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金龜子(節選)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金龜子,激發學生熱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感悟在說明中兼用文藝的筆調,揣摩語言的準確和形象。
3.學習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演示多媒體)讓學生說一說他所見到的圖像中的金龜子的形象。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明確: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他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十卷本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本文選自《昆蟲世界》。
二、自主學習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要求:熟悉課文內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思考 :○1 法布爾對金龜子有哪些主要發現?
明確:第(l一3)段,外貌特征。
第4段,介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
第5—7段,介紹金龜子的婚戀生活。
第8一18段,介紹金龜子的唱歌、發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19、20段,介紹金龜子的死亡與繁衍。
○2他為什么會有這些發現?對你有什么啟發?
明確:他之所以有這些發現,是他走出實驗室的結果,是他走進田野,深入昆蟲的生活。進行長期仔細地觀察、并認真思考的結果。文中“我抓住機會跟蹤她們,觀察他們”“要想觀察清楚他們”等語句,文中還寫到“用食指浸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聲的方法研究金龜子發音原理”等,這些都是佐證。
啟發:多觀察,多思考。
2.法布爾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被譽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而本文正是選自〈〈昆蟲世界〉〉,你能否結合課文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例:①松樹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者棕色外套,外套閃著金屬的光澤,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白色斑點,顯得既樸素又高雅。
②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外套。
③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蟲和雌蟲通常停在低矮的樹枝上,成雙成對,一動不動,對周圍的事和物視而不見。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介紹動物的特征,說明準確,描寫生動形象。
本文用詞的準確與生動與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是分不開的,難怪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贊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通過本文的學習,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
3.重點研討課文第8一13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① 選文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態度?
②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聲原理的?
③“在通常的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個字能否刪去?為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