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第三單元 教學設計 建筑藝術(通用3篇)
七年級語文第三單元 教學設計 建筑藝術 篇1
七年級語文(下)第三單元教學設計建筑藝術
建筑是科學,建筑也是藝術。建筑是無聲的詩歌,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本單元,我們將一起瞻仰巍峨、雄偉、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巍中山陵,欣賞金壁輝煌的法國凡爾賽宮,游覽體現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特色的黃鶴樓和于園。從這些建筑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審美特點;從這些建筑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印記和社會發展的足跡;從這些建筑中,我們還可以領悟到人類的勤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點,體會人類的勤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2、體會課文準確而生動的語言,進一步理解說明語言的特點。
3、能理清課文寫作的線索,體會說明中融入記敘的寫作方法。
4、能仔細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作準確的描述。
5、通過搜索資料、上網調查、實地考察等實踐活動,了解國內外或本地有名的建筑,感悟建筑藝術的魅力。
二、學習資源:
1.圖書資源:
《當代國外著名建筑師作品精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世界城市環境雕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世界景觀大全》 中國臺灣建筑報導雜志社
《世界建筑史叢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推薦網站:
3.影視資源:
《天安門》 《埃及金字塔探秘》 《驚異澳洲》
《故宮》 《秦陵地宮探密》
三、單元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課時
《巍巍中山陵》 2課時 《凡爾賽宮》 1課時
《短文兩篇》 2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單元綜合活動 1課時
四、學習過程:
第1課時 “走進建筑之林 感悟藝術之美”——第三單元整體學習
一、激情導入 (見開頭語)
二、學生活動
整體瀏覽本單元的課文內容,了解建筑物及其特點。
三、學生交流
1、在本單元所介紹的建筑物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2、在你喜歡的建筑物中,你最想了解它什么?(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進行分組討論、交流, 探究結果組長記錄,包括學生的疑問。)
3、各組交流探究結果及需要幫助的主題。
4、評價后啟發學生課后作進一步的研究。
四、布置本單元綜合活動要求
活動主題:我來向你介紹
1、進圖書館或上網搜集你感興趣的國內外著名建筑的資料,加工整理后,由你作一次導游,向同學和老師介紹這些建筑。
2、了解、參觀身邊的名勝,如天目湖、高靜園、鳳凰公園、南山竹海等,體會家鄉的建筑特色,并向同學和老師介紹。(為單元結束作準備)
第2課時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
學習目標:
1、能根據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活動路線,逐步理清說明的順序。
2、通過對人民英雄紀念碑具體而全面的介紹,體會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革命精神。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1、導入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現作者路線轉換的詞句。 閱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2、布置任務:請同學們對照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教學掛圖,根據課文的描述,用簡潔的語言敘述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時所走的路線。小組討論,推薦代表全班交流。
3、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1、導入 :從下面的句子中可以表現出我們民族的哪些文化內涵和建筑特色?a.碑身東西兩側上部,刻著紅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裝飾花紋,象征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萬年長存。
b. 小碑座的四周,雕刻著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組成的8個大花圈,這些花朵象征著英雄們的品質高尚、純潔,表示全國人民對他們的永遠懷念和敬仰。c. 碑頂是民族傳統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廡殿頂。思考、討論。
2、組織交流、評價 小組討論,交流。
3、布置任務:從文中你還能找出哪些可以表現出我們民族建筑特色的地方? 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評價 暢所欲言
第三塊:語文活動
1、你還了解我們民族建筑的其他一些特點嗎? 小組討論
2、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課后學習:學習上網的基本知識,到網上搜索更多有關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資料。
七年級語文第三單元 教學設計 建筑藝術 篇2
第5課時 《巍巍中山陵》(二)
學習目標:
1、體會準確簡明、生動形象的說明語言。
2、積極參加“我心目中的校園”設計比賽,體現個人風格和特色。
課堂學習: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體會準確簡明、生動形象的說明語言。
具體表現:
語言的準確簡明:
1、 確鑿的數字
2、 限制詞、修飾語
3、 概括語
語言的生動形象:1、 描寫 2、 比喻、擬人等
處理方法:
1、學生分別找例子加以分析、體會;
2、小組內交流自己尋找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語言的準確簡明與生動形象是否“水火不相容”?
