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游戲0~2個月的互動游戲
媽媽須知:
經常觸摸寶寶有利于寶寶情緒的穩定,觸摸按摩可以刺激神經末梢的感受器,引起神經沖動,經由脊髓傳到腦部,讓人產生松弛舒暢的感受,所以通過觸摸,不但可以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更能夠調節情緒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寶寶唱歌了
游戲目的:
提高寶寶“說話”的熱情,對寶寶的語言、交往等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通過學習這種有節奏的聲音,可以提高寶寶對節奏的敏感度。
游戲步驟:
1.寶寶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媽媽與寶寶面對面,視線相對。
2.媽媽自編簡單的小曲調,“咿咿——咿咿咿——咿——”,反復唱給小寶寶聽。
3.放慢速度,引導寶寶學著發出“咿咿——咿咿咿——咿——”的聲音。
4.寶寶每發對一個音,就親一下寶寶,給寶寶一個鼓勵。
5.附和著寶寶的曲調與寶寶一起“唱歌”。
游戲互動:
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還不能說話,但是已經能夠發出一些短音,同他“交流”,可以刺激寶寶的說話興趣。另外,媽媽在說話的時候盡量看著寶寶的眼睛,帶著笑容慢慢的說,說的越慢,寶寶也就越容易接受。徐博士溫馨提示:
做這個游戲的時候,家長發的音必須是短音,比如“嗒嗒嗒”、“啪啪啪”等,短音的節奏性要強,可以配以相應的動作來表示節奏。
媽媽須知:
千萬不要以為寶寶的語言能力是無師自通的。其實,寶寶每天都在留意大人發出的各種聲音。所以聰明的媽媽要給寶寶豐富的“學習”材料,幫助他更快地開口說話。
☆木魚敲敲敲
游戲目的:
培養寶寶的節奏感,讓他逐漸認識自己和環境之間的關系。
游戲步驟:
1.拿出木魚和小錘兒,在寶寶的眼前展示一下,讓寶寶注意發聲的物體。
2.當著寶寶的面,敲一下木魚兒,讓寶寶注意到聲音。
3.停頓一下后,再次敲擊木魚兒,讓寶寶確信聲音是由木魚兒發出的。
4.在寶寶面前連續地敲擊幾下木魚兒,讓寶寶感受聲音和敲擊動作之間的關系。
5.拿起寶寶的小手,幫助他握住小錘兒,敲擊幾下。
游戲互動:
寶寶現在能夠注意到一些持續不斷的聲音,大人要抓住機會制造一些聲音來培養寶寶的節奏感。而敲擊木魚的聲音是非常適合的,這種聲音既不刺耳,又容易控制節奏。
徐博士溫馨提示:
敲擊木魚兒的聲音不要太密,而且時間不要長,一般連續敲四五下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讓寶寶獨自拿小錘,以免碰傷。
媽媽須知:
寶寶剛出生時就對聲音有所反應,良好的聽覺發展能使得他們在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表現出色:聽覺敏銳、記憶牢固、語言出眾、音感出眾、智力發達等等。
☆咚咚撥浪鼓兒響
游戲目的:
在玩撥浪鼓的過程中,通過手腕的運動使撥浪鼓發出聲響,寶寶可以認識到自己對外界事物產生的影響。
游戲步驟:
1.在寶寶面前拿起撥浪鼓,輕輕搖晃幾下,發出“咚咚”的響聲,吸引寶寶的注意。
2.拿起寶寶的小手,幫助他抓握住撥浪鼓,一邊搖晃一邊念兒歌:“撥浪鼓,咚咚敲”,然后停頓一下,說:“嚇了寶寶一大跳”。
3.再次搖晃撥浪鼓,然后念:“撥浪鼓,咚咚響”,然后停頓一下,說“寶寶自己會敲響兒”。
游戲互動:
當寶寶看到大人拿起撥浪鼓,他的目光會追隨著大人的動作。然后大人把撥浪鼓放到寶寶手里,幫助寶寶發出聲音。這個時候大人適當的念起兒歌,寶寶會很高興。隨著節奏的快慢,寶寶的節奏感和聽覺就得到了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