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傷仲永 教案(語文版)
23、傷仲永 教案(語文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文的朗讀訓練,注意朗讀的節奏
2、過程和方法:指導學生準確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故事,并能復述故事,感悟故事。通過充分的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積累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準確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天資和后天學習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1、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注意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年輕時候,文章寫得十分出色,唐宋八大家之一,得到歐陽修的贊賞。王安石二十歲中進士,當官之后積極推行變法,后來新法被廢,王安石憂憤成疾,第二年病逝。
我們還學過他的詩歌《京口瓜洲》。
《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王安石采用隨筆的形式寫的一篇文章,這種文章往往借一件事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闡明某種觀點。 那么,作者在《傷仲永》中敘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闡明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呢?這個問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再見分曉。
三、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a.劃出生字詞,b.注意句子的停頓,并用鉛筆在課文中作出標記。c、作者的感情。(哀傷,惋惜)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扳(pān)、環謁(yè)、稱(chèn)、泯(mǐn)
即書詩四句
結合課后練習二劃分朗讀節奏。(停頓要保持詞語和短語的完整性。)
第二遍,學生自由誦讀,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第三遍,學生齊讀。(找準停頓、拿準語調 、讀出語氣)
四、積累實詞
分組討論,解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字詞句等問題,疏通文意,準備復述。如若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會兒可以請求幫助。
實詞分析注意:詞性改變看語境 ,一詞多義要比較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邑人: (“扳”同“攀”,牽,引。)
2、特殊句式:
不使學 省略句。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令作詩 省略句。省略了“令”的賓語,應為“令其作詩”,“其”指代方仲永。
3、一字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