na2CO3與NaHCO3固體時,我們常用上述方法。

  [與學生一同完成表⑦]

  [討論]如何鑒別Na2CO3、NaHCO3和NaCl?

  (學生討論回答,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設計方案作出評價)

  [過渡]Na2CO3與NaHCO3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請大家從課本中找出 Na2CO3與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內容⑧。

  [小結]本節課我們重點講了Na2O2、Na2CO3、NaHCO3三種化合物,它們的性質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千秋。

  [布置作業]略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鈉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名稱 碳酸鈉 碳酸氫鈉

  ①化學式 Na2CO3 NaHCO3

  ②俗名 純堿、蘇打 小蘇打

  ③色態 白色粉末 白色細小晶體

  ④溶解性 溶解度較大 溶解度較小

  ⑤與酸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產生氣體速度比NaHCO3慢

  CO +2H+====CO2+H2O↑

  產生氣體速度較快

  HCO +H+====CO2↑+H2O ⑥與BaCl2反應的現象及離子方程式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CO ====BaCO3↓

  無現象

  ⑦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加熱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

  +H2O

  ⑧用途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 發酵粉、藥劑

  [教學說明]

  本節課采取了啟發、探究式教學法,旨在利用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啟發學生自覺參與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并通過思維活動把從實驗中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過程遵循由表及里的認知規律。層層設疑,讓學 生通過對比、討論析疑、釋疑,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3

  一、學習目標

  1.知道鈉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2.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3.建立鈉原子結構決定金屬鈉的性質的思想。

  4.在實驗過程中,體驗化學的魅力和科學研究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三、設計思路

  整合由氯化鈉制取氯氣、溴和碘的制取線索,引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鈉,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中的實驗現象,逐一分析并總結出有關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在介紹鈉的用途的基礎上,簡單介紹鈉的氧化物的主要化學性質。

  四、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由溴、碘和氯氣的制取,推出它們和氯化鈉之間的關系,再由電解熔融氯化鈉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金屬鈉。

  [板書] 2NaCl 2Na+Cl2↑

  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思考與討論]對比鈉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推測金屬鈉可能的性質。

  [觀察與思考1]取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將其放置放置在空氣中,觀察表面顏色的變化。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歸納、總結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板書]

  一、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金屬,質軟,密度比煤油大、0.97g/cm3。

  二、鈉的化學性質

  1.可與氧氣發生反應

  4Na+O2=2Na2O

  白色

  [觀察與思考2] 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觀察現象。

  [板書]

  2Na+O2 Na2O2

  過氧化鈉,淡黃色

  [敘述]同樣是鈉與氧氣反應,但是反應條件不同時,現象不同,產物也不同,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觀察與思考3]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然后向其中投入一小塊(約綠豆粒般大小)金屬鈉,用表面皿蓋在燒杯上,觀察實驗現象。

  [板書]

  一、鈉的物理性質

  熔點低,97.8℃。

  二、鈉的化學性質

  2.可與水發生反應

  2Na+2H2O=2NaOH+H2↑

  [思考與討論]通過對實驗的討論,能解決下列問題:

  1. 金屬鈉為何保存在煤油中?

  2.為何有些保存在煤油中的鈉表面不是銀白色的?

  3.解釋產生鈉與水反應時現象的具體原因。

  4.鈉與氧氣反應的產物取決于什么?

  5.在所學知識中搜索有關反應的例子,要求因為反應條件不同而導致產物不同。(學生可能舉例炭和氧氣的反應等)

  [過渡]鈉作為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我們在生活中直接使用的機會不大,那這種金屬有哪些用途呢?

  [板書]

  三、鈉的用途

  1.做還原劑:用以將鈦、鋯、鈮、鉭等在國防工業上有重要用途的金屬從其熔融的鹵化物中還原出來。

  TiCl4+4Na Ti+4NaCl

  四氯化鈦 鈦

  2.做電光源:高壓鈉燈。

  3.制造合金:鈉鉀合金用做核反應堆的冷卻劑和熱交換劑。

  4.做化工原料。

  [過渡]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鈉的一種氧化物――氧化鈉的主要化學性質。

  [板書]

  四、氧化鈉

  1.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因此氧化鈉是堿性氧化物

  Na2O+H2O=2NaOH

  2.與酸反應

  Na2O+2HCl=2NaCl+H2O

  [練習]

  1.金屬鈉應保存在( )

  A.空氣中 B.水中 C.煤油中 D.密閉容器中

  答案:C。

  2.鈉應用于電光源是因為( )

  A.鈉很軟 B.高壓鈉燈發出的黃光射程遠,透霧力強

  C.是一種強還原劑 D.那燃燒發出黃色火焰

  答案:B。

  3.鈉與水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 )

  ①鈉浮在水面上; ②鈉沉在水底; ③鈉熔化成小球; ④鈉迅速游動逐漸減小,最后消失; ⑤發出嘶嘶的聲音; ⑥滴入酚酞后溶液顯紅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⑤⑥

  答案:D。

  4.將2.3g鈉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是(不考慮水的揮發)( )

