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教學案)
㈡自主學習反饋,交流預習成果。
⒈作者簡介:魏巍,現代作家,原名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小,并勉強上了簡易鄉村師范。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線參加八路軍,不久到達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一直生活在戰士之中。解放戰爭中,在行軍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后,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長篇小說《東方》等。
⒉本文一共寫了七件小事。a、 蔡 老師假裝發怒;b、老師教我們跳舞;c、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d、老師教我們讀詩;e、我們看老師寫字;f、老師為我們排除小糾紛;g、我夢中尋找老師。
㈢整體感知:找一找。
⒈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次閱讀課文,同時思考:本文記敘的七件小事中,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詳寫:
略寫:
作用:
⒉討論:這七件事是如何貫穿起來的?
㈣部分探索:品一品。
⒈提問: 蔡 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⒉提問:“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⒊提問:記敘文主要運用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但有時為了抒發作者的感情,也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試從課文找出,分析一下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鞏固練習
⒈給加點字注音或寫漢字
旋即 教誨 熾熱 半晌
痣 卜問 時辰 褪色
kē( )頭 tuì( ) 色 yú( )錢 焚香( )
⒉填空
(1)本文作者 ,是當代著名的 。他的主要作品有 。
(2)本文是篇回憶性 。作者在文中回憶的老師名叫 。
⒊文中“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
句中“狡猾”一詞在這里是什么含義?它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你能說說它的表達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