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交往
第一單元 第二節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
(2)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寬容和相互幫助,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共規則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
二、教學重點:
融入公共生活必須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準則,人與人之間要平等交往、和諧相處。
三、教學難點:
人與人是平等的;遵守公共規則必須尊重多樣的民族風情和文化傳統。
四、教材分析:
第二節“平等交往”,該節的主旨在于使學生明確“要融入公共生活,只要擺正心態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規則,使人與人之間平等交往,和諧相處”。那么具體的表現就是平等待人、謙遜寬容、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此外還要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交往。
五、學生分析:
第二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度。學生走進公共生活并不難,但是怎樣與他人更好的交往是一個難題。我們發現學生在平時的公共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交往上的問題。比如,對他人沒有禮貌、以自我為中心、自傲、自卑、猜疑、不遵守規則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引領學生明確公共生活中需要有一定的生活交往能力,雖然沒有這種能力的學生也進行公共生活,但是如果學生想在公共生活中生活的愉快、舒心,就要學會這種交往能力。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交通事故影視短片等。
七、授課對象:七年級學生
八、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穩定學生情緒,使學生盡快進入狀態。(師生問好)
九、復習導入:
1、師問:我們如果要想融入公共生活中去,應該怎樣做呢?
生答:正確認識自己……
師問: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就可以在社會生活中一帆風順嗎?
學生談談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并說說自己的觀點。
2、多媒體展示材料(如教材p6“劉少奇與時傳祥”)通過這個材料,讓學生體驗在社會生活中,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平等待人。
3、進一步有效地幫助學生體驗、領悟正文內容。
a、“說一說:你的一位同學家庭條件不好,從來都不買零食吃,也很少穿新衣服,你會怎么看待他呢?(也可以講一講我們周圍有許多同學生活非常浪費,他們之間互相攀比,如看誰的衣服買的貴,看誰的鞋是不是名牌等等的現象)
b、對班上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你是否認為他天生愚笨?
通過以上的學生體驗,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平等待人。盡管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但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擁有同等的權利和尊嚴。
4、謙遜寬容:
多媒體展示教材p7中的“參考書事件”;用作課堂活動的議題,通過情境使學生悟出其中的道理。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p7頁,然后說說王文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存在什么問題。
啟發學生分析王文的問題,如:
(1) 也許那本參考書的陳晉的媽媽在舊書攤上為他買的呢?
(2) 即使是借來的書,也許陳晉有其他的苦衷呢?,王文也不能就此說陳晉虛偽啊!,更何況陳晉主動找他了;
(3) 對待朋友要寬容,即使陳晉有錯,他也要原諒陳晉,給他應有的尊重,也就給了陳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