  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 ,小于4% D.不能確定

  答案:B。

  5.將1克的下列金屬,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放出氫氣最多的是( )

  A.鋅 B.鐵 C.鋁 D.鈉

  答案:C。

  6.關于Na原子和鈉離子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它們相差1個電子層 B.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C.鈉原子的半徑比鈉離子大 D.它們核內的質子數相同

  答案:B。

  7.一塊表面已被氧化的鈉,質量為10.8g,將其放入100mL水中,可收集到標準狀況下2.24L氣體,則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答案: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2.6%。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4

  大家好,我的說課題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鈉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過氧化鈉〔打開課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說的同時打開課件這個按鈕〕

  鈉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通過鈉的化合物的學習,可以加深鞏固鈉一節的知識,并為下一節堿金屬的學習奠定基礎,故本節教材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并且通過過氧化鈉強氧化性的學習還能進一步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鈉的化合物碳酸鈉和碳酸鈉等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好本節內容還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說這句話的同時打開相應按鈕〕

  根據素質教育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有:

  ①知識技能目標:知道Na2O,Na2O2的性質和用途。

  ②能力方法目標:通過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以及相關補充實驗,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③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實驗教學與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說這名話時打開課件對應的按鈕〕

  重點:鈉的化合物的性質是本節的重點。

  難點:過氧化鈉的性質是本節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說這句話時按課件對應的按鈕(教法按一次,學法接著再按一次)〕

  教法:關于本節過氧化鈉的教學,我采用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法,從實驗現象中分析結論。然后通過結論總結過氧化鈉應具有的性質,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學法:學生在本節課中主要用實驗,觀察,對比,歸納等方法,在親自實踐中,通過有目的的觀察和教師的啟發誘導,運用貯存在自己頭腦里的知識,來認識對它們來說是未知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產生新見解.這樣不但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達到發展學生智能和目的,同時讓學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學風.

  五、授課程序〔按授課程序的按鈕〕

  第一部分:情景創設〔點情景創設的按鈕〕

  1、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以極高的興趣進入課堂,采用圖片引入法。

  問:圖中消防員正在救火,想想常什么來滅火?(水,二氧化碳)

  其實水,二氧化碳不僅可以滅火,其實還能“點火”,接著指導學生做第一個探究實驗

  第二部分:實驗探究活動

  1、探究實驗一:〔點探究一按鈕〕Na2O2與H2O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探究

  讓學生取一個石棉網,在上面放一個蘸有過氧化鈉的脫脂棉,然后用膠頭滴管滴幾滴水

  現象:脫脂棉著火了

  設疑:為什么脫脂棉著了?探究一下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填寫“探究實驗報告”相關內容。

  (反應物能量總和大于生成物能量和,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達到了脫脂棉的著火點,所以能燃燒。)

  2、探究實驗二:〔點探究二按鈕〕Na2O2與H2O反應生成物的探究

  指導學生動手做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實驗

  現象:帶火星的木條著了(有氧氣生成)

  反應后溶液稀釋能使酚酞變紅,使石蕊變藍。(有堿生成)

  及時填寫“探究實驗報告”相關內容。(生成的氣體為O2,溶液呈堿性,顯然是NaOH溶液。即:2Na2O2+2H2O=4NaOH+ O2↑)

  3、探究實驗三:〔點探究三按鈕〕Na2O2與H2O反應后所得混合液具有漂白性的探究

  指導學生動手做:將水注入到盛有1g Na2O2的試管里,制成溶液,并將溶液分裝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向其中兩支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的石蕊試液和無色的酚酞試液。

  現象:溶液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觀察較長時間也不裉色,而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且半分鐘內裉色。

  填寫“探究實驗報告”相關內容。(1、石蕊分子比酚酞分子穩定。 2、其溶液有漂白性。)

  4、探究實驗四:〔點探究四按鈕〕驗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指導學生: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稀鹽酸,用坩堝鉗夾取

  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上部

  現象: 脫脂棉燃燒

  填寫“探究實驗報告”。(過氧化鈉可與二氧化碳反應,且反應放熱,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第三部分:創新應用

  1、創新應用一:〔點創新一按鈕〕

  探討如何設計用過氧化鈉與水制氧氣

  指導思考:“固+液 氣體”

  探討交流:展示各自的設計。

  2、創新應用二:〔點創新二按鈕〕

  金屬鈉著火怎么辦?Na2O2應怎樣保存?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指導恩考:結構-性質-保存、應用

  回答交流:金屬鈉著為主要生成過氧化鈉,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來滅火,得用砂子蓋滅;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得密封保存;過氧化鈉主要可以應用于于呼吸面具和潛水艇及航天飛行時的供氧劑

  第四部分:歸納小結〔點歸納小結按鈕〕

  列表對比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相關性質

  第五部分:布置作業

  自已設計針對本課對應練習題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5

  本節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以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教學,采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有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們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討論”及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通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對比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方法

  1.運用對比的方法學習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有關知識。

  2.通過實驗演示驗證過氧化鈉、碳酸鈉及碳酸氫鈉的重要性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投影儀

  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彩色氣球、鐵架臺、鑷子、帶導管的塞子(雙孔和單孔)

  Na2O2、NaHCO3、Na2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教學過程

  [導入]實驗室鈉著火時,用泡末滅火器可以滅火嗎?

