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抓住第 7
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學習作者有主有次地安排材料來表達主要意思的寫法。
2 、感受軍需處長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感受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含義;
2、從將軍語言、神態的變化,了解將軍的內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內外結合,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注意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一、讀課題引入。
1.
新課開始,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紅軍爬雪山的行軍畫面,同時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然后滿懷激情地導入 新課: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 這個故事的題目是:齊(老師手勢示意生齊讀題目)。
生 : 豐碑
師:請讀出氣勢來,(生二讀課題)
師:讀得好!讀出了氣勢,讀出了感情。
師 : 同學們見過碑嗎 ?
生 : 見過
師 : 一般指什么?
生 : 石碑
師 : “ 豐碑 ” 是指一塊怎樣的石碑呢?
生 :( 高大的石碑 )
師 : 課文講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 ?
生 : 不是 .
師 : 課文里的豐碑指的是誰 ?
生 : 軍需處長 ( 師板書 )
師 : 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來的 ? 請同學們快快速流覽課文 , 畫出相關的句子 .
生 : 十三自然段。生讀 .
師 :( 出示軍需處長變成豐碑的畫面 , 畫面下出示句子 :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 ,
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
師 : 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 ? 齊 .
生 : 有感情的齊讀這一句話 .
師 : 讀了這段你有什么疑問 ?
生 :1. 軍需處長為什么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2. 為什么說他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
師 : 你們想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生 : 想
二、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師 : 就請同學們自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生 : 讀課文
師 : 把你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
生 : 交流 .
三、感受豐碑。
師:現在,我們來展示我們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我們開始吧。誰第一個?(抽生讀 7 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 : 軍需處長是被凍死的。書上用了一個詞“凍僵”。
生 : 我還知道為什么會凍僵?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我從“單薄破舊”“貼”看出他穿得少 , 所以被凍死了 .
師 : 理解得真不錯 , 誰接著說 .
生 : 我還從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環境惡劣。天氣惡劣,裝備很差,遇到很多困難。
師:真能干,還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借鑒。你能把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嗎?
師:我們接著交流。
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軍需處長那鎮定安詳的神態。 說明他無怨無悔,不怕犧牲,愿意為革命獻出自己的生命。(板書:鎮定、安詳)
生 : 我們知道軍需處長是專管部隊供給的,他犧牲了 , 我體會到他把生的希望讓給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
師:你對這段內容有哪些不明白?(教師相機點撥:把不明白的問題帶到課本以外去,帶到生活中去,帶到成長的道路上去)。
生 : 死亡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可怕的,老戰士犧牲時為什么卻是那么鎮定安詳?
師:你們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生:討論。
生:看到戰士沒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發給了戰士,連自己都沒有, ? 攪酥霸稹
c 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死而無怨,所以 …… )⑵巡視參與討論。
師:老戰士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談談你的感想。
生:此時此刻我覺得軍需處長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這位軍需處長。
生: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家學習。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你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這一自然段。
生:練習讀。
師:誰來讀?(抽生讀)老師給你配點音樂,配樂播放《沉思曲》
師:誰還想通過讀老表達自己對軍需處長的感情?(抽生)
師:讓我們懷著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多好的戰士。《嗝磦ゴ蟮能娦杼庨L!通過這段描寫我們仿佛真的看到:在風雪中一位穿著單薄破舊的老戰士,他那瘦弱的身影從雪山的那一面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他累極了,他只想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下來歇一歇,可這一歇,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讓我們把軍需處長的形像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同學們自由的練習背誦這一段。
生:讀,背。
師:同學們,會背了嗎?
生:會
師:會背的同學都站起來試一試好嗎?
生:起立。
師:閉上你們的眼睛,邊背邊在你頭腦里勾畫出軍需處長的形像。
生:背誦。
師:能在這么短的時間背得這么熟,真不錯。
師:我們繼續讀課文。你準備讀哪段?
生:我讀 12 自然段(生讀 12 自然段)
生:我讀了這一段,我體會到了將軍很難過,很自責。
師:為什么會自責?
生:因為將軍錯怪了軍需處長。課文前面說“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 “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 憤怒 ] 他以為軍需處長沒盡到職責。
生:我想是因為自己作為將軍看到自己的軍需處長被凍死了而難過。
生:我是從將軍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濕潤了,體會到的。
生:我體會到將軍很敬佩的心情,從“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知道。
生:我從這里還體會到將軍自豪的心情,他為軍需處長的精神而自豪,為紅軍隊伍有這樣的好同志而自豪。
師:同學們,如果你是將軍,此時此刻可能對軍需處長說些什么?(小組討論)
生:回答。
師:將軍說了些什么?
生:將軍什么也沒說。
師:他怎么做的?
生:(十二自然段)
師:出示將軍敬禮的畫面。
師:將軍知道眼前這位就是軍需處長,心情十分復雜,我們怎么才能讀出這總心情,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師:誰來讀讀這個自然段?(指名讀)。
師:讀得好。硪稽c鼓勵。(帶生鼓掌)。
師:誰再來讀讀?(抽生讀)
師:男生、女生分別讀,看誰讀得好。
師:同學們,將軍向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軍禮,它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表達了對軍需處長的沉痛哀悼和無限崇敬。是啊,這樣的好戰士,誰不敬佩呢?讓我們以無比崇敬和無比自豪的感情向軍需處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全體起立!敬禮!
(生敬隊禮,師敬禮)禮畢!坐下!
師:同學們,將軍這般地感動,是因為他知道了眼前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讓我們懷著跟將軍同樣的心情齊讀這段課文吧。齊。ǔ鍪 7
自然段的字幕)
(生齊讀) ( 配樂 )
師:讀到這里,你知道為什么作者說“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請大家分組討論。
生:(分組討論并匯報,略)軍需處長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不朽精神在我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師:先前將軍有這種信心嗎?你從哪里知道的,請讀出有關句子。
生:讀第 2 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師:現在將軍怎么想。
生: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師:這句話,換個說法怎么說?
生:勝利只屬于這樣的隊伍,不會屬于別人。
師 : 為什么勝利只屬于這樣的隊伍,不會屬于別人 ?
生:因為軍需處長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著每一個戰士
師:你從哪句話知道?
生:他聽到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 , 還會于屬于誰呢 ?
生:還因為紅軍隊伍中有無數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更因為這樣的隊伍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
生 : 我還知道了“這樣的隊伍”是一支不怕困難、怕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隊伍,所以才有了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
師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生 : 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師: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相信你們和老師一樣有很多話想對軍需處長說,假如你是紅軍戰士,這時你最想對軍需處長說什么話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請同學們在課本的插圖下題上一兩句碑文。
生寫碑文,回答。
四、 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課終升華主題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 , 中國革命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 讓我們帶著必勝的興心, ( 放影片《長征》片段 )
,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業
課后收集紅軍長征故事,準備參加班上的“再走長征路”故事會。
板書: 22 豐碑
軍需處長
鎮定 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