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學習要點
【重點難點點撥】一、需掌握的字的讀音
葡萄(pú táo) 橙色(chéng) 柑橘(jú)
萎謝(wěi) 褪色(tuì) 靛色(diàn)
花瓣(bàn) 灼傷(zhuó) 花萼(è)
蜜腺(xiàn) 花蕊(ruǐ) 并蒂(dì)
花卉(huì) 分泌(mì)
二、形似字注音組詞
三、掌握下列多音多義字
四、詞語積累
爛漫:顏色鮮艷而美麗。
充沛:充足而旺盛。
柔嫩:軟而嫩。
灼傷:燒傷、燙傷的意思。
萎謝:花草干枯凋謝。
杰作:超過一般水平的優秀作品。
花卉:花草。卉:指各種草(多指供觀賞的)的總稱。
五、作者簡介
賈祖璋(1901~1988),浙江海寧人,1920年畢業于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曾任商務印書館開的書店編輯。解放后,歷任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總編輯,兼編輯室主任,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等職。賈祖璋先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我國科學小品的開拓者之一,60年代筆耕不輟,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學方式生動活潑地傳播。以生物學為主的科學知識,實現了文學與科學的聯姻,1981年3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獲全國科普作品一等獎。
六、教學設計>文章主旨與結構分析
1.解題
課文的標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個設問句,它起著三個方面的表達作用。一是抓住人們所熟知的花的特征(“紅”)提出問題,有助于揭示教學設計>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設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聯系全文結構看,主體部分從六個方面說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原因,每說明一個原因都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開頭,使教學設計>文章脈絡分明,具有明快的節奏感,增添了藝術情趣。
2.結構分析
全文共11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贊嘆花朵的紅色所起的作用,提出說明的中心——“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全段共4句話。首句點明“花朵的紅色”的特點(“熱情”“強烈”“奔放”)及其作用(“令人精神振奮”)。第2句進一步指出由“紅紫爛漫”的花朵點綴的春天的特征(“活力充沛”“生氣蓬勃”)。第3句由此設問:“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末句用“一邊……一邊……”的句式承上啟下,引起下文。作者以抒情的筆調開篇,用優美的語言贊嘆紅花,使人由喜愛紅花進而提出“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問題,并急于閱讀下文。“尋求科學的解釋”一句總領全文,表明教學設計>文章將從科學知識方面來說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第二部分(第2~10段):從不同角度說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這一部分是教學設計>文章的主體,共9段,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第2~6段):以橫向說明的順序(邏輯順序)從物質基礎、物理學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說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