  [生]可以。

  [師]錯!這樣不僅會滅火,反而會燒得更旺,不信?我就用水和CO2來點火給大家看。

  [演示實驗2—6]用棉花包住約0.2 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

  [生]觀察記錄現象:棉花燃燒起來。

  [補充演示]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稀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上部。

  [學生活動]觀察記錄現象:脫脂棉劇烈燃燒。并驚訝:水和二氧化碳真能點火!

  [師]棉花燃燒果真是水和二氧化碳將其點著的嗎?不是,這一切都和鈉的一種重要化合物過氧化鈉的性質有關,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種鈉的重要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師]鈉的化學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也多,用途也廣。初中我們已學過氯化鈉和氫氧化鈉,本節課主要學習和討論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首先讓我們來認識過氧化鈉。

  [板書]一、過氧化鈉(Na2O2)

  [實物展示]放在無色試劑瓶中的過氧化鈉

  [學生活動]觀察過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淡黃色的固體粉末。

  [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過氧化鈉可與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那么,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呢?

  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分析。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管口檢驗。

  [問]過氧化鈉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氣體,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說明有什么生成?

  [生]有氧氣生成。

  [問]反應得到的溶液是什么呢?讓我們用酚酞溶液來檢驗一下。

  [補充實驗]在上述Na2O2和水反應的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

  [學生活動]生成了堿性物質——氫氧化鈉。

  [師]對!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生]練習書寫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由一名學生板演于[板書]一的下面:2Na2O2+2H2O====4NaOH+O2↑

  [師]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時也生成了氧氣,從而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碳酸鈉。

  [學生活動]根據教師的解釋和提示,練習書寫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由一名學生板演于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方程式之后。

  2Na2O2+2CO2====2Na2CO3+O2

  [設疑]盡管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均生成了氧氣,可我們并沒有將其點燃,那么為什么脫脂棉就能燃燒起來呢?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脫脂棉燃燒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氧氣,這在反應的產物中有氧氣生成;二是要達到著火點,這需要較高的溫度,實驗時并沒有進行點燃,那只能說明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

  [師]很好,下面讓我們再做一個實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補充演示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生]觀察現象:有無色氣體生成,溶液顏色先變紅,后褪色。

  [問]如何解釋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呢?

  [生]思考、分析后回答:生成的無色氣體那是氧氣,酚酞試液變紅說明生成了堿性的氫氧化鈉,變紅后又褪色,說明過氧化鈉具有漂白性。

  [師]確實如此,由于過氧化鈉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從而具有一定的漂白性,那么過氧化鈉的漂白性有何用途呢?

  [生]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問]過氧化鈉還有什么重要用途?運用了什么原理?

  [生]過氧化鈉還可以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里的供氧劑。因為人進行呼吸時,需要呼出二氧化碳,呼進氧氣,而二氧化碳正好可以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以保證人進行正常呼吸。

  [師](評價學生的回答)根據過氧化鈉的性質,說出過氧化鈉應該怎樣保存?為什么?

  [生]因為過氧化鈉既能和水反應,又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保存時應隔絕空氣和水,即需要密閉保存。

  [問題探究](主要由學生討論分析得出)

  [投影顯示]問題1:在過氧化鈉(Na2O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價?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分析:根據化合價規律,鈉元素由于其最外層電子只有1個,故其為+1價,而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應等于零,兩個鈉離子為+2價,故兩個氧離子每一個應該為-1價。

  [投影顯示]問題2:過氧化鈉與水以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話,誰是氧化劑,誰是還原劑?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分析: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的依據是看該反應中是否有化合價的變化。在過氧化鈉和水以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中,過氧化鈉中的

  -1價的氧發生了變價,一部分降低為-2價,另一部分升高為0價,故這兩個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且由于只有過氧化鈉中-1價的氧變價,故在這兩個反應中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過渡]當我們用小刀切開鈉之后,表面很快變暗,失去了金屬光澤,這是因為鈉和氧氣生成了另一種鈉的化合物——氧化鈉。

  [板書]二、氧化鈉(Na2O)

  [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的固體,也能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分別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學生活動]根據教師的提示書寫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并由一名同學將其板演于板書二的下邊。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師]請大家根據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性質,填寫下表。

  [投影顯示]Na2O與Na2O2性質的比較

  [上表畫有“▲”者為所要填寫內容,此表格也可視學生具體情況而直接向學生展示。]

  [討論]Na、NaOH、Na2O、Na2O2在空氣中放置,最后產物分別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最后均變成Na2CO3。

  [師]Na2CO3往往含有結晶水,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蘇打,它還有個弟弟——小蘇打,它們的性質既相似又不同,下面我們就學習它們的性質。

  [板書]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Na2CO3、NaHCO3)

  [學生活動]觀察所展示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顏色,狀態,并通過自學教材了解二者的俗名、溶解性等物理性質。

  [投影板書]Na2CO3和NaHCO3性質的比較

  [師]請大家完成表中的①②③④項內容。

  [請一位同學上黑板填寫]

  [問]碳酸鈉與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

  [生]不是。

  [講解]碳酸鈉和碳酸鈉晶體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碳酸鈉晶體在空氣中易發生風化而變成粉末。

  [問]根據初中所學知識回答,檢驗某一種物質是否含有碳酸根(CO ),用什么試劑?根據什么現象判斷?

