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打開一扇門》教學設計8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示例
朱春梅
教學目標 :
1、感受文學的特征、文學的作用和文學的魅力。
2、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文學的特征、作用、魅力。
教學難點 :
理解文中語言文字中蘊含的豐富內容
其他相關內容:
1、欣賞豐富優美的語言(主要通過朗讀)。
2、擬人手法和對話方式的運用。
教學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教學1-4節第一層
課前準備:
教師:1、作者簡介
2、文中涉及的一些資料
3、制作課件
4、布置預習題
學生:1、朗讀課文,思考文章傳達的意思
2、掌握生字詞的字形,了解其意義,并在文中落實
教學過程 :
一、檢查預習
1、學生分工合作,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2、教師了解學生對文章內容初步理解情況
二、教學1-2節
1、激發學生對文學了解和探索的愿望
(面對初一新生)當每一位同學站在新學校大門口時,你會有哪些感覺(欣喜、快樂、徘徊、仰慕、興奮、無動于衷……)不同的感覺反映對事物不同的態度,觀望、摩拳擦掌想大干一番,徘徊不前,哪些是可取的?(學生自然會得出一個結論),強調:想要領略新學校美好風光,享受到新學校里的無窮樂趣,關鍵取決于你對門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
同樣現在有扇門非常重要的門向大家開著,這就是作家趙麗宏給大家打開一扇文學之門,引領大家徜徉文學這塊神奇快樂的園地。同學們應該具備怎樣的態度呢?(啟發學生思考)
2、出示作家趙麗宏簡介
趙麗宏,散文家,詩人。上海市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間曾下鄉插隊,1977年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82年初畢業。在《萌芽》月刊從事多年文學編輯工作,1987年應聘為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現為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20世紀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書,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詩集、報告文學集等共40余部,有多種著作在中國臺灣和國外出版。他寫的《雨中》一文收入蘇教版初中語文自讀課本第一冊。
3、學生朗讀1-4節第一層次,討論概括文學的特征及對它們的理解
(1)生動形象(2)反映時代生活
(提示:結合讀過的文學作品來談對這兩個特征的理解)
教師出示相關的文學資料來配合講解,增強學生感性認識。作品大多是學生所熟悉的。
教師補充:從上古文學中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就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認識,先秦文學《尚書》中武王伐紂、《左傳》中齊魯長勺之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之而竭)、《戰國策》中蘇秦連橫合縱、朝秦暮楚,《離騷》中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反映從殷商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生活,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等等,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歷史長河滔滔不息。魏晉司馬氏與曹魏斗爭激烈化,政治極其黑暗,具有進步思想的文人無法施展抱負,自身安全也沒有保障,只能轉而采取一種消極反抗的態度,但他們內心之痛苦在阮籍《詠懷詩》得以表現。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未尾兩句詩人那看不見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孤獨寂寞憂思,也是那個時代的心聲。一部《水滸傳》是一部社會生活畫卷,讓我們了解了我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到失敗的經過,起義失敗的原因,看到了起義英雄的光輝形象,目睹了封建統治的罪惡,感受了北宋末年市民階層的社會理想等等。
4、朗讀、背誦第4節第一層,加強對文學特征的感受。
三、布置作業 :課外閱讀文學作品,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建議]
這一課重點是激發學生對文學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因此理解文學作品的特征不只停留在字面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感性認識,教師根據學生情況作一些內容上的補充。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理解文學的作用及魅力。
課前準備:
教師:推薦一些優秀文學作品并作簡要介紹,供學生參考。
學生: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
教學過程 :
一、學習第4節第二層次
1、學生朗讀,小組討論:文學的作用?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文學的作用的?
兩層次,前者“了解”是淺層次的,后者是深層次,作者特別強調文學對人提高修養、豐富情感的作用。
2、理解“高智商的野蠻人”,舉例說明。
雖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養,缺乏感情,例如科幻片中掌握能毀滅地球、毀滅人類的高科技武器的狂人,他們就是高智商的野蠻人,缺乏情感,缺乏修養。
二、教學5-11節,理解文學的魅力,說明各小節之間的關系。
1、學生選擇喜歡的一段朗讀,并概括其內容,其他同學參與評比優劣。
第6節,增長見識
第7節,展現人生、豐富情感、明白事理
第8節,跨越時空、交匯虛實,啟迪想象
第9節,真實真誠,引起讀者共鳴
第10節,提高自身修養
第10節,具有純潔性,教育大家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舉例席絹、韓寒的寫作觀)
2、第7節說“你把生活的惟幕……喜劇和悲劇”,你能從讀過的文學作品中說出幾個不同的角色嗎?
3、作者將文學稱為“你”,與文學對話,采用第二人稱的好處是什么?
三、集體朗讀5-11節,背誦“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
四、交流:第6-8節各指哪一類文學作品。
五、布置作業 :閱讀優秀文學作品,進一步體會文學的作用,文學的魅力。
[教學建議]
在了解文學作品的作用、文學作品的魅力后,引導學生自覺地“親近文學”,在課堂上安排交流,點化學生沉積的思想情感,讓其對文學有進一步的感悟。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安排學生活動,交流閱讀文學作品的心得。
課前準備:
教師:編錄一個初中階段課外閱讀優秀文學作品目錄發給大家
學生:設置一份讀書計劃表
教學過程 :
一、學生展示: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你喜歡什么樣的文學作品?并說明理由。
二、教師對學生的交流給予指點,并根據印發的優秀文學作品目錄,指導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勉勵大家多讀書。
三、讀書習慣培養:做讀書卡,標題《佳作共欣賞》,一周交流一次。
篇 名 | 書刊及 期號 | ||
精美語 言集萃 | |||
文章中心 | |||
對本文感受最深的地方 | |||
掩書而思 |
四、布置作業 :依照讀書計劃,閱讀優秀文學作品。
[教學建議]
這樣的學生自我展示活動,符合初一新生的心理,同時可滿足讀書“小有成就”的學生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其閱讀興趣,教師應多給予肯定和鼓勵,也可以帶動閱讀量少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