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勇敢性格的方法
媽媽們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受挫能力強,從小就有一顆面對挫折是勇敢面對的心,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這樣勇敢的心呢,讓我們根據下面的內容來具體了解一下。完成媽媽們得這個心愿。
1.獨立活動,樹立信心
應盡可能讓寶貝獨立活動,如讓他自己穿衣、收拾玩具、吃飯等。寶貝在做這些事情時,要克服肌肉尚不成熟,讓手和眼協調一致工作,以逐漸達到熟練。在不斷嘗試過程中,寶貝的意志力就可得到鍛煉。如果寶貝做得不好,也不必急忙去幫助,應該“先等一會兒”,讓他自己克服困難去解決。當他經過努力終于獲得勝利的滿足感時,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也就隨之增強。
2.內心有愛,個性堅強
內心有愛的人才會是堅強的人。平日里要注意培養(yǎng)寶貝對他人、對社會的愛,只有和愛心相結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以愛作支撐的堅強,才是持久的堅強。因此,愛心教育是寶貝意志品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寶貝關愛他人的能力不是自發(fā)的,而是在與環(huán)境和他人的交往中逐漸養(yǎng)成的。這種能力最初產生于其他人對寶貝的關愛:親人之愛、手足之愛、伙伴之愛。生活中媽咪可以引導寶貝樹立對他人友愛的態(tài)度,幫助寶貝把握恰當的表達愛的行為方式,這樣會使寶貝感到安全、舒適、愉快,并自然地模擬父母,去關愛別人。
3.多種方法,有勇有謀
面對困難,一種方法不行,鼓勵寶貝多想想,多試幾種方法,靈活解決困難。讓寶貝懂得,多種方法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經常受到類似情景的啟發(fā),寶貝就會養(yǎng)成遇事多動腦筋,有勇有謀的性格特點。幼兒教育
4.父母當先,行為表率
在生活中遇到寶貝摔傷、擦傷、打針、上藥等情況時,雖然父母看了心里著急,但還是要鎮(zhèn)定,對寶貝說:“一點兒小傷,沒問題。”這樣的神情行為會給寶貝很好的暗示,使他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面對。如果父母一驚一咋的話,寶貝反而會緊張地大哭起來。寶寶教育
父母要做寶貝的表率。如果意志堅強,做事具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意志力,那么寶貝也會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質。
5.增加交往,多見世面親子教育
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當一個人見多識廣,逐漸形成自己獨立的意識和判斷時,他面對困難,往往有常人所不具備的智慧與勇氣。小寶貝也一樣,出生之后媽咪就應常帶寶貝參加親子聚會,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事,讓寶貝懂得各種場合中應該如何禮貌應對。持之以恒,寶貝漸漸能養(yǎng)成一種不懼人、不懼事,凡事應對自如的坦然之氣。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一個人的勇氣來源于自信,當寶貝對自己的能力有了自信,漸漸就可以勇于承擔一些責任。當責任逐漸被寶貝視為一種體現自身價值的榮耀時,寶貝就能克服許多困難,形成堅毅的品格。這是需要拙步完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