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年是怎么來的呢?(春節親子活動)
前言:小朋友們都愛過年,過年了不僅有好吃的還有花衣服穿,還有好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呢,可是小朋友你們知道春節的來歷嗎?我們為什么要過春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吧!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
春節就是農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
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于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于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來源 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于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 771年〕,這個儀式雖然是在農歷十一月間,但歷來人們都認為它是新年習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采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乃原自漢武帝定下的歷法。 歷代皇室慶祝春節”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慶祝方式? 春聯早在節日降臨前一個月,一般華人家庭都開始忙碌,準備一番。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的習俗據說起源于漢代。那時候,人們是把神仙神荼”和郁壘” 的畫像貼在兩扇門上。傳說這兩個神仙是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人們把他們貼在門上可以消災避難。宋朝的春聯已演變為在對聯上寫吉利聯語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