  [生]回憶,并用口訣的形式回答:碳酸根,加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將其通入石灰水,溶液渾濁有沉淀。

  [師]如此看來,在碳酸鈉中滴加稀鹽酸,必定有氣體生成,那么,在碳酸氫鈉中滴加稀鹽酸,現象又如何呢?是否會和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一樣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

  [演示實驗2—7]Na2CO3與Na2HCO3分別與稀鹽酸的反應。

  [師]根據實驗現象完成表中內容⑤。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產生氣體速度比NaHCO3慢 產生氣體速度較快

  CO +2H-====CO2↑+H2O HCO +H+====CO2↑+H2O

  [問]那么,滴加鹽酸產生無色無味氣體的物質中是否就一定含有碳酸根呢?

  [生]不一定,還可能含有碳酸氫根。

  [問]怎樣區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呢?

  讓我們來做一下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分別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實驗。

  [補充實驗]在Na2CO3和NaHCO3 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溶液。

  [師]現在我們根據實驗現象來完成表中內容⑥。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無現象

  Ba2++CO ====BaCO3↓

  [講解]碳酸鹽的正鹽除鈉鹽、鉀鹽、銨鹽外,多數是不溶于水的,而碳酸鹽中的酸式鹽卻都溶于水。因此,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時我們常用氯化鋇或氯化鈣做試劑來進行鑒別。

  [過渡]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請大家仔細觀察以下實驗。

  [演示實驗]用下圖裝置演示Na2CO3與NaHCO3的分解。

  [師]碳酸氫鈉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而碳酸鈉加熱無明顯現象,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時,我們常用此方法。

  [與學生共同完成表中內容⑦]

  [板書]穩定 不穩定加熱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討論]如何鑒別碳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三種固體物質?

  [學生思考后回答]

  方案1:取三種固體少許,分別滴加稀鹽酸,無氣體產生者為氯化鈉,有氣體產生且速度快者為NaHCO3,另一種為Na2CO3。

  方案2:取三種物質少許配成溶液,分別滴加氯化鋇溶液,有沉淀者為Na2CO3。在剩下的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有氣體者為NaHCO3。

  ……

  [師]在所有的檢驗方案中,應盡可能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首先操作要較簡單,其次現象要明顯,可操作性要強。

  [設疑]根據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各自不同的性質,二者有什么用途呢?

  [學生活動]自學教材相關內容,并參看圖2—10“Na2CO3和NaHCO3的主要用途”總結歸納二者的主要用途,并將其填入表中內容⑧處。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發酵粉、藥劑

  [問題探究]

  [投影顯示]問題1:將碳酸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溶液和將鹽酸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現象是否相同?為什么?

  [學生活動]討論,分析:當把碳酸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時,CO 會和相當多的H+發生如下反應CO +2H+====H2O+CO2,從而很快就有氣體生成;而把鹽酸溶液逐滴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此時H+濃度低,CO 濃度高,首先發生的反應是CO +H+====HCO ,因此開始沒有氣體生成,只有CO 全部轉化為HCO 后,才會因為發生反應HCO +H+====H2O+CO2而產生氣體。兼于此,盡管反應物相同,但由于其加入方式的不同將會有不同的現象。

  [投影顯示]問題2:在一定溫度下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何現象發生?為什么?

  [學生活動]討論,思考、分析:碳酸鈉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會發生如下反應

  Na2CO3+CO2+H2O====2NaHCO3

  前邊剛學過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當然指的是同溫條件下,而且反應中還要用掉一部分水,所以生成的溶解度較低的NaHCO3就會從溶液中析出,因此發生的現象應是有晶體析出,也可以說成是沉淀。

  [師](補充說明)實際上引起晶體析出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溶質的質量經過反應后還增多了,即每有106 g Na2CO3反應,將生成168 g NaHCO3。

  [本節小結]本節課我們介紹了過氧化鈉、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等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學習時應重點放在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的理解和掌握上。

  [作業]P34一、二、三、四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Na2O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鈉(Na2O)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Na2CO3 NaHCO3)

  ●教學說明

  本節課采取了實驗、啟發、探究式教學方法,旨在利用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啟發學生自覺參與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并通過思維活動把從實驗中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過程遵循由表及里的認知規律。層層設疑,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析疑、釋疑,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練習

  1.下列物質置于空氣中因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的是( )