三、語文活動
活動主題:“我心目中的校園”
活動方式:小組設計比賽
活動要求:
1、勾畫校園輪廓圖;
2、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述;
3、設計要新穎,有特色;
4、小組成員精心合作。
活動過程 :
1、 小組畫輪廓圖,并配以文字說明;
2、小組選派代表上臺展示;
3、師生評價、小結。
第6課時《凡爾賽宮》
學習目標:
1、了解凡爾賽宮的建筑特色、藝術風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勝地的地位。
2、學習抓住特點、突出重點進行說明的方法,體會凡爾賽宮的藝術價值。
3、熟讀課文,體會準確而富有文學性的語言。
課前學習:
搜集凡爾賽宮的有關部門資料,了解其輝煌歷史和藝術價值。
課堂學習:
一、導入 新課
從法國名勝羅浮宮、埃菲爾鐵塔等導入 。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整體感知課文
1、 認真瀏覽課文,找出各段落的中心或中心句;
2、組織整理,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介紹凡爾賽宮;
3、請兩位同學作班級交流;
4、點評后,再請一位同學交流。
四、精讀課文
(一)抓住特征、突出重點進行說明。
特征:藝術價值高
1、 選材上:與其無關的內容不寫;
2、詳略上:藝術價值高的重點寫。
方法:讀、品、議、講
重點研讀第3段。
(二)插入歷史軼事,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1、自讀第5段,了解凡爾賽宮的一段歷史;
2、討論:如果沒有這一段歷史,效果怎么樣?
3、交流、評價。
五、拓展遷移:
如果你將有機會去游覽凡爾賽宮,你準備重點游覽哪些地方?寫出你的設想和理由,并把它講給你的同學聽。
1、學生設想 2、小組交流 3、代表上臺展示 4、點評、鼓勵
六、布置作業 :
圓明園是我國清朝一座著名的園林,有“萬園之園”的美譽,如今卻已剩下了斷壁殘垣。面對殘破的圓明園遺址,對照金壁輝煌的凡爾賽宮,你有何感想?
第7課時《短文兩篇》(一)
學習目標:能利用工具書及課文頁下注釋讀懂課文內容。
課前學習: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讀準字音,熟讀課文。
課堂學習:
1、組織學生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① 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和課文頁下注釋自己翻譯課文內容。
②知道學生互相質疑提問。
③檢查翻譯情況,糾正錯誤。看注釋,疏通文意,讀懂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中的精彩段落,積累知識。 選擇課文中最喜歡的語句加以背誦。
附譯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黃鶴樓。《圖經》上說:“費祎升仙的時候,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里休息,于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有關這件事記載在《神仙傳》上,有關事跡還保存在《述異志》上。
觀看這矗立著的樓宇,高高聳立,十分雄偉,它頂端靠著銀河,底部臨近大江;重重疊疊的樓檐,像鳥的翅膀一樣張開,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云氣和煙霧:這里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跡中的最美的地方。
為何一定要到瀨鄉的老子祠,東陽的八詠樓,才可以觀賞到應時的景物,遇會到神仙呢!
于園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鋪,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園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就不會開鎖讓進。
這座園子里沒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塊堆砌的假山。堂屋前面有石坡,高兩丈,上面栽種了幾棵果子松,沿坡栽種了牡丹、芍藥,人不能夠到上面去,這里因為充實而奇特。
后面的大廳臨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極陡峭的溝壑,直上直下,人們行走在池塘底部,抬頭仰望池塘中的蓮花反而像在天上,這里因為空曠而奇特。
臥房的欄桿外面,有一條山溝盤旋而下,好像螺螄回旋的樣子,這里因為陰暗深遠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水閣,長長的,形狀像小船,這座閣子橫跨在小河上,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里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坐在閣子里,給人以舒坦、碧綠、幽深之感。
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借假山而有名聲,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懷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細構思中誕生,這樣假山石安置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
第8課時 《短文兩篇》(二)
學習目標:欣賞黃鶴樓和于園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說出自己的感受。
課前學習:熟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中的精彩段落。
課堂學習:
第一塊:復習
請大家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精彩段落。 背誦。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1、創設問題情境:作者帶我們去黃鶴樓和于園“神游”了一番,你對黃鶴樓和于園的總體印象如何?兩者有何不同?你“神游”時的感受又是怎樣的?閱讀,思考,分小組交流。
2、組織交流、評價 全班討論交流。
3、學習評價:用筆把你心目中的于園畫出來,并向大家點評一下于園“奇”在哪里。思考,畫圖。
4、組織交流、評價 全班討論交流。
第三塊:探究活動
1、如果學校的花圃要重新設計,你打算怎樣來布置? 思考,分小組交流。
2、組織交流、評價 暢所欲言。
課后學習:
1.收集并吟誦歷代歌詠黃鶴樓的詩文。
2.把《黃鶴樓》或《于園》改寫成白話散文。
第九、十、十一課時寫作與修改
本單元是介紹國內外建筑藝術的說明文單元。介紹建筑物首先要準確把握它的特點,這就離不開仔細觀察,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觀察對象的特點。其次,在介紹時還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雜亂無章,可以讓學生從本單元的課文中體會說明的順序。本單元的寫作訓練可以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寫。指導學生揣摩語言,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
