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課外延伸)
○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 一、 設景導入 我們盼望萬紫千紅的春,我們迷戀果實飄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飛的冬,雖然寒風凜冽,可那樹尖上頂著一朵白花的美麗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就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它給人留下的不再是蕭瑟,不再是寒氣襲人,它那里充滿了溫情。好可愛、好可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溫情吧。(利用多媒體投示出課題及學習目標,背景選擇白雪覆蓋的小山,白雪映著紅日,營造一個溫暖響晴的冬天之景。) 二、 師生共賞 1、 師生同讀 ①放師讀錄音(播放朗讀錄音,多媒體投示背景,動感播放課文字幕) ②生分成兩組比賽朗讀 ③師生讀自己最喜歡的語段,在旁邊批注喜歡這一段的理由。 ④完成課后思考題一(生小聲讀課文理出文章脈絡) 生:討論交流③④。師歸納文章脈絡: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對比)——寫濟南的山(陽光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水(清澈、透明) 2、 師生同賞 找出文中的比喻、擬人句子填在下表中,并說說用上它們的好處。(開放性題 ,答案不求一致,重在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情能力。) 比喻句: 好處: 擬人句: 好處: 3、 師生同議 ①分小組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和理由。 ②全班交流 ③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三、寫作嘗試 ⑴分小組講述自己家鄉冬天的景象 ⑵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將家鄉最有特點的景物描寫出來 ⑶評價提高 分組評價,選擇最優美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四、友情鏈接 課后在網上查閱老舍的生平及他的重點作品,把它摘下來。查閱描寫冬景的文章,每人選擇一篇下節課全班交流。 附:老舍 (1899~1966) 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滿族,北京人。出生于一個貧民家庭。1918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后任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從事小說創作, 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30年回國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后南下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日常工作。在創作上,以抗戰救國為主題,寫了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1946年應邀赴美國講學1年,期滿后旅居美國從事創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應召回國,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參加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注意對青年文學工作者的培養和輔導,曾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 小說: 1. 《駱駝祥子@(3)) 2. 《離婚@()3) 3. 《四世同堂@》(4) 4. 《“火”車 》- 老舍短篇小說 5. 《哀啟 》- 老舍短篇小說 6. 《愛的小鬼》 - 老舍短篇小說 7. 《八太爺》 - 老舍 8. 《抱孫》 - 老舍短篇小說 9. 《不說謊的人》 – 戲劇:《茶館 》 《龍須溝》 寫雪的文章: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