  A.鈉 B. Na2O C. Na2O2 D. NaHCO3

  解析:Na2O在空氣中吸收H2O和CO2最后變為Na2O2是非氧化還原反應,而NaHCO3在空氣中放置不易變質。

  答案:B

  2.CO2與O2的混合氣體多次通過裝有Na2O2的干燥管后,體積減小到原來的 (條件相同時測定),則原混合氣體中CO2和O2的體積比為( )

  A.4:1 B. 3:2 C. 1:1 D. 2:3

  答案:D

  3.估計下列溶液中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A.4.6 g Na投入45.5 g水中

  B.6.2 g Na2O投入43.8 g水中

  C.7.8 g Na2O2投入42.2 g水中

  D.D.8 g NaOH投入42 g水中

  解析:每組均產生8 g NaOH,而溶液質量的大小各不相同,A產生H2,C產生O2,從溶液中逸出使溶液質量減輕。所以C正確。

  答案:C

  4.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有氣泡產生

  D.無變化

  答案:BC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中的,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包括鈉的氧化物、過氧化物及幾種鈉的其它重要化合物。屬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在此之前,學生已學過了鈉的性質,了解了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元素及鈉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態。通過初中化學的教學,學生雖已具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初步知識,但還有不少內容是他們不熟悉的,通過本節的學習,幫助學生切實掌握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的特點及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使學生掌握鈉的氧化物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鈉的其它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及用途。

  (3)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掌握鑒別它們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對學生進行辯證法及愛國主義教育。

  本節的重點: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的性質。

  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溶解性、與酸反應速率、熱穩定性的比較,使學生掌握這類可溶性碳酸鹽與碳酸氫鹽的性質區別。通過過氧化鈉的性質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氧化還原的概念,鞏固了元素化合物的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關系。

  二.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

  關于本節過氧化鈉的教學,我采用實驗探研法,首先做好一個演示實驗和兩個補充實驗,給學生以正確、鮮明和深刻的印象,從實驗現象中得出結論。然后以化合價入手,分析過氧化鈉應具有的性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用理性認識指導實踐,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及方法。關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教學,我采用對比討論法。通過演示鹽酸跟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反應的實驗及熱穩定性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

  2.說學法

  引導學生掌握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推理能力。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學法。如學習鈉的氧化物時,可展示樣品,用觀察法使學生對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狀態、顏色等物理性質有初步知識。在學習化學性質時,首先觀察幾個演示實驗及補充實驗,使學生認識到過氧化鈉跟水或二氧化碳反應的產物不同。從而得出結論:過氧化鈉是一種強氧化劑。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學習上,通過演示鹽酸與它們分別反應的實驗,觀察這兩個反應的速率有明顯區別,然后演示熱穩定性實驗,觀察碳酸鈉受熱時沒有變化,而碳酸氫鈉受熱后發生變化,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變渾濁,從而得出結論。鈉另一重要化合物硫酸鈉的性質、用途則通過自學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提問】:鈉的性質怎樣?鈉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態存在?

  學生回答后,總結,引入新課。

  【板書】一.鈉的氧化物

  1.氧化鈉和過氧化鈉(包括化學式、氧元素價態、電子式、顏色狀態,具體略)

  【設問】:這兩種氧化物是否溶于水?加水后能否反應?

  【演示實驗】:把水滴入盛少許過氧化鈉的試管,并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管口,隨后滴幾滴酚酞試驗。

  【提問】:通過上述現象得出結論?以Na2O代替Na2O2?

  【板書】2.化學性質

  ①與水反應

  ②與CO2反應

  【設問】:過氧化鈉能否與CO2反應?如能,那么產物是什么?

  【補充實驗】:在一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迅速加入足量過氧化鈉后立刻用瓶塞塞住,充分反應后,打開,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提問】:上述實驗可觀察到哪些實驗現象?得出什么結論?

  【投影-1】小結:

  主要表現出強氧化性

  【設問】:過氧化鈉是否有漂白作用?

  【補充實驗】:過氧化鈉溶于水后;將酚酞試液滴入該試液中,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Na2O2有漂白作用。(注:與HClO、SO2漂白原理是否相同?)

  3.用途。學生閱讀課文后小結

  【板書】二.鈉的其它重要化合物

  1.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化學式、俗名、顏色狀態略)

  【設問】:在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將有白色晶體析出,此晶體為何物?這現象說明什么問題?

  溶解性:Na2CO3>NaHCO3

  【改進實驗】:如圖所示,在氣球中分別裝有等物質的量且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同時分別倒入盛有稀鹽酸的錐形瓶中,觀察實驗現象,并得出什么結論?

  【演示實驗】:將少量NaHCO3裝入試管中加熱;并將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穩定性Na2CO3>NaHCO3

  用途及制法:學生閱讀課文,小結。并介紹侯氏制堿法。見【投影-2】。

  2.硫酸鈉,

  俗名:芒硝。化學式:Na2SO4·10H2O。用途自閱。

  【投影-2】:侯德榜(1890-1974年),我國現代化學家。191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1年又獲該院哲學博士學位,同年毅然回國。從此為發展我國的制堿工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1933年他將自己摸索的制堿技術毫無保留地公開于眾,轟動了科學界,被譽為首創的制堿名著,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39年他克服了蘇爾維制堿法不能利用氯離子和產生大量氯化鈣廢渣等問題,提出了聯合制堿的連續過程,1942年該法成熟。即為“侯氏制堿法”,對全世界化肥和純堿工業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投影-3】:總結:

  【投影-4】:練習:

  1.相同物質的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跟過量鹽酸反應,其中____放出CO2快,____放出CO2多,____消耗鹽酸多。

  2.(1)有一包白色晶體如何鑒別是Na2CO3還是NaHCO3?

