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生更加燦爛
探索人生的真諦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用積極健康的情感來注視充滿創造魅力的生命世界。
2.幫助學生認識人類生命是富有智慧的。
3.引導學生探索人生的真諦,初步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找準自己正確的價值定位。
教學過程:(用電子幻燈片提綱展示)
導入:我們了解到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愛他人的生命,保護自然界其它生物的生命,做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其它生物的生命同樣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現在我們看幾幅圖片。
標題:生活在線。列舉動物的神奇本領,蟋蟀建巢,螳螂制敵,蟬歌唱陽光,樵葉峰剪葉,從中引出話題:動物為什么能有如此奇特的本領?人類的發明創造有什么意義?(點擊圖片并說明)
標題:探究平臺,探索人生的真諦。
標題:人與動物的區別(點擊圖片)
模擬演示:人們對人與動物的區別具有不同回答。自由選取1-2位學生模擬不同身份的人的聲音做出回答:考古學家認為是使用工具,哲學家認為是抽象思維,文學家認為是語言,生理學家認為是大腦,心理學家認為是意識,馬克思認為是:有意識的生產活動直接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
百家爭鳴:我說、你說、他說……讓學生去爭論。
標題:人生的不同態度。
主題討論:人生態度。(人生的不同態度,甲:我清閑,我快樂。乙:我創造,我快樂。丙:我享受,我快樂。)生:我贊成創造,因為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生:我認為:清閑、創造、享受三種人生態度缺一不可,沒有清閑、享受,我們會活活累死。
活動:大家都來說一說。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人物因為他們的發明創造體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從而名垂史冊。大家能舉一些例子嗎?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李白(他的詩篇被人們廣為傳誦)——達爾文(他的進化論永留人間)——雷鋒(他的精神現在仍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叢飛——楊利偉(點擊圖片說明)。
師生共同歸納: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其質量。無論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否平凡,只要對社會、對他人有所奉獻,我們就能體現自己的人生的價值。
活動:列舉名人名言并組織討論。如毛澤東、張海迪、臧克家(中間穿插視頻播放——有的人)。
(播放視頻歌曲)為了誰。贊頌抗洪搶險中的親人解放軍。
小結并出示本課結構圖表。
案例評析:
由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本能“蟋蟀建巢,螳螂制敵,蟬歌唱陽光,樵葉峰剪葉”引出話題:動物為什么能有如此奇特的本領,使學生感到有趣,也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
再組織討論動物與人的區別以及人生的不同態度,其間借助于圖片說明,播放視頻,顯得生動、形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最后出示本課結構圖表,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
全課比較重視引導學生參與,力求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悟探究的方法值得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