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戲8則
一、看你笑不笑
準備:一根吸管。
玩法:
1、幼兒和家長圍坐成一個大圓圈,由其中一人先用鼻尖和上唇夾一根吸管。
2、做出怪像逗對方發笑,并把吸管傳遞給對方,一個一個互相傳遞,把吸管弄掉的就算失敗。
注意事項:在圍圈的過程中注意調整幼兒與家長的距離,以避免距離過遠傳遞時掉落,鼓勵孩子大膽將吸管傳遞給身邊的伙伴或叔叔、阿姨,控制好自己的身體以保證順利交接吸管。
二、聽指示,反著做
游戲目的: 1、訓練孩子的判斷、反應能力 2、學習相反詞游戲玩法: 1、由家長說出一個詞,孩子做相反的動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對相反的詞來測量,孩子較大時,就可以用兩對,甚至三對相反的詞重復測查了。比如:家長說“大圓圈、小圓圈”。孩子聽到“大圓圈”用兩只手比成小圓,聽到“小圓圈”,用兩只手比成大圓。家長隨意排大、小順序。 大圓圈,小圓圈。長大了,變小了。“孩子聽到“長大了”就蹲下,聽到“變小了”,就舉起雙臂。由家長隨意排列大、小順序。“向前跑、向后跑、長長了、大圓圈、小圓圈、變矮了。“孩子聽到“向前跑了”就倒退,聽到“向后跑”就前進。由家長隨意調整這些詞的順序。 2、要求:孩子在正確理解反義詞的基礎上正確反應,正確率越高,說明聽覺注意好。說明:以上的游戲,可由孩子來“發號施令”,家長嚴格按照規則來做,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發展孩子的學習能力,要注意孩子在游戲中提出的問題。給孩子思考的空間。
三、我有一雙小巧手
游戲目標:
1.有助于動手鍛煉幼兒小肌肉群的動作靈活性。
2.通過動手可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3.加深親情關系。
4.孩子還可以學會整理的方法。
游戲準備:插接類的各式玩具或積木。
游戲過程和方法:
1.家長先告訴孩子玩具和積木的玩法,同幼兒共同拼插。
2.分類自由拼插,家長在一旁監督。
3.插好之后家長分別展示作品,給幼兒介紹它的奇特性。
4.玩過之后要讓幼兒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并把玩具送回家。
游戲指導:
1.在游戲的過程中,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插拼,必要時候指導一下。
2.鼓勵幼兒自己收拾物品.。
四、穿越“沼澤地”
游戲目的
1.通過游戲,體驗親子活動樂趣。
2.借助室內游戲活動,熟悉班級教室。
游戲準備
1.制作布網 將廢棄橫幅撕成條,以鴨蛋網兜打結的方式編成網格狀,可系上鈴鐺,并用彩條稍作裝飾。
2.將做好的布網系在四張小椅子腳上,布置好場地。
游戲玩法
家長懷抱幼兒,用踏步方式一格一格走出布網,過程中以不碰響鈴鐺為佳。
五、毛毛蟲
通過“毛毛蟲游戲”可以讓幼兒體驗親子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親子情感,讓幼兒樂意參與集體活動,發展幼兒肌肉動作的敏感性,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1、活動名稱:毛毛蟲游戲
2、活動準備:地墊若干
3、活動目標:
1)幼兒體驗親子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親子情感,讓幼兒樂意參與集體活動。
2)發展幼兒肌肉動作的敏感性,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幼兒在走、跑、爬等簡單的動作練習中,發展幼兒身體平衡感。
4、活動玩法:
請一組(5—8人)參與毛毛蟲游戲,家長手、膝著地為幼兒搭建長長的山洞,幼兒聽信號從山洞下爬過,當最后一位幼兒爬過后,最后一位家長像雪球一樣滾動式跑到最前面繼續為幼兒搭建山洞,幼兒爬完規定路線游戲即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