  (2)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3.在120℃、1.01×105Pa時有CO2和水蒸氣的混合氣體6.2g緩慢通入足量的Na2O2固體中充分反應后,固體物質的質量增重6.0g。求:

  (1)混合氣體中CO2和水氣的物質的量?

  (2)若將上述6.2g混合氣體通入30mL5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求新生成物質的物質的量。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7

  [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掌握過氧化鈉的性質及其用途。

  2、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用途。

  3、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了解焰色反應,能用焰色反應判斷某些金屬元素(鈉、鉀)的存在。

  [能力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實驗,使學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利用對比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

  [重點]

  1、過氧化鈉的性質

  2、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比較。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教學過程]

  [導入] “吹氣生火”實驗

  [引言]今天我們的題目是第三章第二節《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第一課時,首先給大家做個小魔術,怎樣解開這個謎團呢?這就涉及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內容。

  [新課板書] 3—2 鈉的重要化合物

  [過渡]鈉是一種活潑的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不存在游離態的鈉,鈉元素都是以化合態存在于自然界的。其中,氫氧化鈉和氯化鈉我們在初中已有所了解。

  [板書] 一、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思考與交流]

  1.回憶前面做過的實驗,描述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顏色狀態及生成條件。

  2.氧化鈉與水、CO2的反應和氧化鈣與水、CO2的反應類似,請你寫出氧化鈉與水、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活動]填寫表1,回答問題

  [追問] Na2O2是否有相似的性質?

  [學生實驗探究] Na2O2與水反應(課本P55實驗3-5)

  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的試管中,立即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氣體。用手輕輕摸一摸試管外壁,有什么感覺?然后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現象發生?得出什么結論?

  [現象] 1 、劇烈反應,試管溫度升高 2、產生的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滴加酚酞試液變紅、振蕩后紅色又褪去。

  [結論] 過氧化鈉有強氧化性、漂白性,用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學生討論] 比較“吹氣生火”及實驗3-5歸納總結過氧化鈉的性質及用途,

  填入表1。

  表1: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比較

  物質名稱氧化鈉過氧化鈉

  化學式Na2ONa2O2

  顏色狀態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

  生成條件常溫點燃

  與水反應(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與CO2反應(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用途—漂白劑、供氧劑

  [展示] “呼吸面具”的種類

  [過渡] 鈉的化合物中,鈉鹽占了很大的比重。下面我們重點學習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質。

  [板書]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過渡]我們初中學過了鹽的溶解性,知道鉀、鈉、銨鹽、硝酸鹽都易溶于水。Na2CO3和NaHCO3是兩種常見的鈉鹽它們的溶解性是怎樣的呢?

  [板書] (1)溶解性

  [學生活動]實驗探究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課本P56科學探究)

  ①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各約1g)觀察二者外觀上的細小差別。分別加入3滴水,振蕩試管,觀察現象,用手摸一摸試管底部。

  ②繼續向試管內加入2滴管的水,用力振蕩。

  ③向試管內加入2滴酚酞試液。

  ④記錄實驗現象并得出初步結論。

  步 驟Na2CO3NaHCO3

  步驟①現象白色粉末,加水結塊變成晶體;放熱細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熱量變化

  步驟②現象可溶解未全溶解

  步驟③現象溶液變紅(較深)溶液變微紅

  初步結論Na2CO3加水先變成含結晶水的晶體,溶解度較大,堿性比NaHCO3強

  [追問]

  1、向碳酸鈉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得到的塊狀晶體是什么?答:Na2CO3 .xH2O

  2、Na2CO3和NaHCO3都屬于鹽類,為什么稱其為食用堿?答:水溶液呈堿性。

  [板書] (2)熱穩定性

  [學生實驗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

  [思考]1、加熱時試管內固體有什么變化?

  2、加熱時試管壁有什么物質生成?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變化? 將答案填入下表中:

  現象化學方程式結論

  Na2CO3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

  受熱不分解

  NaHCO3固體減少,試管壁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受熱易分解

  [板書] (3)與酸反應

  [學生活動]寫出Na2CO3和NaHCO3與稀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32- + H+ === HCO3-

  HCO3- + H+=== H2O + CO2↑

  [問題探究]

  Na2CO3和NaHCO3與稀鹽酸反應,哪一個較快?