第九課時 觀察和描寫事物特點
學習目標:
1、學會抓住特點,從多角度多方面觀察和描寫事物。
2、發揮小組合作精神,培養協作能力。
學習過程:
一、導入 新課,明確重點。教師引導學生感悟并總結“觀察和描寫事物特點”的方法。
二、觀察畫面,合編故事。
1、學生細致觀察畫面,每人提一個問題;
2、歸納問題,圍繞焦點問題組織小組討論;
3、小組統一意見后合作編寫故事。
三、演講故事,動態修改。
1、隨機請一小組講故事(鼓勵小組集體演講);
2、其余同學聽評故事;
3、教師補評,拓寬拓深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選擇角度,練寫片段。
“大鳥的健美”或“小鳥的弱小可憐”,“山林生活的自由快樂”或籠中生活的痛苦乏味“等等,從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點觀察。用十分鐘寫一百五十字左右。
五、交流評價,完整故事。
要求學生在下一節作文課上把故事完整的寫出來。
第十課時 學生認真寫作
第十一課時 學生修改作文
一、探討修改要求
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課的語言入手,探討修改的要求。(課本102頁)
二、學生自改及請求幫助
三、小組互改及推薦作文
四、師生合改一篇作文
五、學生根據評改意見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十二課時 口語交際:話須形象才動人
學習目標: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大家描述事物。
課堂學習:
一、導入 新課,揭示要求。
請同學們聽一段描述春雨的文字,談談獲得的美的感受。然后引出:這段文字很美,它用擬人的手法,比喻的修辭,準確的動詞,使曾令許多人生厭的春雨可愛又可親。這就是語言生動形象產生的效果。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話須形象才動人。(見教參)
二、自學知識短文,明確生動形象的具體要求。
(仔細觀察、深入了解、甚至展開想像等)
三、演講比賽。
內容:選擇你印象深刻的一處景物。
要求:
1、 特征鮮明
2、運用多種修辭
處理方法:
1、學生選擇一處景物描繪;
2、學習小組內輪流交流:一生講其余聽,然后圍繞要求評價修改;
3、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4、組織評價,肯定鼓勵。
四、課后整理
將課上的演講材料整理在練筆本上。其它:
第十三課時:誦讀欣賞擬采用朗誦比賽。
第十四課時:單元綜合活動擬采用演講比賽。
(見單元整體學習)
七年級語文第三單元 教學設計 建筑藝術 篇3
第3課時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二)
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從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國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爭史,進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偉大意義,激勵學生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努力奮斗。
課前學習:
學生通過圖書館或網絡等收集有關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十幅浮雕所展示的歷史事件的內容(任選一件),并把它整理成一個小故事。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1、導入 :根據課文內容理清十幅浮雕所展示的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并填入表格(見后)。 閱讀,思考,填表。
方位
順序
事 件
時 間
意義
東 1
第一幅
虎門銷煙
2
南 1
2
3
西 1
2
北 1
2
3
2、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3、哪個同學能給大家講講十幅浮雕中的歷史故事。 學生根據課前的準備講故事
4、組織評價
評價要求:口齒清楚,事件交代清楚,生動。 學生根據要求評價。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1、創設問題情境:碑文中的“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義是什么?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的是哪些英雄?思考,自由發言。
2、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第三塊:探究活動
1、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增加建國以來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認為應該增加哪些,為什么?并請你描述一下浮雕的內容。思考,自由發言。
2、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課后學習:
到西山烈士陵園掃墓,收集為國捐軀的溧陽烈士的事跡,并講給家人或附近的小朋友聽。
第4課時 《巍巍中山陵》(一)
學習目標:
1、能按空間順序理清中山陵的大體布局,了解中山陵的特征。
2、能從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中體會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理解其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課前學習:
1、學生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2、利用圖書館或網絡等途徑收集有關孫中山先生的事跡。
課堂學習:
一、導入 新課
利用中山陵的圖片直觀導入 。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認真閱讀課文,劃出作者參觀的順序;
2、根據作者參觀順序填寫中山陵示意圖(探究.練習二);
3、充當中山陵的講解員,用簡潔的語言把這幅圖說清楚。
三、深入探究課文
問題設計:
1、為什么第2段用大半文字寫鐘山的地理形勢、優美景色?
2、聯系貝聿銘的成功,說說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為什么會入選?
3、中山陵的總體布局為什么“值得稱道”?
4、你認為有哪些建筑直接表現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偉大形象?
處理方法:
1、先自己精讀課文,試著解決;
2、學生提出自學中出現的問題;
3、學習小組討論;
4、班級交流(好的段落齊讀加深印象);
5、教師點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