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含義、內容。增強學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理解,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能力目標
在明確講述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涵義、內容和作用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供幾個典型的相關案例,由學生進行個案分析,加深對以上內容的理解。
思想覺悟目標
引導學生珍惜和運用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學生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重點
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請看材料(投影):某市十名小學生聯名上書市人大呼吁:“父母們,請從麻將桌上下來!”(對投影片的說明:十名少年是某市幾所小學的學生,也是市少年記者班的學員,他們利用業余時間,有針對性地調查了本市100戶家庭,寫出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市有一半的家長整日與麻將為伍,給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造成極大干擾。在這種情況下,十名少年不得不以公開信的形式向人大有關部門發出了上述呼吁。)
提問:(1)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家庭保護的規定,對十名小學生的呼呈書有什么看法?
(設計此問題的目的:(1)復習關于家庭保護的規定;(2)從溫故中引出本節課要學的新知。)
(學生發表看法,教師歸納)呼吁書反映的內容違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家庭保護的規定。
導入 新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呼吁書反映的某市玩麻將成風,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不良習氣,敗壞了社會風尚,形成了惡劣的社會環境,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青少年在失去家庭保護的同時,也得不到應有的社會保護。關于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三、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板書)
1、社會保護(板書)
(1)社會保護的重要性(板書)
青少年不僅生活在家庭中、學校里,還經常接觸社會,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而社會環境中既有先進模范人物、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富有教育意義的公共場所等積極因素,也有品行不良的人、低級庸俗的生活方式等消極因素,這些都會對青少年的成長帶來影響。缺少社會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合法權益就會在社會環境中受到損害。社會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帶領學生看書第83頁框題旁邊的楷體字,指出:這些個在夜總會一直玩到凌晨一點多鐘的十三四歲的少年已經受到了社會環境中消極因素的侵害,他們急需社會保護。)
(2)社會保護的含義(板書)
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板書)
社會生活環境不同于家庭環境,也不同于學校環境,社會保護是特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3)社會保護的作用和內容(板書)
社會保護歸根到底是要創造一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這種環境具體來說,就是要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健康;有利于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五方面。
(4)社會保護的基本要求(板書)
第一、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
(帶領學生看書第84的插圖及其旁邊的楷體字)并指出: 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是適宜未成年人進入并對未成年人心理、品德、思想成長產生積極影響的場所,它們或者對未成年人進行傳統教育,或者增長其知識并刺激其求知欲,或者從中得到健康的娛樂生活,而且對未成年人優惠開放。青少年朋友要珍惜并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積極爭取機會到這些場所去,主動接受教育。
第二、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營業性舞廳、酒吧、夜總會等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學生討論之后,教師歸納)首先,營業性舞廳等都是高消費場所,未成年人沒有獨立的經濟收入,這些開銷必然增加了父母的負擔。同時,這些場所對培養青少年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品質極為不利,反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其次,未成年人缺少社會生活經驗,經常出入營業性舞廳等場所,容易上當受騙。因為社會復雜,有的營業性舞廳等管理不善,往往有少數不良分子混跡其中,他們肆意揮霍,尋找刺激,未成年人容易受他們的影響而學壞、受害。如某市有8名女學生,由于經常出入營業性舞廳,并在那里結識了阿飛,養成了生活放蕩的惡習而中途輟學,離家出走后有的無處棲身,有的遭壞人傷害,處境十分悲慘。
第三、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舉二三事例說明淫穢、暴力、兇殺等出版物會磨滅未成年人的意志,摧殘未成年人的身心,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禁止出售、傳播壞書和有害音像制品,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抵制腐朽思想侵蝕的重要措施。)
第四、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此項要求是禁止招用童工,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所有年齡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除了文藝、體育、特種工藝確需挪用文藝工作者、運動員、藝徒,并經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批準招收的以外,都不得從事與單位或者個人發生勞動關系的、有經濟收入的勞動。只能參加家務勞動、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勞動等無損于身心健康的、力所能及的輔助性勞動。為什么禁止招用童工?有什么危害?請同學只看第85頁第2自然段。(請一同學讀)
歸納原因有二:一是損害未成年人的身體,二是使未成年人失去在校學習的機會,容易產生思想和品德的扭曲。總之,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長。
補充材料: 我國禁用童工規定下月實施
根據日前國務院公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凡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將由勞動保障部門按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處5000元罰款的標準給予處罰,新規定從今年12月1日開始實施,1991年發布的原《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同時作廢。
相對于舊的《規定》,新《規定》明確了具體的處罰標準,而且處罰力度更多大。而舊《規定》罰款標準是3000元。新《規定》還明確,用人單位限期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如在規定期限內仍不改正的,將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處1萬元的標準給予處罰,并吊銷營業執照或撤銷民辦企業單位登記。單位或個人為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介紹就業的,每介紹一個罰款5000元。
同時,新《規定》對一些特定范圍也作了說明。文藝、體育單位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滿16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被招用的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另外,學校、其他教育機構以及職業培訓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進行不影響其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培訓勞動,不屬于使用童工。
第五、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投影材料:《校園鈴聲》的作者是誰——北京審結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權案)
這個案例涉及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問題。現在請同學們看書第85頁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在書上劃出:智力成果權、榮譽權、特殊天賦的含義以及保護未成年人這些權利的意義。
2、司法保護(板書)
(1)司法保護的含義(板書)
司法保護,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國家司法機關通過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一種專門保護措施。(為理解這一含義,教師邊劃線邊適當講解三個地方:) “國家司法機關”指哪些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的司法保護分一般司法保護和特殊司法保護,前者適用于所有未成年人;后者則主要指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所采取的維護其合法權益,促使其早日改過自新的保護措施;“專門保護措施”是指有別于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由國家司法機關按照一定程序進行的保護措施。
(2)司法保護的基本要求(板書)
第一、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實行有別于審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引導同學看書第86頁插圖及有關少年法庭的說明)
第二、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引導學生看書,分清: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實行什么方針,堅持什么原則,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改造方式)
第三、對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作,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請同學說說為什么要妥善做好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用書上第86頁最后1自然段的內容做歸納)
第四、人民法院處理繼承案件、離婚案件,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
(請同學們閱讀關于這一點的具體說明,由一位同學說出在人民法院處理繼承案件和離婚案件時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基本知識: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含義和基本要求。同學們要著重掌握它們的涵義和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