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寶寶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1、形、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在家庭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就必須重視在生活中的培養。家長對孩子要放手,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做點家務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對于一些孩子不會做的事,家長可以耐心地輔導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會得到發展。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過程中,家長要采用正面教育,否則就會傷害幼兒自尊心,從而使教育適得其反。親教育
2成正確的教育觀念,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發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也是幼兒園實施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們必須端正教育觀念,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發展進步。在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時,家長要遵循孩子的年齡特征和生長發育規律。可以利用幼兒易于被其他新鮮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幼兒的注意力從不合理的事情上轉移開,以免他們受到錯誤的誘導。四是家長要想辦法使幼兒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幼兒知識多了,就會改變自己過去一些錯誤的做法。
3、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園,與幼兒園教育同步。
家長在家中對幼兒實施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同時,要與幼兒園老師保持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進度及幼兒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等,從而積極配合幼兒園,達到家園同步教育。家長可以擴大幼兒的交際面,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也可以通過立規矩以及讓幼兒參加感興趣的活動來幫助他們學會處理事情的能力。家長對幼兒過于溺愛、嬌慣、放任、遷就;或者對幼兒簡單粗暴,無視幼兒生理、心理的發展;或者無視幼兒的興趣、愛好,對他們一味限制,要求他們絕對服從等等,這些都不利于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高爾基曾經說過“愛護子女,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然而,會教育子女這就是一件偉大的國家事業了,它需要才能和廣泛的生活知識。”所以說愛也要有理性,絕不能溺愛,要有限度。 在家中父母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行為楷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應注意自己的形象,對幼兒獨立品質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家庭教育方式對幼兒自理能力的發展的推動作用
幼兒自理能力的發展與家庭教育方式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資源,應把家庭教育的重點放在家庭教育中資源的創設及合理地使用這些有效的資源上,創設和諧的家庭氛圍,親密親子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積極向上的家庭精神環境,拓展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以利于孩子獨立性的發展。不同家庭教養方式影響著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水平,不同水平的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也影響著現代的家庭教育方式的選擇。幼兒期是兒童自理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個體社會性的發展與其將來社會性交往、行為、情緒情感、人格、個性、社會適應性及事業成就、智力發展等密切相關。親子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對于孩子今后的成長來說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長可以通過我們上面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這一問題,對孩子今后的生活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希望家長可以注意到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