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王國》教學設計三則
蔚藍的王國教學設計三則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
《蔚藍的王國》這一散文詩的作者屠格涅夫,用他的筆,在近古稀之年,借助神奇的想象,采取介于詩與散文之間的獨特文學樣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蔚藍色的大海圖。教學本文應倚重于誦讀。在誦讀中理解,在誦讀中感悟,在優美的旋律中讀懂文章內涵,品味生動優美的語言,領悟作者歌頌之所在。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
1.放錄像:欣賞錄像,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這一美麗神奇的畫面。
2.板書課題、作者。
3.教師導語 ,設置情景。
同學們,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晚年創作的散文詩《蔚藍的王國》中用極其優美的語言,通過夢幻的手段,把一個充滿神奇充滿愛的海上世界描繪得如同天堂一般,如詩如畫如歌,寄托了他美好的情懷。
二、配樂配景范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三、學生自由閱讀,欣賞全文。
屏幕上點出具體要求:
1理清作者思路,按文章內容、你的理解將全文分成幾大部分,思考并在草稿本上寫出各部分大意,后交小組討論。
2圈點畫出優美的詞句。
3勾出你最喜歡的句或段,對課文進行品讀、理解,并進行小組交流,解決課后練習二,教師到小組指導幫助閱讀(因課后練習二有一定難度)。
4.《蔚藍的王國》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美麗神奇)比較欣賞配樂朗誦《天上的街市》全文:想想兩文所想象的世界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要求學生作答,老師點撥)
5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來描繪這一神奇的世界的?
——品味文章形象化、人格化的描寫,體會語言的魅力。
作者所見:
作者所聞:(1)聞味,(2)聞聲
作者所感:
6著重朗誦某些片段,體會意境,并請回答作者用如此美麗的語言要歌頌或者表現什么?
①他們像我一樣年輕、快樂、幸福。
②我們看到一些島嶼,晶瑩明澈的仙島,島上的碧玉寶石光彩奪目。
③一切都在傾訴著愛情,傾訴著無比幸福的愛情。她,我們每一個人都愛著的那個人——她就在這兒。
7置疑
(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提問,教師答疑。)
8布置課后遷移練習。
口頭作文:一片……的世界。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
《散文詩》是屠格涅夫一生創作活動的最后一個里程碑,這些文章,像是散文和詩熔煉成的合金,結實、厚重,內涵豐富。又像壓縮了的彈簧,具有濃厚的激情和內在的力度。因此應把這些抒情小品“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品讀。
課型:品讀賞析型
教學步驟 :
一、請談談你所知道的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有關情況。
二、采用多媒體打出屠格涅夫在1878年6月寫的另一篇散文詩。
老人
陰暗、艱難的日子來臨了……
自己的疾病,親人的痛楚,老年的凄涼與黯淡……你所珍愛、你為之獻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返地衰敗和瓦解。生活已走著下坡路。
怎么辦呢?痛惜?悲傷?與己、與人,這都毫無用處。
在那枯萎、虬曲的樹干上,樹葉變小、變稀了,可是依然那樣翠綠。
你也收縮起來吧,走向內心,沉湎于自己的回憶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靈最深處,你往昔的、只有你一個人理解的生活,將會在你面前閃現出它那芳香的、仍然新鮮的綠意,閃現出春之愛撫與活力!
但要警惕呵……可別朝前看,可憐的老人!
三、配樂朗誦《蔚藍的王國》,體會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并思考下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小組討論、探究:
1兩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何不同?
2《老人》一文中這位近乎是作者本人的老人面對即將來臨的生命的終點,有些什么樣的復雜感受?請站在老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替老人想想。
3用自己的話描繪《蔚藍的王國》中的那一片神奇的世界,盡量將下邊的詞用進去;天藍藍、海藍藍、海天相接、恬靜、安詳、美麗、乘舟、蕩漾海上,愜意、顫栗、酬唱、陶醉、幸福。
4兩篇文章的主題有何不同?
四、歸納小結
1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來到“蔚藍的王國”做了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夢,夢中的人健康快樂,夢中的景迷人神奇,夢中的情熱切、感人,老人陶醉了,他備感幸福、愉快,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美好的青春、美好的愛情讓老人忘掉了自己的年齡而沉迷其中,放聲高歌:“大自然好美。”
2談談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風格
【教學設計C】
課型:自讀自悟型
課前準備:閱讀自己摘抄本中的借景抒情的短文兩篇,體會作者怎樣做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教學步驟 :
一、交流讀短文心得,要告知題目、作者、主要內容、你最欣賞之處(目的:檢查預習)。
二、運用多媒體,欣賞一組平靜時候的大海的圖片。
三、聽錄音:配樂朗誦《蔚藍的王國》,請記住幾個好的詞和美句。
四、請打開課文,放聲誦讀全文,畫出你最欣賞的幾個句子,談出欣賞的理由。
五、點撥:作者屠格涅夫運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語言來塑造神奇美麗的大海形象,抒發心中對美、對大自然、對幸福、對青春、對愛的無比崇敬和向往,景與情緊密結合,情景交融,寫出了關于想象中的大海的膾炙人口的散文詩名篇《蔚藍的王國》。
同學們,前人沒有辦到的,我們要力爭辦到;前人已經辦到的,我們肯定能辦到。現在老師下達任務,仿照《蔚藍的王國》寫一篇或一首借景抒情的短文和詩歌,并小組朗誦,選出優勝者,參加今日“即興作文擂臺賽”冠亞軍爭奪賽。獎品:“榮譽作家”桂冠。同學們誰英雄,誰好漢,作文場上見,動手吧!
1.15分鐘寫作2.小組交流,每組評出1-2名優勝者3.全班朗讀,投票選出冠亞季軍4.頒獎
【資料整合平臺】
屠格涅夫晚期的主要作品是《散文詩》(1878—1882年)。這部優美的散文集的內容和傾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表現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如《門檻》《俄羅斯語言》),有的則充滿懷疑和悲觀情調(如《斯芬克斯》《無巢》《薔薇曾經多么嬌美……》),有的是描寫種種美好的景物和快樂的人們,通篇充溢著激情(如《蔚藍的王國》)。
屠格涅夫說過:“準確而有力地表現真實和生活實況才是作家的最高幸福,即使這真實同他個人的喜愛并不符合。”他確實忠于這個現實主義原則,有時甚至能超出貴族自由主義立場的局限。他雖然長期僑居國外,卻能迅速及時地反映俄國社會現象。他的全部創作幾乎成了19世紀40至70年代的俄國社會生活的編年史。屠格涅夫有高度的愛國主義感情,筆下的主人公很多和祖國命運密切相關。他對俄國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尤其是對長篇小說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以擅長塑造少女形象著稱。《羅亭》等長篇和《阿霞》《初戀》《春潮》等中篇小說中的女主人公都寫得躍然紙上。屠格涅夫善于寫景,能夠刻畫自然景色的瞬息萬變,又能賦予詩意和哲理,有時還賦予象征意義;這些描寫不僅是人物心境變化的反映,而且往往成為情節轉折的契機。屠格涅夫是真正的語言藝術家,對俄羅斯語言規范化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列寧在列舉俄國的語言大師時,首先提到了他。他的風格簡潔、樸素、細膩、清新,富于抒情味。他的憂郁的氣質,又使作品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新疆/李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