  [展示]動畫

  [小結] 表2: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碳酸鈉碳酸氫鈉

  化學式Na2CO3NaHCO3

  俗名純堿或蘇打小蘇打

  顏色狀態白色粉末細小的白色晶體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解度比Na2CO3小

  與酸反應:

  (反應劇烈程度)CO32- + H+ === HCO3-

  HCO3- + H+=== H2O + CO2↑

  劇烈HCO3- + H+=== H2O + CO2↑

  更劇烈

  熱穩定性穩定,不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過渡] 如何驗證鈉元素的存在呢?

  [板書]三、焰色反應

  [學生活動]將一根火柴點燃,透過藍色鈷玻璃,你看到了什么?

  [講述]閱讀課本P57相關內容及實驗3-6思考前兩個問題。

  [思考]1、焰色反應定義?

  某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熱時使火焰呈特殊顏色。

  鈉 黃色 鉀 紫色 ;

  2、步驟:干燒→蘸燒→洗燒

  3、焰色反應的應用:焰色反應用于檢驗某些微量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也可用于節日燃放焰火。。

  [學生活動]實驗探究課本P57實驗3-6

  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鉑絲放在酒精燈外焰里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時為止。用鉑絲蘸取碳酸鈉溶液,在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

  鉑絲用鹽酸洗凈后,在外焰上灼燒至沒有顏色時,再蘸取碳酸鉀做同樣的實驗,此時要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的顏色。

  [小結]一、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三、焰色反應

  [隨學隨用]向飽和的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保持溫度不變)有晶體析出,這是為什么?提示:Na2CO3 +CO2+H2O===2NaHCO3

  答:a.生成的NaHCO3的質量b.反應中消耗了水c. NaHCO3的溶解度較小

  三方面原因導致NaHCO3晶體析出。

  [隨堂檢測]

  1.關于過氧化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D )

  A. 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氧氣 B. 是強氧化劑

  C.能于CO2反應生成鹽和氧氣 D.是白色固體

  2.物質放置在空氣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的是( C)

  A.Na2O B.NaOH C.Na2O2 D.NaCl

  3.下列物質中,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是(A )

  A. 碳酸氫鈉 B. 氫氧化鋁 C.氧化鈣 D.、 碳酸鋇

  4.檢驗燒堿溶液里是否含有少量純堿的方法是( B )

  A.加少量的鹽酸看是否有氣體產生

  B.加過量的鹽酸看是否有氣體產生

  C.加熱看是否有氣體生成

  D.加入氯化鎂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產生

  [課后作業]基礎訓練習題

  [課后探究]1、如何鑒別固體NaCl、Na2CO3和NaHCO3?

  2、Na2CO3和NaHCO3怎樣相互轉化?

  3、Na2CO3和NaH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的說課題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鈉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過氧化鈉〔打開課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說的同時打開課件這個按鈕〕

  鈉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通過鈉的化合物的學習,可以加深鞏固鈉一節的知識,并為下一節堿金屬的學習奠定基礎,故本節教材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并且通過過氧化鈉強氧化性的學習還能進一步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鈉的化合物碳酸鈉和碳酸鈉等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好本節內容還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說這句話的同時打開相應按鈕〕

  根據素質教育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教學目標有:

  ①知識技能目標:知道Na2O,Na2O2的性質和用途。

  ②能力方法目標:通過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以及相關補充實驗,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③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實驗教學與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說這名話時打開課件對應的按鈕〕

  重點:鈉的化合物的性質是本節的重點.

  難點:過氧化鈉的性質是本節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說這句話時按課件對應的按鈕(教法按一次,學法接著再按一次)〕

  教法:關于本節過氧化鈉的教學,我采用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法,從實驗現象中分析結論。然后通過結論總結過氧化鈉應具有的性質,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學法:學生在本節課中主要用實驗,觀察,對比,歸納等方法,在親自實踐中,通過有目的的觀察和教師的啟發誘導,運用貯存在自己頭腦里的知識,來認識對它們來說是未知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產生新見解.這樣不但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達到發展學生智能和目的,同時讓學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學風. 

  五、授課程序〔按授課程序的按鈕〕

  第一部分:情景創設〔點情景創設的按鈕〕

  1、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以極高的興趣進入課堂,采用圖片引入法。

  問:圖中消防員正在救火,想想常什么來滅火?(水,二氧化碳)

  其實水,二氧化碳不僅可以滅火,其實還能“點火”,接著指導學生做第一個探究實驗

  第二部分:實驗探究活動

  1、探究實驗一:〔點探究一按鈕〕Na2O2與H2O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探究

  讓學生取一個石棉網,在上面放一個蘸有過氧化鈉的脫脂棉,然后用膠頭滴管滴幾滴水

  現象:脫脂棉著火了

  設疑:為什么脫脂棉著了?探究一下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填寫“探究實驗報告”相關內容。

  (反應物能量總和大于生成物能量和,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達到了脫脂棉的著火點,所以能燃燒。)

  2、探究實驗二:〔點探究二按鈕〕Na2O2與H2O反應生成物的探究

  指導學生動手做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實驗

  現象:帶火星的木條著了(有氧氣生成)

  反應后溶液稀釋能使酚酞變紅,使石蕊變藍。(有堿生成)

