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第一單元學案
(2)導入語:(見教材p13頁標題下引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
這段名言既強調生命的寶貴性、不可重復性,更強調人應該提升生命的價值,不可碌碌無為度人生。這段名言催人奮進,教育和影響了幾代人。
我們應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呢?這就要求我們要從“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
(二)講授新課
一、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
1、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
“價值”是指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種實際用途和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例如,我們說蔬菜、雞蛋、牛奶有價值,是因為它們能供我們食用,滿足我們吃的需要;我們說花卉、盆景、繪畫有價值,是因為它們能供我們觀賞,滿足我們審美的需要。可見,所謂價值,是指這個事物對人們、對社會有無用途,能否滿足需要而言,并不是指它自身有什么意義。任何事物,如果喪失某種實際用途,不能滿足人們的一定需要,它就沒有任何價值。
人的價值也是這樣。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有價值,不是指他對自身有什么意義,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動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他人和社會的實際需要。
所以說,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對他人、社會的奉獻之中。
板書: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
(1)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
活動一:
讀一讀,想一想——閱讀教材p13—14頁材料,討論回答問題:
王選、莊玉榮他們的人生價值是怎樣體現的?(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
王選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為民族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他從中也贏得了社會的的尊重,他的人生價值就是通過這種創造和奉獻來體現的;而莊玉榮則是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美化、凈化了城市,在給他人帶來歡樂和幸福的同時她的勞動也得到了社會的的承認,從而來實現了她自己的人生價值的!由此可見。一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創造和奉獻。
①創造和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要求
讀一讀 說一說——閱讀教材p14頁方框內材料,說一說:
雷鋒、孔繁森他們在奉獻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快樂和幸福)
(學生閱讀教材p14—15頁材料,從中體會奉獻的快樂)
教師總結:(見教材p14頁正文最后一段)
②創造和奉獻使人充實,使人高尚,使人快樂
思考討論:
①為什么創造和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要求?
(因為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對他人、對社會的奉獻之中。人類要吃穿住行,社會要發展,這就需要人們有所貢獻,否則,人類將難以生存,社會將難以發展。真正懂得珍愛生命價值的人在享受生活的給予的同時,更會積極地為他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②辯一辯:人生的價值首先在于貢獻還是在于索取?(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歸納。)
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