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情故事》
教學目的:
①養成熱愛的情感與對家庭的責任感;
②培養自己愛思考,善探究的習慣;
③訓練自己說話的能力,說話要做到條理清晰,中心明確;
④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一要說真話;二要動真情。
教學重點:
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評改作文的能力。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以下活動:
① 廣泛搜集家庭中親人的老照片,特別是與自己有關的照片,向家人了解有關老照片的故事;
② 搜集家庭中有特別意義的一些物品,向家人調查這些物品的來歷,并調查這些物品中所發生的趣事。
③ 與父母進行一次較深刻的思想交流,談出自己的想法與忙亂的,通過不斷地溝通,消除與長輩之間的思想代溝。談話要注意有明確的中心。
課時分配:四課時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教師導入 同學們從小到大,一直沐浴在家庭的溫馨之中,對自己的家庭肯定非常熟悉,對發生過的洋溢著濃濃親情的一個個故事一定記憶猶新。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自己對親情的感受。
教師巡回傾聽與鼓勵,激發大家的表達欲望。
(二)交流故事 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親情故事。
(三)寫作指導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親情故事寫出來。許多同學一談到寫作就感到頭疼,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缺少寫作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因此作文時要么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么仿寫范文、編織故事,以致于自己的文章沒有一點生氣,缺乏真情實感。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說過:“什么叫寫作?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注在里面!币簿褪钦f,我們在寫作文時,理應做到說真話、訴真情。同學們在課前已經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可以說你家中的親情故事是很多的,但是,在寫作時要選取有代表性的事件來寫,也要通過一定的思路與線索把精選的材料連綴起來,同時還要注意靈活地運用一些平時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優美的詞語與句子,力求使文章語言流暢、生動活潑。
學生記錄下寫這次作文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四)寫作要求題目:我的親情故事要求:①文從字順,內容充實,文面工整。 ②敘事具體,能體現親情可貴,有真情實感。 ③字數:500字左右。 ④時間:90分鐘。
學生寫作時,教師可巡回做些適當的指導。
(五)學生作文 學生按寫作要求作文
(六)寫作評價教師指導學生制定評分細則和具體要求
1、學生制定評分細則和具體要求:①文從字順,滿分25分。(錯別字3個扣1分,病句1句扣1分。)②
敘事具體,能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滿分30分③ 能體現出“愛家庭”或“愛家人”的主題,有真情實感,滿分30分。④
內容充實,文面工整,滿分15分。(內容充實,文面工整,滿分15分。以480字計,每少50字扣1分;文面酌情,最多扣3分。)
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參與某個小組的交流(選范文時,教師要提出要求,質量好的、質量差的都要選出一些,以便于在下堂課評講時讓學生們能從中受益。)
2、學生自評、互評(1)學生結合評分要求,在認真朗讀的基礎上,對自己的作文逐項進行評價與修改,要求在作文后要寫出至少50字的總評。(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把自己寫的作文在小組內交流,相互評價,提出修改意見。(3)每個大組選出兩篇范文,以便于下堂課評講。
教師巡回做好指導教師組織和動員其他同學發表意見,補充講評。 3、學生講評:(1)把每組選出的范文在講臺上面向全班朗讀一遍。(2)
學生在四小組內部交流對所讀的每篇范文的評價意見。(3)
學生以大組為單位選出評講人,評講人代表本大組同學對每篇范文進行總評,教師組織和動員其他同學發表意見,補充講評。
4、教師對活動進行評價 教師對這次活動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指出大家成功的方面,不足的方面,鼓勵大家寫真人真事,寫出真情實感,肯定大家作文前的積極準備,表揚進行認真評價的同學和現象。同時指明大家今后寫作文努力的方向。
學生討論反思,今后應該怎樣才能寫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