  及時填寫“探究實驗報告”相關內容。(生成的氣體為O2,溶液呈堿性,顯然是NaOH溶液。即:2Na2O2+2H2O=4NaOH+ O2↑)

  3、探究實驗三:〔點探究三按鈕〕Na2O2與H2O反應后所得混合液具有漂白性的探究

  指導學生動手做:將水注入到盛有1g Na2O2的試管里,制成溶液,并將溶液分裝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向其中兩支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的石蕊試液和無色的酚酞試液。

  現象:溶液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觀察較長時間也不裉色,而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且半分鐘內裉色。

  填寫“探究實驗報告”相關內容。(1、石蕊分子比酚酞分子穩定。 2、其溶液有漂白性。)

  4、探究實驗四:〔點探究四按鈕〕驗證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指導學生: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稀鹽酸,用坩堝鉗夾取

  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上部

  現象: 脫脂棉燃燒

  填寫“探究實驗報告”。(過氧化鈉可與二氧化碳反應,且反應放熱,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第三部分:創新應用

  1、創新應用一:〔點創新一按鈕〕

  探討如何設計用過氧化鈉與水制氧氣

  指導思考:“固+液   氣體”

  探討交流:展示各自的設計。

  2、創新應用二:〔點創新二按鈕〕

  金屬鈉著火怎么辦?Na2O2應怎樣保存?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指導恩考:結構-性質-保存、應用

  回答交流:金屬鈉著為主要生成過氧化鈉,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來滅火,得用砂子蓋滅;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得密封保存;過氧化鈉主要可以應用于呼吸面具和潛水艇及航天飛行時的供氧劑

  第四部分:歸納小結〔點歸納小結按鈕〕

  列表對比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相關性質

  第五部分:布置作業

  自已設計針對本課對應練習題

  備注:

  1.      本節的整體設計思路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既定的實驗,觀察現象,探究原因,獲取新知識。

  2.    說課之前自己對本節課的思路一定明確,說白了就是把你的這個明確的思路說給評委聽。所以必需層次分明,并不是內容越多越好,知識越深越好。不是給學生上課,課件內容應該不用動畫效果。(不是做不出來)

  3.    參加比賽要想獲獎,必須有你獨特的東西,比如本節的獨到之處就是:讓學生探究式的學習知識。這一特點必須在說課中體現出來

  4.    所說的話一定不能羅嗦,不能像上課怕學生聽不懂就多重復幾遍

  5.    本說課稿黑色字是主體內容,藍色斜體字是主標題,粗黑體字是分標題,淡紫色字是告訴你什么時候打開按鈕,紅色字是《探究實驗報告》應填的部分內容。

  6.    本節的作業設計和《探究實驗報告單》沒做詳細設計,根據使用者自身理解來設計

  7.    如需把本說課稿打印交給評委,需刪除相關內容。

  8.    正式參賽前必須反復試說,在辦公室說給同事聽,說完一起討論,回家自己拿表看好時間說,如果做不到連說三遍前后不差1分鐘,就是你的說課還有隨意性,一些話還得重新措詞,還得繼續練習。〔我的實際心得〕

  9.    最后說明一下,本節課件和說課稿的版權歸我(真的花了我不少心血,主要在于設計思路),只授權你(程慧敏)使用,不得轉載與收費性網站上,希望能理解知識勞動者的辛苦。

  10.按作者的設計思路來說課作者自己很有把握是一篇好說課稿,但如果沒有獲獎,費用就免了吧,為同行服務了 :)。。。。。。。。。。。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掌握過氧化鈉的性質及其用途。2、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性質差異,以及它們的用途。...

  • 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的說課題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鈉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過氧化鈉〔打開課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說的同時打開課件這個按鈕〕 鈉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通過鈉的化合物的學習,...

  •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1.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在組成上兩者都屬于鈉的氧化物,但因含氧量不同,在結構、性質上存在差異,現將兩者比較見下表。氧化鈉過氧化鈉色、態化學式電子式氧元素的化合價穩定性與H2O反應的方程式與CO2反應的方程式氧化性、漂白性用途 2.鈉的...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化學教案-鈉的化合物

    化學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 齡授課時間教學內容第一冊 第二章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教學設計項目具 體 內 容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方法。...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概覽(一)知識目標1.使學生掌握鈉的氧化物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3.通過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掌握它們的鑒別方法(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和全面地分...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鈉的化合物

    化學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 齡授課時間教學內容第一冊 第二章 第二節 教學設計項目具 體 內 容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方法。...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說課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溧阳市| 兴山县| 西藏| 西丰县| 常熟市| 三门县| 沙湾县| 德安县| 阳春市| 剑河县| 井冈山市| 城口县| 临夏市| 河津市| 建湖县| 上高县| 应城市| 竹溪县| 渝中区| 板桥市| 镇安县| 兰州市| 浦北县| 平远县| 沙洋县| 朝阳县| 丹寨县| 北海市| 观塘区| 哈巴河县| 色达县| 贡嘎县| 靖边县| 兴和县| 阳高县| 四平市| 湟中县| 宜都市| 竹山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